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语文 > 中考语文模拟题

中考语文零失误训练:虫子,爬吧

编辑:sx_jixia

2016-05-03

中考备考,除了要有信心外,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才能事半功倍。语文是考试的第一科,考好语文无疑是好的开始,也对后面的科目也增强的信心。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中考语文零失误训练的相关内容。

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蠕动(rú) 渺小(miǎo) 恶心(ě) 刚愎自用(bì)

B.觅食(mì) 陪衬(chèn) 彷徨(páng) 引吭高歌(kàng)

C.歧路(qí) 炫耀(xuàn) 孱弱(chán) 恃才傲物(shì)

D.后裔(yì) 挑衅(xìn) 俯瞰(kàn) 舐犊情深(shì)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翱翔 沧海桑田 蹉商 眼花缭乱

B.雏形 首屈一指 沏茶 销声匿迹

C.贻误 利令智昏 誊印 名副其实

D.震撼 璀璨夺目 诅咒 不卑不亢

3.对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蚂蚁显得有点儿匆忙,但也经常有左顾右盼、犹疑彷徨的时候。(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B.那么扯着一根线从树枝上突然出现在人脸前的“吊死鬼”呢?它让人讨厌,复又令人哑然失笑。(笑不出声来)

C.跳吧,蚂蚱。可怜的、孱弱的蹦跳族的后裔,如今好比孤零寡群……(指软弱无能)

D.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扼制。(不可以抑制、控制)

语言表达训练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许多好书都不是畅销书

②因为畅销书毕竟是有一定道理的

③而畅销书也不一定是好书

④否则他会与时代与社会脱节

⑤但一个人必须要看畅销书

A.①③⑤④② B.①③⑤②④ C.①③④②⑤ D.①⑤③④②

5.根据下面所给例子,围绕“恩”字写一句话。

例:①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获得快乐。

②协:要“办”成一件“十”分成功的大事,必须靠大家共同努力。

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说虫子算一个什么东西?虫子有什么了不起?有谁能把虫子放在眼里?

可是,虫子在爬着,它在蠕动着,蹦跳着,缓缓飞行或快速移动着……虫子就是这样,它不管你是不是喜欢它,欢迎它,它就出现了。它甚至连看也不看你一眼,自顾自地向着某个方向游移,也不知到底有没有什么正当、合理的目的。

虫子爬得很庄严,很有一点绅士风度,它似乎并不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渺小、最可怜、最让人轻视的生物,看样子它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它们缺乏起码的、应有的自我批判意识,它们自我感觉良好)。

特别是它们竟然毫未感觉到另一种伟大的存在正从1.80米的高空威严地俯瞰着它们,是好奇的关怀,也是可怕的威胁,它们丝毫没有感觉到,而且连看也没看一眼。自顾自,它们爬着。

有什么好爬的?傻家伙!

两座隆起的丘陵之上,是两根巨大的通天柱,柱上是写字楼;写字楼之上,是个似圆非圆的储水罐,罐上有一对黑白相间的圆球在转动,投射下两束含义不明的光(这两束光的名称叫“眼光”,虫子当然不会晓得)。

虫子没有理会这个庞然大物的存在,它依然在爬,而且似乎比较匆忙,反正它不是去幽会就是去觅食,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别的好忙——这和我们人类大致没什么两样。也许在它心目中,俯察万类的巨物并不是什么生命,而只是一种风景,一座山峰之类的陪衬而已。此刻在世界上唯有它在活动。它并不觉得自己小,它正在地球上爬,正用它的爪子和腹部紧紧拥抱着地球,地球在转动,它在爬行,有什么理由认为它渺小呢?

各种虫子爬动的时候,那是姿态万方,各显其能的,看起来令人神往,有时候一不小心是可以使人入迷的。总的来看,虫子爬行的各种姿态比人丰富多彩得多了。

蚂蚁显得有点儿匆忙,但也经常有左顾右盼、犹疑彷徨的时候。它是一个坚定的种类,但勤劳坚定如蚁,也难免有“遇歧路而坐叹”,有团团旋转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刻。所以,看看蚂蚁对我们人类是有启示意义的,因而也就懂了为什么自古就有“走路怕踩死蚂蚁”的人物。

