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心理知识与能力重点:教案的编制

2014-12-09 16:00:06 字体放大:  

小学教师资格心理知识与能力重点:教案的编制

教案的编制

  (一)教案的基本内容

  教案通常是教师为某一节课而拟定的上课计划,是把教学设计的内容书面化的过程。教案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 的教学设计。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的计划性和有序的系统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学经验和案例。它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检测、反馈、修正及再实施的认 识深化过程.这个过程特别讲究科学性和创造性。

  教案的基本内容:课题(说明本课名称);教学目标(或称教学要求,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课时(说 明属第几课时);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 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IJ头作业):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 段使用的工具):教学反思等。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3)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2.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3.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4.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2)需用多少时间。

  5.作业安排

  (1)布置哪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二)教案的具体内容

  新课程理念要求中小学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对整个教学活动作系统策划,而且要把一般的教学理论物化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 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确定具体的内容: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应用教学媒体,描述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 主性、情感性,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应用所学知识,并广泛挖掘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设计要克服教学目标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分析中的“教 材中心”倾向和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应该包括如下具体内容。

  1.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要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方面设计教学目标,考虑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2.进行学习任务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即学生的起点分析,学生主要的认知障碍和可能的认知途径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分析,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分析。

  这里有两个问题十分重要:一是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基础;二是要正确认识教材。对于前者,意味着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规 律,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对于后者,意味着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程改革对我 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教材是一个极具宏观性的蓝本,覆盖着极其广阔的时空,主要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起到指向作用。教材仅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素 材,学生学习的平台。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和当地实际,模拟教材,重组教材,编制教材.削减技巧性训练,增加其探索 性、思考性和现实性的成分,为实施开放式与活动式的探究、合作、参与等新型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相关推荐: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儿童心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