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云南中考 > 昆明中考 > 昆明中考试题

2016云南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编辑:sx_jixia

2015-12-26

学生能力的形成立足于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但中考前夕的科学指导对考生答题的积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实效性,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题的相关内容。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5•揭阳)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考点:x.k.b.1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根据反应中物质的种类特点进行区分的,因此,利用反应微观图中分子构成图,判定分子构成确定物质种类,从而对反应进行分类的判断.

解答: 解:反应前的两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反应后生成的三个分子中,其中两个分子构成相同而与另一个分子构成不同;则可判断该反应为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反应特点符合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特征,故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故选C.

点评: 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相同,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

2.(2015•扬州)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

D.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观察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分析能否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

解答: 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故A正确;

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

D、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的一种分子是由3个原构成,生成物的分子是由4个原子构成的,该图不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图中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3.(2015•雅安)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 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 物,写出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 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O2 2SO3.

A、由上述可知,甲是SO2,故A正确;

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C错误;

D、由上图可知,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读懂表示分子构成的模拟图,是解答问题的基础;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4.(2015•泉州)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含3种元素 B.生成了2种物质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结合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涉及A、B两种原子,反应物含A、B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生成了2个 分子,生成了一种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由3个变为2个,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