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数学 > 中考数学模拟题

北京2012年中考数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几何综合

编辑:sx_zhangwl

2013-01-28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精品学习网中考频道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中考数学模拟题:北京2012年中考数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几何综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2012年中考数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几何综合

与中点有关的问题

1.(昌平24) 如图,D是△ABC中AB边的中点,△BCE和△ACF都是等边三角形,M、N分别是CE、CF的中点.

(1)求证:△DMN是等边三角形;

(2)连接EF,Q是EF中点,CP⊥EF于点P.

求证:DP=DQ.

同学们,如果你觉得解决本题有困难,可以阅读下面

两位同学的解题思路作为参考:

小聪同学发现此题条件中有较多的中点,因此考虑构造

三角形的中位线,添加出了一些辅助线;小慧同学想到要

证明线段相等,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如何构造出相应的三角形呢?她考虑将△NCM绕顶点旋转到要证的对应线段的位置,由此猜想到了所需构造的三角形的位置.

24. 证明:(1)取AC的中点G,连接NG、DG.

∴DG= BC,DG∥BC;△NGC是等边三角形.

∴NG = NC,DG = CM. …………………2分

∵∠1 + ∠2 = 180º,

∴∠NGD + ∠2 = 240º.

∵∠2 + ∠3 = 240º,

∴∠NGD =∠3.

∴△NGD≌△NCM . ……………………3分

∴ND = NM ,∠GND =∠CNM.

∴∠DNM =∠GNC = 60º.

∴△DMN是等边三角形.………………………………4分

(2)连接QN、PM.

∴QN = CE= PM. ……………………5分

Rt△CPE中,PM =EM,∴∠4= ∠5.

∵MN∥EF,∴∠5= ∠6,∠7= ∠8.

∵NQ∥CE,∴∠7= ∠4.

∴∠6= ∠8.

∴∠QND= ∠PMD. ………………………6分

∴△QND≌△PMD.

∴DQ= DP. ……………………7分

2.(丰台24)在△ABC中,D为BC边的中点,在三角形内部取一点P,使得∠ABP=∠ACP.过点P作PE⊥AC于点E,PF⊥AB于点F.

(1)如图1,当AB=AC时,判断的DE与DF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2)如图2,当AB AC,其它条件不变时,(1)中的结论是否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24.解:(1)DE=DF.……1分

(2)DE=DF不发生改变.……2分

理由如下:分别取BP、CP的中点M、N,联结EM、DM、FN、DN.

∵D为BC的中点,∴ .……3分

∵ ∴ .

∴ .∴ .…4分

同理 .∴四边形MDNP为平行四边形.……5分

∴ ∵ ∴ . ∴ .……6分

∴△EMD≌△DNF. ∴DE=DF.……7分

3.(海淀25.)在矩形ABCD中, 点F在AD延长线上,且DF= DC, M为AB边上一点, N为MD的中点, 点E在直线CF上(点E、C不重合).

(1)如图1, 若AB=BC, 点M、A重合, E为CF的中点,试探究BN与NE的位置关系及 的值, 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2,且若AB=BC, 点M、A不重合, BN=NE,你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成立, 若成立,加以证明; 若不成立, 请说明理由;

(3)如图3,若点M、A不重合,BN=NE,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两个是否成立, 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图1 图2 图3

25. 解:(1)BN与NE的位置关系是BN⊥NE; = .

证明:如图,过点E作EG⊥AF于G, 则∠EGN=90°.

∵ 矩形ABCD中, AB=BC,

∴ 矩形ABCD为正方形.

∴ AB =AD =CD, ∠A=∠ADC =∠DCB =90°.

∴ EG//CD, ∠EGN =∠A, ∠CDF =90°.……………1分

∵ E为CF的中点,EG//CD,

∴ GF=DG =

∵ N为MD(AD)的中点,

∴ AN=ND=

∴ GE=AN, NG=ND+DG=ND+AN=AD=AB. ………2分

∴ △NGE≌△BAN.

