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复习题解析(9)

2014-09-25 10:44:04 字体放大: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复习题解析(9)

参考答案

1.【答题要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是说,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育和教学促进师生积极的交往、互动,最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该学生的日记可以看出,教师很少请他回答问题,而学生需要的恰恰就是表达自己看法、抒发自己感情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传统课堂教学具有一些弊端,如下:

(1)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教学,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以及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传统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取得的学习成绩,这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无法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

(3)传统教学是精英教育,目的是培养优秀学生,重视那些被认定为“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却忽视了其他学生的发展。

2.【答题要点】材料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作为小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入扎实的学科知识素养、广泛的文化素养,还要具备良好的教育专业素养,只有粗浅的学科知识是不够的。

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小学教师。

3.【答题要点】材料中班主任的做法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就要坚持: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是社会中的人;学生是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

在“以人为本”的新形势下,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是完整的个体,教师应该对学生毫不犹豫地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学生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需要尊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支持,师生之间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新的学生观来指导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4.【答题要点】材料中陈老师的做法值得肯定。陈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处,树立了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挽救了一个后进生。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反思自我,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5.【答题要点】材料中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教师要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选择、自我调适。教师可以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或者经常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和健康品德的教育。

6.【答题要点】常艺凡的材料体现了“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重要理论,坚持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答题要点】材料中,教师的言论是错误的。

作为教师,应该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成才”的观点,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教师能以一视同仁、平等相待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学生,班级的气氛会更加融洽,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也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增添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心,更有热情地投入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建立和培养师生的感情。

8.【答题要点】材料中的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没有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没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求做到:

(1)将学生看成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理解他们身上的不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教师还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据此开展教育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将学生看成是完整而独特的人。教师要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理解学生与成人、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3)将学生看成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学生的主体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始终都是各种学习活动的发起者、行动者、作用者。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主体性的积极作用,通过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将学生看成是责权主体。把学生作为责权主体来对待,是教育民主的重要标志。学校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的权利自由和限制问题:一是要区分学生的个人行为和教育行为;二是要区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权利享受与责任承担问题。最终达到自由和限制二者之间的平衡。

9.【答题要点】终身学习要求教师:

(1)学会学习。在当今社会,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比获取知识本身更为重要。作为教师,更应该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2)通晓自己所教的学科。教师要深入了解自己所教科目的知识以及前沿的新发展,成为学科专家。

(3)学习有关教育的学问。教师也要进行科研,教师必须是一个教育专家,必须在学习专业学科的同时掌握其他有关教育的学问,如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技术、管理学等。

(4)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主要强调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转化为现代教学手段。它包括两类:一是视听技术,如广播、电影、影视、录像等;另一类指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和微型电脑的操作技术。

10.【答题要点】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教好学生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即教研能力。教师置身于现实的、动态的教育情景中,能够随时体察教学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能够及时解决新问题;能够依据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假设、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显然,这是专业研究者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开展教研工作,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动机上,许老师从事研究是为了发表文章,是出于一种功利性、肤浅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在方式上,许老师仅仅重视他人的经验,而不注重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没有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融人理论之中,因而其教学研究没有深度,难以形成自身的特色。

教师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以教育教学理论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以课堂为中心去开展教研活动,具体要做到:

(1)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理论、最新信息、最新成果。教师要正视教研活动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意义,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

(2)要使教研活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教研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时时留心周围的一切,要自觉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紧密结合本职教学工作去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融为一体。

(3)注重行动与研究的完美结合。研究与教育相结合弥补了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缺陷,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文章,要不断总结教学、教研、教改经验,写出一些较有价值的论文,以指导学科教学。教师要善于将实践和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多多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有效途径,也是一种教研能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