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文综 > 中考文综答题技巧

2014中考文综答题小技巧专项训练

编辑:sx_zhangjh

2014-05-02

中考文综答题小技巧专项训练

一、对照《考试大纲》,多看书,力求熟悉课本知识,夯实基础

从近两年的文综试题可以明显看出,各学科都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及建立在此之上的理解、应用能力的考查。因此,后一阶段的复习,笔者主张仍然要多看书,怎样看书呢?建议先按单元线索看,然后按专题线索看。

按单元线索看时,首先要明确每个单元知识的时间段、阶段特征,从课本中找出具体史实说明阶段特征,这样可以对本单元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可结合每一章的前言进行复习。看每节书时,先不急于通读每个子目下的具体内容,想想本节讲了几个问题,自己熟悉哪些知识,一边想一边用笔在纸上写个提纲。针对自己不熟悉的却又非常重要的知识,要详看背景、影响等,略看过程。特别要指出的是挖掘课本的隐性知识,一是同一历史概念的隐性知识,二是不同概念之间的隐性联系。现在复习的内容越来越多,无论看中国史、还是世界史,无论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都要尽可能多地横向、纵向联系、比较,构建知识 网络 ,从而探询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规律。看书时应给自己提问题,这种问题可以是落实基础知识的,也可以是加深对问题理解、分析的,通过问题提高看书的效率,做到事半功倍。此外,还可以通过做题,发现自己没有牢固掌握的知识,及时翻书弄清楚,再熟悉一次知识。按专题看书,着重进行知识的分类整理。这一段复习,同学们不要自己到处找复习资料做太多的题,可把以前做过的试卷全部翻看一遍,留出更多的时间看书,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和分析、阐释历史事物的方法

学习历史要注意知识与理论联系。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都是彼此相联系的,历史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复习时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一些基本理论去理解分析。分析历史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本质的观点和方法主要有:个性和共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继承和发展、偶然性和必然性、因果关系、矛盾关系等。评价历史事物,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有:社会基本矛盾的 原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 原理 ,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政党等理论,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作用的理论。上述 原理 ,都可从政治学科的复习中得到借鉴,但要注意两学科运用的区别。政治学科从“现实”的角度分析理论概念并例证说明,历史学科不阐述概念 原理 ,只是用上述理论指导对历史事物的分析。

三、文综试题解题技巧

审题:①审题型。包括政史地大综合,还是政地、政史、史地综合;综合性还是开放性;叙述、比较、评价、分析原因等。②审关键词。主要关注题目的解答方向、发生领域、时代特征和理论层面等。③审时空范围。④审综合角度和侧重点。这样解题才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不会误入歧途。⑤审提问与课本的关系。

答题:①认真构思,理清解题思路。先在草稿纸上列出来,答案分几个要点,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分析问题时要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②规范答题,合理组织答案。注意:A.行文要有顺序,可按时间、空间、学科、逻辑顺序;B.层次清楚,要点明确,做到“三化”即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C.要点要简洁,主次要分明;D.语言要规范;E.书写整洁,字迹清楚。

从你所述的情况,我认为你最大的缺陷在于做题、看题、读题过少。由于解题经验过少,而导致考试时不能完全理解题目的意思。所以,针对你的情况,我建议你买一些历年中考试题回来,先自己做(可以不用笔头写下而采用口头回答的方法),然后对答案(必须理解题目和答案,此点尤为重要)。这样,一个月内,我保证你的成绩会有提高的。

中考文综模拟试题资料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

1 、2008年初,南方遭受特大雪灾时,五月四川发生特大地震,“唐山十三农民兄弟”都千

里奔波,出手相救,以纯朴善良的心,历尽艰辛,尽力帮助灾区人民。他们的行动 ( )

①用奉献精神诠释了社会责任感 ② 是在为国难分忧 ③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优良传统的发扬 ④有利于营造互助互爱的社会氛围 ⑤是做好本职工作

A①②⑤ B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 、从2008年秋季开学起,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此事与中国建设过程中那些

重大决策有关 ( )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④ 构建和谐社会,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3、我国的国际形象是“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这被世界所公认,在过去的2008年度

中,能表明着一形象的是 ( )

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改革。②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

③以积极态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④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护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4、2009年春节,党和政府向困难群体发放90亿元补贴;连续四年提高企业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同时提高了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给低保和抚恤人员增加补贴。这些举措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些内容( )

①民主法治 ②公平正义 ③诚信友爱 ④充满活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关于此事的重大意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B.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窗关键技术的国家。

C.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重大成果。

D.证明从科学技术水平上说,我国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

中国GDP总量,在2004年名列世界第六位,2005年上升到第四位,2007年又跃入世界第三位。据此材料回答6---8题。

6、对于上述事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B.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逐渐富强起来。

C.中国从此摆脱了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D.经济实力的增长,也使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7、中国成为世界第三经济体后, ( )