∴ ∠1=∠2.

∵ ∠2+∠3=90°,

∴ ∠1+∠3=90°.

∴ ∠BNE =90°.

∴ BN⊥NE. ……………………………3分

∵ ∠CDF =90°, CD=DF,

可得 ∠F =∠FCD =45°, .

于是 …………4分

(2)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均成立.

证明:如图,延长BN交CD的延长线于点G,连结BE、GE,过E作EH⊥CE,

交CD于点H.

∵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B∥CG.

∴ ∠MBN=∠DGN,∠BMN=∠GDN.

∵ N为MD的中点,

∴ MN=DN.

∴ △BMN≌△GDN.

∴ MB=DG,BN=GN.

∵ BN=NE,

∴ BN=NE=GN.

∴ ∠BEG=90°. ……………5分

∵ EH⊥CE,

∴ ∠CEH =90°.

∴ ∠BEG=∠CEH.

∴ ∠BEC=∠GEH.

由(1)得∠DCF =45°.

∴ ∠CHE=∠HCE =45°.

∴ EC=EH, ∠EHG =135°.

∵∠ECB =∠DCB +∠HCE =135°,

∴ ∠ECB =∠EHG.

∴ △ECB≌△EHG.

∴ EB=EG,CB=HG.

∵ BN=NG,

∴ BN⊥NE. ……………………6分

∵ BM =DG= HG-HD= BC-HD =CD-HD =CH= CE,

∴ = . ……………………7分

(3)BN⊥NE; 不一定等于 . ……………………8分

密云25.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1, ,等边△AEF两边分别交DC、CB于点E、F.

(1)特殊发现:如图1,若点E、F分别是边DC、CB的中点,求证:菱形ABCD对角线AC、BD的交点O即为等边△AEF的外心;

(2)若点E、F始终分别在边DC、CB上移动,记等边△AEF的外心为P.

①猜想验证:如图2,猜想△AEF的外心P落在哪一直线上,并加以证明;

②拓展运用:如图3,当E、F分别是边DC、CB的中点时,过点P任作一直线,分别交DA边于点M,BC边于点G,DC边的延长线于点N,请你直接写出 的值.

25.(本小题满分8分)

证明:(1)如图1:分别连结OE、OF.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 ,

且 .

在Rt△AOD中,有 .

又 E、F分别是边DC、CB的中点, .

.

点O即为等边△AEF的外心. ------------------------- 3分

(2)①猜想:△AEF的外心P落在对角线DB所在的直线上.

证明:如图2:分别连结PE、PA,作 于Q, 于H.

∵ , 在四边形QDHP中, .

又 ∵点P是等边△AEF的外心, ,

, . .

△PQE≌△PHA(AAS). PQ=PH.

点P在 的角平分线上.

∵菱形ABCD的对角线DB平分 , 点P落在对角线DB所在直线上--- 6分 ② . ---------------------- 8分

旋转变换在几何证明应用

延庆24. (1)如图1:在△ABC中,AB=AC,当∠ABD=∠ACD=60°时,猜想AB与BD+CD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果 ;

(2)如图2:在△ABC中,AB=AC,当∠ABD=∠ACD=45°时,猜想AB与BD+CD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3:在△ABC中,AB=AC,当∠ABD=∠ACD= (20°≤ ≤70°)时,直接写出AB与BD+CD数量关系(用含 的式子表示)。

24. (1)AB=BD+CD…………………………………………1分

(2)猜想: ……………………2分

证明:如图,过A点作AE⊥AC交CD延长线于E点,

作AF⊥AB交BD延长线于F点,连接EF。…………3分

容易证出:△ABC≌△AEF………………4分

∴∠ABC=∠AEF,BC=EF

容易证出:△DBC≌△DEF………………5分

∴CD=DF

在等腰Rt△ABF中,结论可以得出。

(3) (或变形)……………………7分

通州23.(1)已知:如图1, 是⊙ 的内接正三角形,点 为弧BC上一动点,求证:

