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语文 >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

考前辅导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编辑:sx_liss

2014-05-26

【摘要】中考虽然迫在眉睫,但复习仍需贴近考纲、教材和自己的实际。只有扎实灵活,科学合理,冲刺才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精品学习网整理了考前辅导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诗歌鉴赏作为近两年中考出现的新题型,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受到阅读面和理解力的限制,文学鉴赏能力普遍较弱,中考时鉴赏题得分率较低;另一方面是中考在即,短时间内诗词量的积累已不允许,如何能更好地寻求方法,尽可能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中考时的诗歌鉴赏题,大多选用课外短小精悍、写景抒情的绝句,而考查的内容则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诗歌语言的赏析;二是艺术形象的赏析;三是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赏析;四是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的赏析。它一般采用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重在检测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赏析诗歌语言

古诗鉴赏的首要环节是赏析诗歌语言。我们可先从关键词语入手,体会诗歌语言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如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体会数量词的运用等,去品味关键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如李白《望天门山》一诗,“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断”“开”,就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声势浩大,而“碧水东流”和“两岸青山”中的“碧”“青”,则使人联想到佳木葱茏、江水碧绿的图景。

赏析作品形象与表达技巧

其次,是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通过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来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尤其是要学会体味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诗中所谓的“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

再则,要注重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衬托、对比等修辞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以及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直抒胸臆等表现技巧,以此来分析含义,探究作用。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就是以夸张的手法来衬托诗人内心的孤寂、高洁。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在赏析时,我们可以从主旨句、情感句入手分析概括,也可以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人生哲理;可以从诗歌的具体内容、诗歌类别入手,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也可以从诗人或豪放或婉约的语言风格入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在赏析时,我们还要注意分析试题的具体要求,把握解答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同时要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仔细诵读,品味诗句,寻找到答题的最佳角度,推断出理想的答案。我们在答题时,一般可以从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分析写作(修辞)手法、剖析作者情感四个方面来进行回答。如鉴赏王维的《鹿柴》,我们可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摹出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然后简洁地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情境的氛围特点——幽静,分析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及作用——以声衬静,以“人语响”衬“空山”之静;再根据诗歌的形象和语言,来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总结】精品学习网中考频道精心整理了考前辅导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考生可登录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学习更多知识。

相关链接
中考语文作文答题技巧:学会运用博喻  

2014年中考语文答题技巧10篇精选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