A.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C已经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D.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从经济总量上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经济体,但中国还处于世界中偏下收入的国家

行列。这一事实是与我国的哪个国情直接相关 ( )

A.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B.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C.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9、2009年经济工作主要在保证增长上下功夫。根据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理念,保证增长的出发点是( )

A.扩大内需 B.改善民生 C.加快发展方式转变D.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10、胡锦涛总书记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六点意见,第一点就是“恪守一个中国,增

进政治互信”。这说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

A.“一国两制”方针 B.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C.“和平统一”方针 D.“一个中国”原则

11、2008年6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召开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一致同意在团中央对共青团的奋斗目标、现阶段的基本任务进行充实。关于共青团在现阶段的理想,表述准确的是 ( )

A.努力奋斗,实现共产主义。 B.在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2、2009年2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我头脑是清醒的。因为我们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我们要走的路还十分漫长。”对温总理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说明我国正处于幷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担心由于人口负担过重,我国现代化建设难以实现

C.认为几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展不大 D.显示中国的谦虚

13、2009年,中央预算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7285亿元,地方财政也把重点放在民生的支

出上,国家如此重视民生问题,说明了下述那些观点 ( )

①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②我国正在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任务。

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我国第二代移动通信工具( 3G)即将推出,其性能优突破性进展,但费用不高 ,因为支持(3G)的国际标准TD-SCDMA是我国通过自力更生、顽强奋斗成功研制而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这一事例表明:( )

①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②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都会产生好的影响。 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进步。 ④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我国有56个民族,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壮丽的山河,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人义

不容辞的义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是 (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同繁荣

二、简答题:

16、材料:2008年,我国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在神舟七号航天工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有充分体现,形成和发展了抗震救灾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请简要回答(4分)

(1)什么是抗震救灾精神?

(2)什么是载人航天精神?

17、材料:我国设有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初都要举行一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国著名科学家吴文俊、袁隆平、王选等人,先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件事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实施什么战略?(2分)为什么要实施此战略?(3分)

18、2008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1)为了“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我国必须实施什么战略?(2分)

(2)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有效实施这一战略?(4分)

19、材料:2009年2月28日下午,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国政府网访谈室,与网友在线交流。在两个小时的在线交流中,温总理手握鼠标。专注屏幕,就网友提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医疗改革、灾区重建、反腐倡廉、社会保障、缩小收入差距、两岸关系发展、中美关系以及个人工作生活情况等方面回答了网友提出的30个问题。

读了上述材料,结合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材料中网友在行使什么权利?(2分)

(2)作为公民,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行使我们的这种权利?(6分)

三、辨析题:(10分)

20、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日趋严重,中国遭受的经济冲击也逐渐凸显,有人认为,如果我国不对外开放,或者对外开放小一点,我国经济可能不受冲击,或者受到的冲击要小。对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有所怀疑,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四、实践探究题:(12分)

21、2009年的3月22日是第十七个世界水日。当前的水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造成巨大压力,水供不应求。二是供水靠过度开发地下水资源来维持,因此不可持续。三是大范围水污染,联合国将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定为“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跨界水是人类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据统计,全球以湖泊、河流等形式存在的跨界水系有263个,这些水系涉及145个归家的领土,大约40%的世界人口居住在这些有两个或更多国家共享的河流流域。跨界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历来是个复杂敏感的问题。目前,全球已有300个关于分享跨界水资源的国际性协议。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为解决水危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4分)

(2)材料中讲到了当前水危机三个方面的主要表现,与那些世界性问题有联系?幷简要说明。(4分)

(3)联合国将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定为“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又说明了什么?(4分)

历 史 部 分

请考生认真阅读试卷,用钢笔或圆珠笔把答案全部写在第二卷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1分,计30分)

1、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 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魏源—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2、1997年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某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你认为该纪念馆应在

A.北京 B.武汉 C.南京 D.南昌

3、抗战期间,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忻口战役

4、下列不属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A.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B.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C.引进了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 D.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5、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新疆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6、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一五计划的完成

7、“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中的“喜事”指

A.新中国的成立 B.民族区域自治 C.香港澳门回归 D.西藏和平解放

8、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中,党的好干部的代表是

A.刘胡兰 B.雷锋 C.焦裕禄 D.王进喜

9、联合国安理会召开常任理事国会议,成员国中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始于

A.1949年 B.1954年 C.1971年 D.1978年

10、《大国的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游 C.郑和下西洋 D.新航路开辟

11、文艺复兴是14到16世纪西欧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其主流思潮是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社会主义 D.宗教神学

12、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比较突出的是

A、匈牙利 B、捷克斯洛伐克

C、南斯拉夫 D、民主德国

13、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

A、新经济政策 B、德国法西斯专政

C、罗斯福新政 D、匈牙利改革

14、有人说,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的第一次主动对外开放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改变了中国闭关自守的状况,而21世纪初中国的第二次开放使中国融入世界市场之中。这里所说的“第一次开放”是指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B、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