(2)如图2,四边形 是⊙ 的内接正方形,点 为弧BC上一动点,

求证:

(3)如图3,六边形 是⊙ 的内接正六边形,点 为弧BC上一动点,请你写出PA,PB,P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表达式.(不需要证明)

23.在AP上截取PM=BP,连结BM …………………………………….(1分)

∵ 是⊙ 的内接正三角形,

∴ ,AB=BC

∵PM=BP,

∴ 是正三角形

∵ …………………………………….(2分)

∴AM=PC

∴AP = PB+PC …………………………………….( 3分)

(2)

∵过点B做 ,交PA于点N…………….(4分)

∵四边形 是⊙ 的内接正方形,

∴AB=BC, ,

∴ ,PB=BN

根据勾股定理得: …………………………………….(5分)

∴ ≌

∴ ……….(6分)

(3)结论:

………….(7分)

平谷24.如图1,若四边形ABCD、GFED都是正方形,显然图中有AG=CE,AG⊥CE.

(1)当正方形GFED绕D旋转到如图2的位置时,AG=CE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当正方形GFED绕D旋转到B,D,G在一条直线 (如图3)上时,连结CE,设CE分别交AG、AD于P、H .

① 求证:AG⊥CE;

② 如果AD=4,DG= ,求CE的长.

24.证明:(1) 成立.

∵ 四边形 、四边形 是正方形,

∴ …………………………1分

∠ ∠ .

∴ ∠ 90°-∠ ∠ .

∴ △ ≌△ .………....................………2分

∴ .………………………………………3分

(2)①由(1)可知△ ≌△ ,

∴ ∠1=∠2 .

∵ ∠3=∠4,∠4+∠2=90°,

∴ ∠3+∠1=90°

∴ ∠ = .

……………………………………5分

② 过 作 于M .

∵ BD是正方形 的对角线,

∴ .

∴ ∠DGM=45°.

∵ DG= ,

∴ . .................6分

在Rt△AMG中 ,由勾股定理,得

∴ CE=AG= ………………7分

3.(东城24) 已知:等边 中,点O是边AC,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M,N分别在直线AC, BC上,且 .

(1) 如图1,当CM=CN时, M、N分别在边AC、BC上时,请写出AM、CN 、MN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2) 如图2,当CM≠CN时,M、N分别在边AC、BC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你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 如图3,当点M在边AC上,点N在BC 的延长线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M、CN 、MN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24. 解: (1) ……2分

(2) ……3分

证明:过点O 作 易得

在边AC上截得DN’=NE,连结ON’,

∵ DN’=NE,

OD=OE,

∠ODN’=∠OEN

……4分

∴ON’=OE. ∠DON’=∠NOE.

∴∠MOD+∠NOE=600.

∴∠MOD+∠DON’=600.

易证 .……5分

∴MN’=MN.

(3) ……7分

纯添辅助线(特殊情况可用旋转变换)

1.(石景山)在△ 中, , 是底边 上一点, 是线段 上一点,且∠ .

(1) 如图1,若∠ ,猜想 与 的数量关系为 ;

(2) 如图2,若∠ ,猜想 与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 ,请直接写出 与 的数量关系.

解:

24.解:(1)

(2)

证明:过点 作 ∥ 交 的延长线于点 ,

在 上取点 使得

∴△ ≌△

由△ ∽△ 得

(3) 结论: .

2.(顺义24)已知:如图,D为线段AB上一点(不与点A、B重合),CD⊥AB,且CD=AB,AE⊥AB,BF⊥AB,且AE=BD,BF=AD.

(1)如图1,当点D恰是AB的中点时,请你猜想并证明∠ACE与∠BCF的数量关系;

(2)如图2,当点D不是AB的中点时,你在(1)中所得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

(3)若∠ACB= ,直接写出∠ECF的度数(用含 的式子表示).

