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语文 > 中考语文真题

2012湖北咸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网页版)

编辑:

2012-07-04

2012湖北咸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9题。 (12分 )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 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 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也不夸张。

15、第②自然段划线句子中的“这样”指代什么?这句话在本段起何作用?( 2分)

16、下面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在完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还可以改成哪种书面形式表示?( 2分)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17、第④自然段使用了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来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其中有一个句子使用了三种说明方法,这个句子是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3分)

18、第⑥自然段划线句子,结合第④自然段“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 ”的意思,似乎需要增加一个词,其表意更准确些,这个词应该是__________( 2分)

1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的④—⑥自然段,具体地说明了未来粮仓的粮食——海藻、浮游生物及鱼虾等。

B、这是一篇浅显的事理说明文,阐释了海洋能成为未来粮仓的主要原因及结果。

C、文章的语言浅显明白,通俗易懂,适合于初中生阅读理解,这也是文章的语言特色之一。

D、文章的标题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4题。 (12分)

幸福没有榜样

①有时,我们总是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够幸福,不如人家的日子过得那样滋润甜美,还常常拿别人家的幸福作榜样,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到头来,我们会发现,唯独这人追人寻、人见人爱的幸福,没有榜样,常常是求而不得,甚至徒 生烦恼。

②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答案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但是,同样的“境遇和生活”,不同人却有不同的感觉。乞丐得到一顿饱饭,心情会很舒畅,感到幸福的降临;不说一顿饱饭 ,就是一桌山珍海味,在大款大腕那里,大概也激不起一点快乐的心情吧。作家史铁生的境遇,很让我们同情,他不幸患有尿毒症,但他说:“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并说:“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我们身体还算健康的人,能体验到不发烧也是一种幸福吗?会把幸福的底线放得这样低吗?

③其实,词典给出的幸福答案是不大准确的。即使同一境遇,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生活在大体相似的环境里,一百个人眼中的幸福观,或许还不止一百呢,有时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幸福观。幸福观的模糊,对幸福理解 的个性化,这大概也告诉我们:幸福,没有模式;幸福,没有榜样。④幸福,没有榜样。梁实秋也这样说,“幸福与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一位远房的侄女,日子本来过得很快活。一次同学聚会,看一位当处长的同学,居有豪宅,出有宝马,很是羡慕人家的幸福生活,抱怨自己的男人只会教书,不会捞钱。原有的快乐也因寻找幸福的榜样,而逃之夭夭。

⑤还有,我们眼中的别人的幸福,有时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常常喜欢用世俗的眼光看别人的幸福,常常认为有权势,有财富,有显赫的名声,有骄人的业绩,就会有幸福,有舒心的日子。其实,幸福有时恰恰与权势、与财富离得很远,与名声、与业绩也并不怎么亲近。侄女那个同学,近日,婚外恋闹得沸沸扬扬,幸福显然并不在她家。孟德斯鸠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仅仅希冀幸福,这不难做到;但期望像别人那样幸福,这总是难以做到,因为我们认为别人会比实际更幸福。“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然而,每个人对幸福的感悟又各有各的不同。这大概与人们的不同追求有关。勇敢的人,追求刺激,冒着生命危险或是攀登高山,或是漂游湍流,感到是种幸福;沉静的人,喜欢安闲,甘愿生活寂寞,或是一部《庄子》,或是一首古曲,也会心中溢满快乐。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把人生的追求归结为:“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如何去干?”幸福大概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行风行风,能行雨行雨;能运筹帷幄,可当经理;有一身力气,蹬起三轮车也有歌声相伴。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自己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感到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你感觉到了,你便拥有幸福,这和他人的评论毫不相干。

⑥幸福,完全在于自己。自己有个真实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尽力了、负责了,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人,就是充实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心存快乐,就是幸福。

⑦幸福,在自己的心中;幸福,没有榜样,也无需榜样。

20、文章告诉我们,幸福没有榜样,其中“榜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分)

21、“幸福”的对立面就是“不幸”,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请你为“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这句话写出相对的下一句。( 2分)

幸 福 的 家 庭 都 是 一 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 。

22、文中所说的“幸福观不一致”的原因有哪些?( 2分)

23、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的是论证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请从文中再找一例予以说明( 4分)

2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分)

A、幸福没有榜样

B、幸福是一种感觉体会

C、幸福是模糊的

D、幸福属于自己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29题。 (12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2分)

①任意东西( )

②从流飘荡( )

③天山共色( )

④争高直指( )

26、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一百许里 / 杂然相许

B、猿则百叫无绝 / 天下独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见余,大喜曰

D、在昼犹昏/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27、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富春江山“奇”水“异”的特点。( 2分)

山“奇”水“异”______________

29、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B、通过写景,作者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厌恶的情感。

C、本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鲜明、强烈。

D、该文与《答谢中书书》,可谓一去一往,一唱一和,都是书札中的精品,亦是写景文的佳作,共同表达出与知音共赏美景,传情达意的高雅志趣。

三、写作表达(50分)

3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的人和事给予过我们深刻的影响:有关心和帮助,有鞭策和鼓励,让我们倍感温暖;当然也有过挫折,甚至是伤害,但同样让我们学会宽容和成熟。那些点点滴滴让我们无法忘记,也不会忘记,因为它们已经刻在我们心灵的深处。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也有过一些类似的经历和这样的记忆吧,怎么也抹不掉!请以“那一抹心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出 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⑤不得抄袭和套作。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