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天津中考 > 天津中考信息

分析2015中考卷新趋势 启智“准初三”学生

编辑:sx_zhaoyl

2015-06-27

分析2015中考卷新趋势 启智“准初三”学生

数学卷 关注数学理解,促进数学育人

原黄浦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李建国为2015年的中考数学卷点赞!他认为今年的试卷出得非常好,落实了二期课改的理念,更发挥和完善了初中学业考试的评价、导向和选拔功能。能对“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函数与分析”及“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等领域进行系统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试卷注意了控制题量与阅读量,有效地减轻了学生在考试中的不必要负担;主客观试题的比例基本合理。试卷设置了适量的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突出反映了知识的综合性、过程的探究性、结论的多样性等特征,符合中考命题的改革方向。试题大多以课本习题或优秀的中考试题为素材,并做了实质性的改编,具有较好的导向性。

昂立新课程教育研究院初中数学教研员袁慧敏老师认为,今年的试卷难度适中,但是想要拿到高分却并不容易,因为试卷设置了些小陷阱。首先,这份试卷有很多“情理之中”:1.整份试卷对于知识点的考察很全面,初中四年的知识点均覆盖到了,初二、初三各占约30%,难点还是集中在初三知识点上。2.第1-17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而且考察的大多数是单一知识点,一般细心一点拿到满分并不困难。3.第18、24、25题依然遵循老传统,难度与去年持平。其次,这份试卷也有很多“意料之外”,结合这份新鲜出炉的试卷,袁慧敏为大家总体评析一下今年的命题特征。

1.(第18题)已知在ABC 中,AB=AC=8,BAC=30°,将ABC绕点A旋转,使点B落在原ABC的点C处,此时点C落在点D处。延长线段AD,交原ABC的边BC的延长线于点E,那么线段DE的长等于。

答案:43-4

点评:在连续考了几年“图形的翻折”之后,今年终于考了“图形的旋转”。但是这道题考察的重点却不在于图形的旋转,而在于对特殊角度(30°、45°)有没有敏感性,能不能想到构造直角三角形。如右图所示,添加辅助线即可。

2.(第20题)解不等式组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答案:-3

点评:前几年中考卷第20题都是二元二次方程组和分式方程轮换着考,解不等式的问题放在填空题中,今年是个例外。解不等式组问题放在这里其实是降低难度,因为它的计算量很小。

3.(第25题压轴题)已知,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弦CDAB,动点P、Q分别在线段OC、CD 上,且DQ=OP,AP的延长线与射线OQ相交于点E、与弦CD相交于点F(点F与点C、D不重合),

AB=20,cosAOC=

(3)8

点评:

(1)只要证明OQDAPO (SAS)即可;

(2)要求CPF的面积,可以先求APO的面积。因为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关系,再利用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该问中的定义域是难点,我们需要考虑两种临界情况,当点F与D重合时,以及当点P与点C重合时。

(3)需要分类讨论,分3种情况,分别讨论OPE的三个角为直角的情况。讨论下来会发现:PEO是定值,不可能是直角;POE是直角时,可求得OP=3.5,不符合(2)中的定义域;OPE是直角时,可求得OP=8,符合题意。这道题只有一个解。很多考生没有把OP=3.5这个解舍掉,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第(2)问中的定义域不会求。

李建国认为,今年的试题对今后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方法的有趣、有效、温馨,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多设计、提出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困难,开展尝试和探究,让学生经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

语文卷

作文激发学生正能量 题型注重考查学科素养

浦东新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夏智表示,今年中考语文卷出现了“新题型”,特别体现在文言文阅读中。历年文言文阅读第二大题“读诗词完成题目”会是对整首诗词的赏析理解,但是今年文言文阅读第二大题仅是对单独诗句的解析,因为此种考查方式并不多见,很多学生反馈,题型陌生,做题前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综观全卷,再结合新题型,今年语文中考卷着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考查学生对字、词、句,文本逻辑等的掌握。中考注重学科素养并非是今年突然出现的,前几年已经有了相应的趋势,只是今年表现得比较突出。至于着重考查学科素养会不会成为一种中考导向,夏智认为,考查学科素养是一种必然趋势,学生平时应该注重积累,关注字词句等看似是细枝末节但实际上是不容小觑的小知识点。