金龟子会飞也会爬,它像一枚自己在地面上移动的小花伞。花伞上有黑斑点,底色深红,这种伞的工艺水平很高,印制雅致,一般出产在苏杭一带。它爬得沉稳,似乎因为它会飞,所以爬得不慌不忙,有闲适派的风格,也难免有一丝炫耀的味道。当然,它是美的,像一枚精致漂亮的图钉。

“图钉”在爬,旁若无人。它的小花伞对它来说是太大了,遮住了全身,只露出碎了的小米粒那般大小的脑袋,还有几根细脚爪。这就使它显得有些“鼠目寸光”了,它看不了多远,只能看到眼前的尺寸之地。可是它仿佛一边爬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我看那么远有什么意思?我很美丽是吧——这就足够了。”

高耸于金龟子上空的俯察万类的那两道“眼光”,此时也不得不承认金龟子的自言自语是对的。尺寸有所长,万丈有所短,小小生物,何必强求都练就鹰的锐目呢?因为金龟子美丽,巨物的脚移开了,没有朝它背上踩下去,“眼光”想,让这枚精致的“图钉”移动吧,它多可爱。

实际上,在这人造的小花园不算太大的地面上,各式各样的小昆虫也不算少,也许它们把这误认为“自然”了。

灰色的小蚂蚱爬得慢,跳得快,它显得营养不良,像一些灾区儿童,还像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农村青少年。零星的灰蚂蚱不时从草丛间弹射出来,划出一个漂亮的弧度,固然是有一些“绝唱”或“最后的华尔兹”的意味了。它们已远不如其祖先那样强健雄劲、遮天蔽日了。

跳吧,蚂蚱。可怜的、孱弱的蹦跳族的后裔,如今好比孤零寡群……

那么扯着一根线从树枝上突然出现在人脸前的“吊死鬼”呢?它让人讨厌,复又令人哑然失笑。谁教给它这一套鬼把戏的?这个家伙怪模怪样的动作和表情,的确有一种滑稽可笑的样子,它是虫子里的小丑、恶作剧者,也是胆敢向庞然大物的人类挑衅的自不量力之徒。

但它是虫子,你能对它怎么样?捏死它,让人恶心;何况它滑稽,还是绕开些走吧——“吊死鬼”胜利了。

虫子们顽强地在这个世界上爬着,从不气馁,从不灰心;与人共处,与人相争。它们短暂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呢?何况它们大部分是丑陋的、蠕动的,于人无益让人恶心的,如能灭绝之,似乎对于这个世界也并不见得少了什么;特别是苍蝇、蚊子、蟑螂之类,灭绝之,世界会显得清爽许多。

可是请问谁又能灭绝了它们呢?

造物主既然造了它,就有它生存的理由,也有它爬动的位置和空间。可是,为什么庞大的、凶猛的、美丽的生物反而纷纷消失灭绝呢?

答曰:因为大。

这时,“眼光”忽然从对虫子的怜悯转而生发出对自身的怜悯,是啊,人类不也是“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么?人类之上,那双俯察芸芸众生的眼光又是谁的呢?在那双眼光里,人不是同样像一些蠕动的、爬行的、蹦跳的虫么?无穷层次的生物组成的链环环相套,一环扣一环,一物克一物,最后,最弱小的反而成了最强大的。恐龙只是体型大的虫子,老虎古人也称之为“大虫”,如此,把这些渺小的虫子们放大再放大,说不定,你就又会看到再现的恐龙了。

“缩龙成寸”,斯言信矣。

“眼光”这时也不再自觉为俯察万类的、主宰万物的超生物者了,他降低下来,开始以平等的心去认识、观察它们,他甚至想知道它们在想什么……在虫子的世界里同样可以邀游。

“虫子,爬吧”,他低下身来温柔地这样轻轻说着。

6.文章第1段连用三个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在第7段的议论中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8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9段写蚂蚁的爬行神态对人类有什么启示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第16~17段是如何描写“吊死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破茧成蝶

①乡居年代,我曾在蚕房里住过两年,我洞悉蚕在其生命轮回过程中每一个隐秘的细节。由黑珍珠一般的子儿,到肉嘟嘟的蚕儿,到沉睡茧中的蛹,最后羽化成蛾,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

②观察这样的过程是需要耐心的。不过,我愿意等,我始终认为,这样的等本身就是诗意的。当可爱的蚕儿吸取了充足的甘露润泽之后,便用生命的丝线织茧而栖,沉沉而睡。生命被无尽期的黑暗覆盖,沉埋于寂静之中。其实,它是在做一个坚实的梦,蕴蓄着一次生命的复活。

