2014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复习指导10

2014-11-04 11:06:17 字体放大:  

2014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复习指导10

考点二 中国古代山水地理常识

1.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2.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3.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4.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5.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6.****——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7.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又称"天下"。

8.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9.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10.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11.三秦一一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12.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13.州——参见"郡"条。

14.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15.古称别称一一南京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扬州称广陵、维扬,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

考点三 中国古代风俗礼仪常识

1.春节——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另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2.元宵节——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3.寒食——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4.清明——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5.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6.乞巧——又称少女节或七夕。每年七月初七晚上为牛郎织女相会之日,妇女们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天上的织女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

7.中秋——又称团圆节。有赏月与祭月之俗。

8.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9.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谓之"守岁"。零点时,在庭前拢火燃烧,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10.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11.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12.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

13.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14.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15.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16.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17.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