图1 图2

24.解:(1)猜想:∠ACE=∠BCF.

证明:∵D是AB中点,

∴AD=BD,

又∵AE=BD,BF=AD,

∴AE=BF.

∵CD⊥AB,AD=BD,

∴CA=CB.

∴∠1 =∠2.

∵AE⊥AB,BF⊥AB,

∴∠3 =∠4=90°.

∴∠1+∠3 =∠2+∠4.

即∠CAE=∠CBF.

∴△CAE ≌△CBF.

∴∠ACE=∠BCF.……………… 2分

(2)∠ACE=∠BCF仍然成立.

证明:连结BE、AF.

∵CD⊥AB,AE⊥AB,

∴∠CDB=∠BAE=90°.

又∵BD = AE,CD = AB ,

△CDB≌△BAE.……………… 3分

∴CB=BE,∠BCD=∠EBA.

在Rt△CDB中,∵∠CDB =90°,

∴∠BCD+∠CBD =90°.

∴∠EBA+∠CBD =90°.

即∠CBE =90°.

∴△B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CE=45°.…………………… 4分

同理可证:△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F=45°.………………… 5分

∴∠ACF=∠BCE.

∴∠ACF-∠ECF =∠BCE-∠ECF.

即∠ACE=∠BCF.……………… 6分

(3)∠ECF的度数为90°- .……………………… 7分

平移变换

1.(大兴23)在△ABC中,AB=AC,点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过点P分别作PE∥AC交AB于点E,PF∥AB交BC于点D,交AC于点F.

(1)如图1,若点P在BC边上,此时PD=0,易证PD,PE,PF与AB满足的数量关系是PD+PE+PF=AB;当点P在△ABC内时,先在图2中作出相应的图形,并写出PD,PE,PF与AB满足的数量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3,当点P在△ABC外时,先在图3中作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写出PD,PE,PF与AB满足的数量关系.(不用说明理由)

23.解:(1)结论: ……………………2分

证明:过点P作MN BC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3分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4分

又 ,MN BC

…………………………………………5分

(2)结论: ……………………………7分

相似

1.(昌平25)如图,在Rt△ABC中,∠ABC=90°,过点B作BD⊥AC于D,BE平分∠DBC,交AC于E,过点A作AF⊥BE于G,交BC于F,交BD于H. (1)若∠BAC=45°,求证:①AF平分∠BAC;②FC=2HD.

(2)若∠BAC=30°,请直接写出FC与HD的等量关系.

25.解:(1)①∵ BD⊥AC,AF⊥BE,

∴ ∠ADH=∠HGB=90°.

∵ ∠BHG=∠AHD,

∴ ∠HBG=∠HAD.

∵ ∠ABC=∠FGB=90°,

∴ ∠BAF+∠AFB=90°,

∠GBF+∠AFB=90°.

∴ ∠GBF=∠BAF.

∵ BE平分∠DBC,

∴ ∠GBF=∠HBG.

∴ ∠HAD=∠BAF.

即 AF平分∠BAC. …………………2分

②∵ 在Rt△ABC中,∠ABC=90°,∠BAC=45°,

∴ ∠C=∠BAC = 45°,

∴ AB=BC.

∵ BD⊥AC,

∴ AD=DC= AC.

过点D作KD∥FC交AF于K,

∴ .

∴ FC=2KD. ……………………………4分

∵ BE平分∠DBC,BE⊥AF,

∴ ∠DBE=∠EBF,∠HGB=∠FGB=90°.

∴ ∠BFH=∠BHF.∴ ∠BHF=∠DHK.∴ ∠BFH=∠DHK.

∵ KD∥BC,∴ ∠DKH=∠BFH.∴ ∠DKH=∠DHK.∴ KD=HD.