③终于,它咬破自己织制的茧子,出来了,由蛹化蛾,完成了生命本质的飞跃,给我惊喜的震颤。请原谅我的固执,让我称它为蝶。因为它让我想到化蝶的传说。我想,这个细小的生命,它短暂的沉睡,类似于一次死亡。而当它痛苦地咬破自己织制的茧,羽化成蝶,就完成了生命的复活。这个小精灵,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是那么专注于自己的生命,用重生来拒绝死亡,穿越了生死的界限,让生命得以绚烂。透过它的生命过程,从某种性质上说,它接近于神话中涅檕的凤凰。

④我感动于破茧成蝶带来的美学意蕴。很多时候,我看着它振动透明的薄翼,时而以舞者的姿态翩飞于屋檐下,时而款款行走于墙壁之上。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越虚与实的空间。我在想,当初它的沉睡,就是在做着一个蝶梦,一个死与生相连的梦。这个梦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思。

⑤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蚕儿,经常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活是处于绝望的境地。对于我们个体生命而言,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如果我们能用心去咬破自己构筑的外壳,尽管这一过程会很痛苦,但于生命的重生,它又实在是一种必须。

⑥所以破茧成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能够破茧成蝶,就会重获生命的欢愉和快慰。

11.选文的标题是“破茧成蝶”,请你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一标题内涵的理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④自然段画线句中,“我”的思绪在“虚”与“实”之间的“穿越”,既指认识上由感性到理性的___________过程,又指写作上由此及彼的___________过程。

13.第③自然段“化蝶的传说”指的是___________的故事,引用它的目的是___________。

14.第⑤自然段画线句是说“我们”犹如“蛹”处于___________之时,而“我们”要想“破茧成蝶”,必须___________。从这里,我们可以获得___________的启示。

15.明朝诗人于谦《石灰吟》诗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曾在深山,像蚕一样“被无尽期的黑暗覆盖,沉埋于寂静之中”,它在经历“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甚至“粉骨碎身”的“痛苦”考验之后,才赢得了“清白”昭世的美誉。这首诗与《破茧成蝶》一文同样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所言之“志”是否完全一样?你认为《石灰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引吭高歌”中的“吭”应读作“háng”。

2答案:A 解析:“蹉商”的“蹉”应为“磋”。

3答案:B 解析:句中“哑然失笑”的意思是“禁不住笑出声来(多用以表示轻视)”。

4答案:A

5答案:示例:恩:“因”为别人为你的成长付出过“心”血,你应该有感恩之心。

6.答案:作者连用三个反问句,表明虫子在人们眼中的地位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不起眼,自然引出下文。

7.答案:作者在议论中指出:“这和我们人类大致没什么两样……有什么理由认为它渺小呢?”抒发了自己对虫子们的关爱,表达了作者对地球上生命的尊重。

8.答案:该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从虫子们爬行的姿态写起,为后面的描写作铺垫。

9.答案:启示人类应该勤劳坚定。

10.答案:作者先从它怪模怪样的动作和表情写起:“扯着一根线从树枝上突然出现在人脸前……的确有一种滑稽可笑的样子,它是虫子里的小丑、恶作剧者,也是胆敢向庞然大物的人类挑衅的自不量力之徒。”接下来又写出人类对它的无奈:捏死它,让人恶心,只好绕开,于是它胜利了。

11.答案:(1)沉睡茧中的蛹,咬破自织之“茧”,羽化成蛾。

(2)个体生命挣脱自织之“茧”,获得重生。

解析:关键词 “破(挣)”“茧(困难或障碍)”“成蝶”(重生)。

12.答案:升华(飞跃) 联想(类比)

13.答案:梁山伯与祝英台为爱殉情,双双化蝶 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诗意美

14.答案:织茧而栖或沉沉而睡 突破自织之“茧”,从生存的窒息或绝望境地中走出来 只有不断突破、超越自身或外在的障碍,才能实现自我生命的不断更新和升华

15.答案:不完全一样。虽两者遭遇困境、甘受考验,但《石灰吟》通过对石灰的赞美,着重表达了自己要以石灰为榜样,能经得起任何严酷的考验,做一个无比坚强、正直清白的人。

这篇中考语文零失误训练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相关推荐

2016年中考语文考点辅导:茅盾 

2016年语文复习知识清单:古诗词名句集萃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