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浙江中考 > 绍兴中考 > 绍兴中考试题

2010年浙江绍兴中考历史试题非选择题

编辑:sx_songj

2014-01-02

【摘要】进入了初三的学习,就真正的进入了复习的阶段了,大家一定要多做题,多练手,这样中考才不会生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2010年浙江绍兴中考历史试题非选择题,供大家参考。

非选择题

24.(12分)从史料中汲取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

阅读史料“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印象”,回答问题。

史料一

图① 18世纪初欧洲漫画 图② 19世纪末日本漫画 图③ 2009年美国《时代》封面

史料二 昔同治(1862~1874)初年,德相毕士麻克(人名)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引自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请回答:

(1)请你列举18世纪前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以印证图①制作者所表达的中国印象的合理性。(2分)

(2)图②作者心目中的中国印象与图①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史料二中的德相毕士麻克早在同治初年就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出这一观点,并结合近代中国有关史实予以说明。(6分)

(3)图③的作者用“中国时刻”表达着对当今中国崛起的肯定和赞叹。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作为炎黄子孙的你,应当如何从这二三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吸取精神力量,自觉承担起历史责任?(4分)

24.(12分)(1)本题是开放性设问,学生答案只要列举18世纪前中国在科技方面的一项重大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即可。示例:宋元时期的火药武器应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巨大转折点。(2)德相毕士麻克认为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中国看重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思想和政治制度,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只注重西方先进技术等的学习,没有触动中国的政治体制,最终导致甲午战争中的惨败。(3)我们要树立民族自信心,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要胸怀天下,放眼世界,有开放的心态,要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立足实践,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公民。

25.(15分)一切始于世博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世博会是科技成果的收藏者和展示者。请你为下列科技成果与最早展示它的世博会连线。(3分)

①蒸汽机 A.1851年伦敦世博会

②飞机 B.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

③电动机 C.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

(2)世博会是文明演进的承载者和推动者。世博会直面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与困境,它不断变化的主题传递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理念。下表中世博会的不同主题共同反映出哪一发展理念?为什么这一理念备受世人关注?(8分)

近30年来部分世博会主题一览表

年份 举办地 主题

1982年 美国诺克斯维尔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84年 美国新奥尔良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85年 日本筑波 居住与环境——人类居家科技

1990年 日本大阪 人类与自然

1999年 中国云南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05年 日本爱知县 超越自然——大自然的智慧再发现

2010年 中国上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3)播种希望,开启未来是上海世博会承担的使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链接中的城市生活案例是如何向世人展示城市能让生活风美好的。(4分)

【相关链接】丹麦欧登塞赛倡导将骑自行车作为一种娱乐修闲的方式,推行骑自行车取代汽车的公共计划;西班牙马德里致力“公共廉租屋的创新实验”,为穷人建造好房子,让每一个人都感到城市的舒适和宜居;日本展馆面对老龄化社会,展示了能承担看护、医疗和家政援助具有高难度控制技术的伙伴机器人;德国展馆展示了只有参观者齐声鼓掌或呼喊才能在空中轻易摇摆的重达1.5吨的金属球……

25.(15分)(1)①——A;②——C;③——B。(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系列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严重制约人类的生活、生存和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维护好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3)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崇尚公平和正义;发挥科技对生活的作用;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

【总结】2010年浙江绍兴中考历史试题非选择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大家在初三期间好好复习,备战中考。大家加油。

小编推荐

2009年浙江绍兴中考语文试卷积累运用

2009年浙江绍兴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