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四川中考 > 成都中考 > 成都中考招生

2016成都十七中中考招生简章公布

编辑:sx_chenjp

2016-06-08

对于中考你是有一些期待呢还是恐惧,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2016成都十七中中考招生简章已经发布,各位考生可根据下文了解具体相关事项安排,希望能帮到大家~

成都十七中2016年招生简章

成都十七中 招生代码:01003

“清江一曲抱江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坐落于清清锦江之滨的成都市第十七中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公立完全中学校。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四季林木青青,青藤滴翠,校园环境优美雅致。

精致的校园环境与精心打造的“执着向上,自强不息”的常青藤学校文化珠联璧合。

学校先后获得成都市示范性普通中学(成都市重点中学)、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首批“成都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等多种荣誉称号。2010年挂牌为“教育部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学校”,2013年挂牌为“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

学校从青少年身心特点出发,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强调成才必先成人。学校在全面开设国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注重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和学生社团建设,并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校内社会实践活动、校外拓展活动、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养成诚实守信、执着向上、自强不息的品质。特别是学校特色项目—射击射箭,已培养出了亚洲冠军和世界冠军,并走进奥运赛场。

“择善而从,循真以行”,学校把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作为切入口,以“三严”要求(学风的严肃、教风的严谨、校风的严整)、五面辅导(课堂作业面改、考试测验面评、学习反馈面查、思想工作面谈、情绪状态面问)、每周主题升旗仪式、“百名教师访千家”、“校园综合实践活动”等一系列管理和活动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和成人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和浓郁的学风,并以此赢得了家长和同行对学校管理的广泛认可。

2013年,在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又新增设一个校区,作为学校的初中部,至此学校真正实现了发展规划的中“一校两址、初高中分设”目标。“一校两址、初高中分设”的格局形成,为成都十七中初高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初中做大规模,为高中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源,有利于高中的快速的可持续发展。在“执着向上,自强不息”常青藤学校文化精神的引领下,学校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切实开展“自信、自主、自省、自悦”的常青藤“四自”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几年来,学校先后实施了“一体两翼三辅助”和“一一三”发展模式,以提升课堂质量为抓手,以管理促发展,以活动、资源等为保障,初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并持续稳定在同类学校前列,连续多年受到市、区教育局表彰奖励,学校正成为锦江教育的新的增长点。学校通过整合行政资源,扩大了学校规模,改善了学校条件,通过整合教研资源,引进省、市、区教研力量,促进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升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实力;通过整合各级专家、各类媒体和社区资源,改进了教研活动、丰富了教师专业知识,优化了学校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类特色资源,一方面加强了对学校特色项目的梳理整合,另一方面充实了特色项目的建设力量;通过整合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促进了资源共享。以上几方面资源的整合,为学校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成都十七中的社会形象得到了不断提升,省内外的同行们多次到学校考察学习,学校的教学质量、校风校貌、教师的服务水平、班子的团结协作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来访者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教育系统内外领导及家长、同学们的高度认可。成都十七中人勤奋务实的精神,学校蓬勃发展的态势,赢得了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高度肯定和认同。锦江区教育局在《成都市锦江区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升品质,做精普通高中教育”中明确写道,“改建成都十七中,迁建初中部,办小班化优质高中”明确把学校纳入重点打造的学校之一。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不懈拼搏下,成都十七中不断发展为区域内又一所新崛起的优质高完中的目标定将实现。

学校地址:校场坝东街48号(高中部)

联系电话:84441020(行政办)

招生咨询:84463415(普通类招生咨询)、84420286(艺体类招生咨询)

学校网址:hppt://www.cd17z.com

2016成都十七中中考招生简章希望大家能仔细阅读,在此也预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此次考试~

相关链接:

2016成都市盐道街中学中考招生简章公布

2016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市级统分指标名额分配情况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