∴ FC=2HD. …………………………6分

(2)FC= HD. ……………………………8分

2.(房山24)探究问题:

已知AD、BE分别为△ABC 的边BC、AC上的中线,且AD、BE交于点O.

⑴△ABC为等边三角形,如图1,则AO︰OD= ;

⑵当小明做完⑴问后继续探究发现,若△ABC为一般三角形(如图2),⑴中的结论仍成立,请你给予证明.

⑶运用上述探究的结果,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3,在△ABC中,点E是边AC的中点,AD平分∠BAC, AD⊥BE于点F,若AD=BE=4.

求:△ABC的周长.

图1 图2 图3

24.解:⑴2:1 ---------------------------------------1分

⑵证明:联结DE

∵D、E为AC、BC中点

∴DE∥AB,DE= AB

∴△DOE∽△AOB

∴ ------------------------------------------3分

⑶解:过点C作CG∥BE,交AB延长线于点G,

并延长AD交CG于点H。

∵E是边AC的中点

∴B是边AG的中点

∴BE∥CG

∵AD平分∠BAC, AD⊥BE于点F

∴易证△ABE为等腰三角形

∵BE∥CG

∴△AGC是等腰三角形且AG=AC

∵AF⊥BE

∴AH⊥CG

∴H为CG中点

由上述结果可知:AD:DH=2:1,CD:DB=2:1--------------------------------------------5分

∴DH=2

∵CG=2BE=8

∴CH=GH=4

∴AH=6

∵BE为中位线

∴AF=FH=3

∵BE∥CG

∴DF=1

在Rt△DHC中,得CD= ------------------------6分

同理可得BD=

∴BC=

解Rt△AHC可得AC=

∴AB= -----------------------7分

∴△ABC周长为 ---------------8分

代数中方程、函数与几何

1.(门头沟24) 有两张完全重合的矩形纸片,小亮将其中一张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矩形AMEF(如图1),连结BD、MF,此时他测得BD=8cm,∠ADB=30°.

(1)在图1中,请你判断直线FM和BD是否垂直?并证明你的结论;

(2)小红同学用剪刀将△BCD与△MEF剪去,与小亮同学继续探究.他们将△ABD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AB1D1,AD1交FM于点K(如图2),设旋转角为β(0°<β<90°),当△AFK为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旋转角β的度数;

(3)若将△AFM沿AB方向平移得到△A2F2M2(如图3),F2M2与AD交于点P,A2M2与BD交于点N,当NP∥AB时,求平移的距离是多少.

24. 解:(1)垂直. …………………………1分

证明:延长FM交BD于N.

如图1,由题意得:△BAD≌△MAF.

∴∠ADB=∠AFM.

又∵∠DMN=∠AMF,

∴∠ADB+∠DMN=∠AFM+∠AMF=90°.

∴∠DNM=90°,∴BD⊥MF. 2分

(2)β的度数为60°或15°(答对一个得1分) 4分

(3)如图2,由题意知四边形PNA2A为矩形,设A2A=x,则PN=x.

在Rt△A2M2F2中,∵M2F2=MF=BD=8,∠A2F2M2=∠AFM=∠ADB=30°.

∴M2A2=4,A2F2= . …………………………..5分

∴AF2= -x.

在Rt△PAF2中,∵∠PF2A=30°.

∴AP=AF2 30°=( -x)• =4- x.

∴PD=AD-AP= -4+ x. ……………..6分

∵NP∥AB,∴ = .∴ = ,

解得x=6- .即平移的距离是(6- )cm………………..7分

2.(西城区24)如图,在Rt△ABC中,∠C=90°,AC=6,BC=8.动点P从点A开始沿折线AC-CB-BA运动,点P在AC,CB,BA边上运动的速度分别为每秒3,4,5 个单位.直线l从与AC重合的位置开始,以每秒 个单位的速度沿CB方向平行移动,即移动过程中保持l∥AC,且分别与CB,AB边交于E,F两点,点P与直线l同时出发,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当点P第一次回到点A时,点P和直线l同时停止运动

(1)当t = 5秒时,点P走过的路径长为 ;当t = 秒时,点P与点E重合;

(2)当点P在AC边上运动时,将△PEF绕点E逆时针旋转,使得点P的对应点M落在EF上,点F的对应点记为点N,当EN⊥AB时,求t的值;

(3)当点P在折线AC-CB-BA上运动时,作点P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记为点Q.在点P与直线l运动的过程中,若形成的四边形PEQF为菱形,请直接写出t的值.

