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语文 > 中考语文模拟题

2013北京大兴语文中考一模试卷及答案

编辑:

2013-05-14

古桑园葱茏繁茂的桑树丛里串串桑葚挂在枝头,十分诱人。这里的桑葚有好几个品种,颜色不一,连名字都起得很美呢。一种桑葚,颜色紫黑,黑中发亮,名为“黑珍珠”;另外一种桑葚, ① ,叫做“白蜡皮”;还有一种桑葚,白里透着红,上面好像泛起片片红晕,美其名曰“红蜻蜓”。

这个园子面积很大,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还有景观桥和仿古凉亭,一条小小的人工河为这里增添了不少灵气。初夏时节,游客们 ② ,提着小篮,穿行林中,观赏风景,采摘桑葚,笑语欢声在古桑林中随风荡漾。

A.①上面似是抹了一层蜡,米脂般的白嫩 ②打开花花绿绿的太阳伞

B.①米脂般的白嫩,上面似是抹了一层蜡 ②撑着花伞

C.①上面似是抹了一层蜡,米脂般的白嫩 ②撑着花伞

D.①米脂般的白嫩,上面似是抹了一层蜡 ②打开花花绿绿的太阳伞

二、填空(8分)

7.默写填空(5分)

(1)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要长久发展下去而不衰败灭亡,需要具备的两个先决条件是:内有 ,外有 。

8.名著阅读(3分)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记事基本以《春秋》中的 (1) 国十二公为次序。《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 (2) 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左传》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比如《曹刿论战》一文就借助主要人物曹刿论述战前的“作战条件”、战中的“ (3) ”、战后的“取胜原因”等语言,刻画了这个有强烈爱国热情、有远见卓识、冷静睿智的人物形象。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教养的体现,也是一个公民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为进一步增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学校开展了“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9.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出造成“舌尖上的浪费”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一】

2013.5北京中考一模,大兴中考一模试卷答案

【材料二】

2013.5北京中考一模,大兴中考一模试卷答案

答:

10. “中国式剩宴”正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光盘行动”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结合下列材料,针对食品浪费现象提出可行性建议。(4分)

【材料三】

“光盘行动”很快得到很多人的响应。有网友向大家求助:“我夫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点很多菜,都吃不完。而我又怕浪费,好纠结。”网友“欣女王”回复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当你想点5个菜的时候,你就要在心里默念3个就足够了!”

北京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品牌发展总监张建一说:“我们做餐饮的对于‘剩宴’感触最深,绝大多数顾客用餐后都将剩菜饭打包带回家,我们会特别高兴地把餐袋和餐盒递上。”

【材料四】

北京市首批响应“光盘行动”倡议的全聚德、东来顺等10家餐饮企业的749家门店都推出了“半份菜”和“小份菜”等服务,在价格上按照“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的原则确定,保证消费者的利益。

某家自助餐厅,餐桌上都立着一块精致的提示牌,提醒消费者不要浪费,写明浪费食物每200克要加收费用28元。记者了解到,这家餐厅5年来只罚过1位顾客。

答:

11.为进一步深化本次活动,校学生会准备出一期黑板报。请你综合以上材料,将本期黑板报标题补充完整。(要求:每空限填两个字)。(3分)

上句:消除虚荣意识,反对 (1) 浪费;

下句:参与 (2) 行动,落实 (3) 措施。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三峡》(节选),完成第12~14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沿溯阻绝 溯:

(2)虽乘奔御风 奔:

(3)绝巘多生怪柏 绝:

(4)良多趣味 良: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翻译:

14.请结合全文内容,推测一下三峡夏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主要原因。(3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弯弯山路》,回答15~17题。(15分)

弯弯山路

项丽敏

①小时候多是跟随母亲生活。母亲18岁走上讲台,一直在偏僻的深山坳里教书。二十几户人家,零零散散分布在山头、岭脚。一所旧祠堂隔成两间,小间糊上报纸,做卧房,大间做教室。黑漆漆的没有天花板,因长年欠修漏雨,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的泥坑。校长是母亲,教师也只有母亲一人,十几个学生,分了几个年级,有的年级只有一个学生。

②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很难找到母亲的笑脸。母亲是极严厉的,山里的孩子野惯了,对母亲却不敢有半点违拗。最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样子,这在我是无份的。那时,我还不懂什么叫“生活的压力”,只是不明白,怎么我的母亲就和别人的母亲不一样呢?母亲也有亲切的时候,冬夜里,将被子烘得暖暖的,我爬上床后,母亲替我将被条掖得严严的。她自己睡得极迟,备课,批改作业,缝补衣服……我一觉醒来,昏黄的油灯仍然照着她伏案的背影,闹钟在案头“嘀嗒,嘀嗒”丈量着夜的深寂。

③每天放学后,母亲总要在学校忙活很久,很久,偶尔挤出空闲,才能拿起锄头,到地里种菜。她让我跟着拔草捉虫,有时还要帮着抬粪——不过,那是7岁以后干的活了。天黑下来,别人家屋顶温白的炊烟渐已散尽,母亲就收了锄,回去做饭。母亲晚饭烧的迟,等饭做好后,得把我从趴着的课桌上叫醒了吃饭,下饭的菜很简单,简单得只有一个菜,也看不见什么油水,我迷糊着眼,一边往嘴里拨着饭粒,一边打瞌睡,饭含在嘴里,又趴着睡着了。

④村里人和母亲关系极好,有了新鲜蔬菜,总不忘摘下一把放在我家锅台上,有时根本不知道那菜是谁家送的。腊月初,村里早早杀猪的人家吃晚饭时,主妇便跑过来,捣灭母亲刚点着的锅洞,拉我们去吃饭,母亲再三谢辞,主妇可就不高兴了:“老师可是看不起我家,嫌邋遢(邋遢【lāta】:不洁净)?”我在一旁虽不敢做声,心里可着急了,真怕主妇生气而去。母亲终于还是解下了围裙,路上告诫我:可不许自己夹菜,碗里有什么就吃什么。还没进主妇家的门,便闻着浓浓的肉香了。我规规矩矩地坐在一侧,小声地吞着馋涎,眼睛偷偷瞄着油汪汪的红烧肉,巴望着好心的主妇快些儿夹给我……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