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四川中考 > 眉山中考 > 眉山中考化学

2014四川眉山中考化学重点梳理三

编辑:sx_fengzb

2014-01-13

 

精品学习网为方便考生备考,特意整理了2014四川眉山中考化学复习内容,愿天下备考人均能如意,而我,只愿面朝屏幕,继续码字……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考点梳理]

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

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⒉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五个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一定改变

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⒊关键词的理解

⑴参加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⑵质量总和“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⒋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几个重要实验

⑴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P88)

⑵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P89)

⑶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P90)

⑷镁条燃烧(P91)

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⑵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

⑶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组成;

⑷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考点2 化学方程式

⒈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⒉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

⑴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是什么)

⑵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是什么)

⑶反应条件

⑷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点燃

⑸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

⒊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C + O2 ===== CO2为例)

⑴质: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⑵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⑶粒子: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考点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⒈书写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⑵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⒉书写步骤

⑴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⑵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⑶等;将短横线改为等号;

⑷标:标明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或“↓”。

⑸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

考点4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⒈解题步骤及格式

一般分为以下七步:⑴解设未知量,一般情况下,求什么设什么;⑵写出相应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⑶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列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⑷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⑸列比例式;⑹求解;⑺答题。

⒉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

⑴m= ρv

⑵单位换算:1L=1000mL,1mL=1cm3

⑶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100%

变形: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

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

⑷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分数)=1-杂质的质量分数

⒊常见的计算类型

⑴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⑵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⑶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梳理]

考点1 碳的单质

⒈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石墨(由碳元素组成)

硬度最硬软,在纸上可留下痕迹

熔点很高高、耐高温

导电性不导电导电(良好)

导热性无良好

用途钻探机钻头、刻刀铅笔芯、润滑剂、电极等

结论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金刚石、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⒉木炭、活性炭

⑴木炭:有吸附作用,用于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吸附有异味的物质。

⑵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用于防毒面具、冰箱的除臭剂。

⒊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考点2 碳的化学性质

⒈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原子最外层有4 个电子)

应用:解释古代字画为什么经历几千年而不变色?档案资料为什么要求用碳素墨水书写?

⒉碳的可燃性(相同的反应物,因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

点燃

充分燃烧 C + O2 ===== CO2

点燃

放热

不充分燃烧 2C + O2 ===== 2CO

⒊碳的还原性(以木炭还原CuO为例)——用于冶炼金属

⑴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高温

⑵化学方程式:C + 2CuO ===== 2Cu + CO2↑

高温

C + CO2 ===== 2CO

考点3 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

⒈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⒉氧化剂、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供给氧的物质叫氧化剂,得氧的物质叫还原剂。

⒊氧化性、还原性: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供给氧的性质叫氧化性,物质夺取氧的性质叫还原性。

考点4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

⒈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固体和固体反应:如:2KMnO4===K2MnO4+MnO2+O2↑

反应物的状态 如:CaCO3+2HCl==CaCl2↑+CO2+H2O

MnO2

固体和液体反应

气体发生装置 …… 如:2H2O2=====2H2O + O2↑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⒉收集装置的选择 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气法

排空气法 优缺点:纯度不高

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气法 需验纯,但较干燥

气体收集装置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优缺点:收集到的气体较纯,但

含水蒸气

考点5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⒈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⒉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注意:⑴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CO2不纯(混有氯化氢气体);⑵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CaCO3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⑶不能用Na2CO3 或CaCO3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

⒊发生装置:固 + 液——气体型(参看课本P111图6-10)

⒋收集装置:只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CO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⒌CO2的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CO2。

化学方程式:CO2 + Ca(OH)2 == CaCO3↓+ H2O

⒍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已充满。(这样做是利用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高温

⒎CO2的工业制法:CaCO3====CaO + CO2↑

⒏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操作过程

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⑵装入大理石,塞紧胶塞;⑶固定装置;⑷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液封;⑸收集气体,导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底部;⑹检验是否集满。

考点6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和方法

⒈药品的选择原则:选择反应速度适中,价格便宜,来源广泛,污染少,实验安全,所制气体纯净的药品。

⒉实验装置的设计:根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原理,以及反应条件设计装置。装置设计要简单,便于控制和操作。

考点7 二氧化碳的性质

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⑵密度比空气大;

⑶能溶于水;(设计实验证明,参看课本P114实验6-5)

⑷CO2固体叫“干冰”。

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⑴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实验探究:参看课本P113实验6-4)

⑵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解释“屠狗洞”现象)

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实验探究:参看课本P114实验6-6)

化学方程式:CO2 + H2O == H2CO3

碳酸不稳定,H2CO3 == CO2↑+ H2O

⑷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CaCO3沉淀。

化学方程式:CO2 + Ca(OH)2== CaCO3↓+ H2O

①CO2气体的检验

②长期放置的石灰水,瓶壁会出现一层白色物质

此反应的应用 ③刚抹过石灰浆的墙壁,生上炭火炉时,墙壁反而更潮湿

④建筑工人在没有用完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土

⑤鸡蛋放入石灰水中一会儿取出,可以保鲜

高温

⑸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

CO2 + C ====2CO

考点8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⒈二氧化碳的用途:⑴灭火;⑵作致冷剂;⑶人工降雨;⑷作温室肥料等

⒉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

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

温室效应的危害 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地带

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⒊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措施 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考点9 一氧化碳的性质

⒈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制取C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想一想:水能防止CO中毒吗?

点燃

⒉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 2CO + O2====2CO2——作燃料(是煤气的主要成分)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注意:CO和H2一样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前必须验纯(方法与H2一样)

⑵还原性: CO + CuO====Cu + CO2——冶炼金属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①操作顺序实验时,先通CO,后加热;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

②但需对尾气处理,方法是将CO点燃转变CO2(或收集起来)。

⑶毒性:CO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使人因缺氧而考点10 O2、CO2和CO化学性质的比较

O2CO2CO

可燃性 ☆

还原性 ☆

助燃性☆

与水反应(石蕊试液) ☆

与石灰水反应 ☆

毒性 ☆

everyday is another day。珍惜时光,在准备2014四川眉山中考化学复习的过程中,小编希望您每天都能有所进步与收获,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