24.解:(1) 当t =5秒时,点P走过的路径长为 19 ;当t = 3 秒时,点P与点E重合.

﹍﹍﹍﹍﹍﹍﹍﹍﹍﹍﹍﹍﹍﹍﹍﹍﹍﹍﹍﹍﹍﹍﹍﹍﹍﹍﹍2分

(2) 如图9,由点P的对应点M落在EF上,点F的对应点为点N,可知∠PEF=∠MEN,都等于△PEF绕点E旋转的旋转角,记为α.

设AP=3t (0< t <2),则CP= , .

∵ EF∥AC,∠C=90°,∴ ∠BEF=90°,∠CPE =∠PEF=α.

∵ EN⊥AB,∴ ∠B=∠MEN=α.

∴ .﹍﹍﹍﹍﹍﹍﹍3分

∵ , ,

∴ .∴ .﹍﹍﹍﹍﹍﹍﹍﹍﹍﹍4分

解得 .﹍﹍﹍﹍﹍﹍﹍﹍﹍﹍﹍﹍5分

(3) t的值为 (秒)或 (秒)﹍﹍﹍﹍﹍﹍﹍﹍﹍﹍﹍ 7分

3.(朝阳2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P是BC边上的动点,点E在AB边上,且∠EPB=60°,沿PE翻折△EBP得到△ . F是CD边上一点,沿PF翻折△FCP得到△ ,使点 落在射线 上.

(1)如图,当BP=1时,四边形 的面积为 ;

(2)若BP=m,则四边形 的面积为 (要求: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并写出m的取值范围).

备用图

23. 解:(1) . ……………………………2分

(2) ( )………4分

( ≤ )……………6分

4.(怀柔24) 如图,在△ABC中,AB=AC=5,BC=6,点D为AB边上的一动点(D不与A、B重合), 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把△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 处.连结 ,

设AD= ,△ADE的边DE上的高为 .

(1)求出 与 的函数关系式;

(2)若以点 、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 的值;

(3)当 取何值时,△ 是直角三角形.

24. 解:(1)过A点作 ,垂足为M,交DE于N点,则BM= BC=3,

∵DE∥BC,∴ .

在Rt△ABM中, ,------------------------------1分

∵ ,

∴ ∽△ABC-,

∴ ,

∴ , ∴ -------------------------------2分

(2)∵ 由 折叠得到,∴AD= ,AE= ,

∵由(1)可得 是等腰三角形,

∴ ,

∴四边形 是菱形,------------------------------3分

∴ ∥ , ∴ .

又∵ ,

∴只有当 时, ∽ .

∴当 ,即 时,

∴ . ∴当 时, ∽ .--------------------------------4分

(3)第一种情况:当 =90°,

∵ ,而 ≠90°,

∴ ≠90°.-----------------------------------------------………………………5分

第二种情况:当 =90°,

∵四边形 是菱形,∴点 必在 垂直平分线上,即直线 上,

∵ , ,∴ ,

在Rt△ 中 ,

在Rt△ 中 ,

∴ ,

解得 ,x=0(舍去).---------------------------------6分

第三种情况:当 =90°,

∵ Rt△ ~ Rt△ ,

∴ , ∴

在Rt△ 中, ,

, 解得: . ------…………………7分

2012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数学】【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

2012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

2012中考考后:

中考动态】 【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  【中考分数线

中考录取查询】 【中考状元】【中考择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