今年语文考卷中的两道现代文阅读,“面条”(原无题目)和《评语》,网评颇高,被认为是近几年来出得最通俗最有趣的现代文。对此,原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初中语文教研员陈庭茂、伦丰和认为,“面条”虽是说明文,但它的事理做到说而明之,好似讲解员在向考生介绍面条的前世今生,也许面条是同学不可或缺的主食,再加上文本的知识性、趣味性,考后得到许多考生点赞,这是他们在说明文题海中看到的“奇葩”。《评语》是一篇记叙文,其文本通畅极富童趣,说的是一个同学因老师的鼓励的评语而进步迅速,结果是因墨漬而误读。这饶有趣味的故事与同学的校园生活无缝焊接,尽管第19题,“画线句子运用何句式?”,应是疑问句式。但有的同学看到三个问句而误答排比。这并不影想考生对通篇文本的喜爱,也提升了答题的准度。并且课外文言文“陆象山下棋”及综合题《上海弄堂游戏》这些都和学生曾经的所见、所闻有关,也给同学展示答题的空间,中考作文题《不止一次,我们努力尝试》被认为是一道激发学生正能量的题目,写作选材宽泛,学生可以写生活中的尝试,也可以写学习、创造、实验等方面的经历和挑战。上海精锐教育语文教研员崔玉祥认为,写好此类作文,选材是关键,学生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素材,从个人的角度去写家庭、校园的经历以及社会实践等。中考作文题经常涉及到与“成长”相关的话题,因为成长的过程有顺境也有逆境,孩子如何凭借自己的努力从逆境中走出来,迈上人生的新台阶往往成为一篇好作文的精华所在。所以,学生在写作时应该选择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详细描写小事的过程,事件的冲突,个人的心理活动,冲突中的思考,并要突出事件发生前后的反差。初中学生“努力尝试”的经历肯定不在少数,但是如何在考试时信手拈来,切题恰到好处呢?崔玉祥建议,学生在平时做好素材的储备,可以先定好几个主旨,再选择与之相关的素材进行“打包式储存”。储存素材是一方面,练笔保持写作手感是另一方面的准备,建议学生用提问、回忆的方式将素材与主题联接,写成文章后,请老师对文章进行批改升格,以发现个人写作中的不足和可提升改进的方面。另外,崔玉祥提醒目前在读的预初、初一年级学生,初中作文不同于小学作文,仅将事件描述清楚就是好作文了,初中作文要求学生在条理清晰地讲述一件事件的基础上还要有对事件深度的认识和思考。因此,学生在积累素材和训练写作能力时,勿忘同步记录个人的思考和看见。

同欣进修学院资深语文教师姚为洲则结合今年中考语文卷给学生分享了提高语文学养的“五勤法”:一要勤读,多读文学名著,积累语言材料;二要勤思,注意观察生活,思考人生;三要勤问,多向他人请教,学会质疑;四要勤说,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五要勤写,多写随笔,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物理、化学卷 考查学科思维,夯实概念,理解实验

龙文教育资深教研员周老师指出,今年的中考物理卷整体体现一个“稳”字。一方面,试卷以常规题型为主,在答题时沿用日常练习时的思路即可,基本没有偏题、怪题,整体难度不高。另一方面,试卷题量较以往有所增加,知识点覆盖较广,但计算量不大,“送分题”较多。因此,今年考生物理成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考前训练的熟练度以及考试时对细节的把握度,难有“冷门”,也难有“黑马”。

而针对化学卷,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初中化学教研员张如欣总结了三大特点:

首先试题较好体现了考试的功能,第一个特点是“稳”。选择题前三分之二的部分都是围绕学科基本概念、理论、常见的物质性质、用途等展开,考生会感觉解题很顺畅。44题,酸与碱反应结合图像分析,四个纵坐标分别具有不同的意义,可以多角度体现考生审题及对中和反应的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的掌握、理解程度。

鉴于考试还有一定的选拔功能,因此试卷的第二个特点是“新”。46题作为一道“新题”,以重要的两种化合物碳酸钙、氧化钙的性质作为出发点,一是着重考核了学生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新的问题的能力,二是体现了学生对碱性氧化物概念的理解,如果从常见的计算题解题方法出发,考生会觉得缺少一定的条件,但是如果能较好利用“守恒”的思想分析此题,则是“柳暗花明”。48题是一道溶液的试题,其中第二小题的“新”体现在两个方面。平时考生比较常见的练习是比较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而本次考试则是比较溶剂质量的多少,变换了溶液成分的比较。本小题另外一个“新”体现在加入的硫酸铜与水会发生反应,与以往常见的加入的物质只是溶解,有本质上的区别,此题需要结合化学变化展开溶液状态的分析、进一步比较溶剂的多少,是一道崭新的动态的实验分析题,会较好区分学生的学习能力。

细细品味,试卷的第三个特点是“变”。45题,以金属和盐溶液反应为背景展开,尽管只是变化了实验情景,却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用金属活动性及相关实验现象依次正确分析产物的能力。49题,将复习阶段的一个典型案例“氢氧化钠变质成分的分析”进行了变形。通过变化问题的呈现形式,对流程中溶液的组成展开分析,在正确分析溶液的组成情况的基础上,展开两步实验,排除碳酸钠对氢氧化钠鉴别的干扰,着重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及规范的实验操作的表达能力。此题是对常见试题的再创作,“旧瓶装新酒”却达到了“酒香浓郁”的效果。51题以初中化学的重点,气体的制取展开。第3小题表格中的实验在教材课堂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浓、稀盐酸的比较,考核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方法—控制变量法。通过题干中给予的信息,让学生对不同组别的物质进行比较,充分体现了控制什么、如何控制的实验能力。第4小题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有关原因,变化了问题的形式,也是本试卷的一个亮点,学生的能力差异瞬间跃然于纸上。

总之,试卷较好体现了化学学科基本观念,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很好地指导作用,整张试卷处处体现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同时,试卷也给教师一个启示,初中化学教学应该从“背”走向“理解”,不能仅靠“刷题”来提高成绩。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