C、美国提出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D、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列举题:(本大题2小题,共11分)

16、落后就要挨打,请写出产生下列影响的战争及条约。(6分)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

签订的条约:

(2)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战争:

签订的条约:

(3)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

签订的条约:

17、列举二战的重要事项:(共4分)

(1)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2)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3)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4)开辟欧洲第一战场的战役是:

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8、材料一: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是经验和科学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材料二: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主要的作用。渐渐的,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材料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此期间,科学发挥了更为突出的作用。

请回答:

(1) 上述三段材料所说明的共同问题是什么?(2分)

(2) 三次工业革命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这三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3分)

(3) 列举三次科技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3分)

(4)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大大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科技成就?(2分)

四、综合探究题(25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还获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材料二 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它确立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得到不断发展和成功实践,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材料一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伟大尝试”和“革命胜利”各指什么?(3分)

(2)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新纪元”的标志指什么?“新阶段”的理论指什么?(4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分)

材料: 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渐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麦当劳化”、“好莱坞化”、“迪斯尼化”、“商业连锁化”等风行世界。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说一说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为顺应这一趋势,2001年中国采取了哪两项重大举措?(3分)

(2)世界格局的变化,使中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请为中国的发展提一点建议。(3分)

21、2008年6月30日新华社发表时评《风疾雨骤旗更红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当中写到:

87年征途漫漫,87年功昭日月。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中国共产党,87年来始终以强国富民为己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每遇艰险都表现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愈战愈强的生命力,让世人刮目相看。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气势磅礴的解放战争,日新月异的新中国建设,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催人奋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现代史在中国共产党人钢铁般的意志中不断书写着辉煌篇章。

根据所学回答以下问题:(共9分)

(1)“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次会议具有重要意义。这次会议是什么会议?(1分)

(2)“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全面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

(3)列举“气势磅礴的解放战争”中著名的三大战役。(3分)

(4)“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开始于哪次会议的召开?(2分)这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2分)

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2分,计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C D B B C C C D A

B C A C

二、列举题:

16、(1)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2分)

(2)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2分)

(3)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2分)

17、(1)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分)

(2) 日本偷袭珍珠港 ( 1分)

(3) 斯大林格勒战役 (1分 )

(4) 诺曼底登陆战 (1分 )

三、材料解析:

18、(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分)

(2)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3分)

(3) 蒸汽机的发明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 (3分)

(4) 科技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关键是我们如何使用,应当正确使用科技,为人类造福;否则,科技可能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危害。如网络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有部

分人沉迷于网络,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原子能技术和平利用造福人类,但用于战争

给人类和平将带来威胁。(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 (2分)

19、(1)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② 巴黎公社建立 ③ 俄国十月革命 (3分)

(2)①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面貌就焕然一新。 (2分) ②新中国成立 (1分) ③ 邓小平理论 (1分)

四、综合探究题:

20、(1)① 多极化 和全球化。(1分)②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第九届经

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 (2分)

(2) 把握机会,迎接挑战;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制定防范经济风险的措施等(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3分)

21、 (1) ① 遵义会议 (1分) (2)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分)

(3)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3分)

(4)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 (2分) ②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分)

政 治 答

1—5 CDBBD 6—10 CABBD 11—15DABDC

16、答:(1):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能写出四项的给2分)(2):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公关、特别能奉献。(必须准确表述才能给2分)。

17、答:(1)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分)

(2)①现阶段我国科技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②从总体上看,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③要解决我国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提高国民素质,迅速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分)

18、答:(1)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

(2)①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②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③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珍惜资源,善待环境,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保持,当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调整我们的

生活方式,增加利用资源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只要与此答案基本相符合可酌情给分)(4分)

19、答:(1)建议权和监督权。(2分)(2 )①我们应当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建议权和监督权)。②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不能简单地根据自己的好恶来坐出判断要如实反映情况。③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借机报复,不能侮辱他人人格,不能采用大字报、聚众闹事的方式。④同时还要注意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6分)

20、答:①这种说法是不对的。②当今世界,中国的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相联系。中国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融入世界,与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③因此,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必须坚持。④对外开放难免会带来一些问题,但只要我采取正确对策,可也避免和减少其消极影响,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对基本国策有所动摇。(言之有理即可)(10分)

21、

答:(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价格;合理开发水资源,大力植树造林;以涵养水源,利用好天然水,修建水窖等。(言之有理即可)(4分)

答:(2)①当前水危机与人口、资源、环境这些世界性问题有联系。②人口增长,水供不应求;水资源部足,形成过度开发;环境保护不到位,所以大范围水污染。(4分)

答:(3)说明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都处在全球化得系统之中,要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世界性问题,需要各国各地区共同合作努力。(言之有理即可)(4分)

相关推荐

2014中考文综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2014中考文综历史观点例证题答题技巧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