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试题试卷 > 二模

2013年中考语文二模最佳试卷试题

编辑:sx_yangyang

2014-04-04

2013年中考语文二模最佳试卷试题

 

请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共42分)

(一)默写(18分)

1.造化钟神秀, 。(《望岳》)

2.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3.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

4. ,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

5.彼竭我盈, 。(《曹刿论战》)

6. ,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4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诗中“澹澹”的意思是 (2分)

8.以下对这首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 首句写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观海。

B. 二三四句写出秋风萧瑟、万物凋敝的景象 。

C.五六句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

D. 全诗体现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1题(8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9.上面的语段节选自课文《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1.下列选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智叟的“笑”体现出他对愚公的嘲讽。

B.愚公认为智叟思想认识非常顽固。

C.愚公的分析体现出发展的眼光。

D.智叟最终被愚公的精神打动并深感内疚。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林琴南友菜佣

林琴南早年贫甚,授徒奉母,时苦不给①。一日,有卖菜佣②弛担息其门首,出见,与语。菜佣自言家一母,负贩所得,以供甘旨外,无他求。林叹曰:“若然,我侪③之友也。”菜佣谢弗敢当,林曰:“若无然。我侪操不同,能孝母一也,我今友汝矣。”

【注释】①时苦不给:时常苦于生活不能维持。 ②佣:受雇出卖劳动力的人。 ③侪:同类,同辈。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菜佣自言家一母( ) (2)我侪操不同( )

13.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背菜卖得的钱,除了母亲外,没有其他人需要供养。

B.背菜卖得的钱,除了用来供养母亲外,没有其他的要求。

C.背着母亲贩卖所得到的,只能用来养家,其他都没有要求。

D.背着母亲买菜赚钱,只能用来养家,其他都没有要求。

14.菜佣“谢弗敢当”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5.文中林琴南与菜佣在生活境遇上的共同点是 ,二人共同拥有的品质是 。(3分);

二、现代文(共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

“两小儿辩日”,为何没能辩出科学?

①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出自《列子·汤问》的故事“两小儿辩日”,千年前的古人能提出这个涉及天文、几何、光学等各种知识的深刻的问题并进行思考,是件很不简单的事情。遗憾的是,这个深邃的极有创新意识的命题未能辩下去,进而“辩”出现代科学。

② 其实中国古代典籍记载了许多和自然科学相关的创新思想的实例。如早在春秋末年,曾子就对“天园地方”之说提出了质疑;在东汉年间《尚书纬》描述了物体的惯 性运动和相对性原理,这比伽利略要早1500多年。李约瑟更是把墨子在《墨经》里的文字记载看成是惯性运动的原始表述,比牛顿第一、二定律早许多。

③但为什么中国古人没能把这些远早于西方的创新思想变为科学理论呢?深究原因,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对创新思维起到了束缚作用。

④ 儒家思想教导人们:“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辱圣人之言。”这本是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而说的,但从西 汉独尊儒术后,便被强调为一切都按圣人先贤所定下的规则行事,进而把主张不走前人路的人都比作“小人”,这样如何还能谈科学创新?

⑤自然科 学中的许许多多的新发现都是不断挑战传统思想的结果。科学创新需要富有挑战精神,要敢于不断追问、怀疑和挑战“天道”和“圣人”之言。哥白尼正是挑战了托 勒密体系,使他成为推翻“地心说”的第一人,也使他真正成为近代科学质疑的第一人。而这种敢于挑战的精神恰恰是我们国人最缺乏的。

⑥所以我们要从基础教育做起,提倡挑战精神的培养,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味“服从”标准答案的考试机器,要宽容甚至鼓励学生“挑战”答案,要引导学生在挑战和质疑中逐步走向对事物的更本质的认识中。

⑦ 从根本上来说,这当然需要教育制度的改革,但同时也需要相关各方在思想认识上的转变。需要教师放下形式上的师道尊严,以平等的精神带领学生去探寻真理;需 要家长目光长远,不囿于孩子一时的得失成败;当然,也需要学习者本人的自发与自觉,敢于摆脱束缚,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对待学习。只有这样,两 小儿之辩,才能不仅仅是灵光一现,而真正开出智慧之 花。

16.第①段划线句中两个加点的“辩”字,前者可解释为 ,后者结合文意,可理解为 。 (3分)

17. 第②段中,作者列举了不少实例,是为了表明中国 人 ,并进而引出 “ ”的问题。(4分)

18.第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此段文字论证的观点是 。(4分)

19.第⑦段认为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需要: (1) (2) (6分)

20.下列对本文论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封建专制束缚了中国的科学启蒙。

B.“两小儿辩日”应该辩出现代科学。

C.科学创新需要具有挑战精神。

D.科学创新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

甘美的回味

丰子恺

①一次我偶得闲暇,温习从前所学过的弹琴课。一位朋友拍拍我的肩膀说道:“你们会音乐的真是幸福,寂寞起来弹一曲琴,多么舒服!唉,我的生活太枯燥了。我儿时也想学些音乐,调剂调剂呢。”

②这朋友说我“寂寞起来弹一曲琴多么舒服”,实在是冤枉了我!因为我回想自己的学习音乐的经过,只感到艰辛与严肃,却从未因学习音乐而感到舒服。

③ 记得我在杭州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最怕的功课是“还琴”。李叔同先生每星期教授我们弹琴一次。先生先把新课弹一遍给我们看。略略指导了弹法的要点,就令我 们各自回去练习。一星期后我们须得练习纯熟而来弹给先生看,这就叫做“还琴”。这不是由教务处排定在课程表内的音乐功课,而是先生给我们规定的课外修业。 故还琴的时间,总是在午餐后至第一课之间,或是晚饭后至晚间自修课之间。我们自己练习琴的时间则各人各便,大都在课余或晚上。但这课外修业实际比一切正课 都艰辛而严肃。这并非我个人特殊感觉,我们的同学们讲起还琴都害怕。我每逢轮到还琴的一天,饭总是不吃饱的。我在十分钟内了结吃饭与盥洗,立刻挟了弹琴讲 义,先到练琴室内去,抱一下佛脚,然后心中带了一块沉重的大石头走进还琴教室。我们的先生——他似乎是不吃饭的——早已静悄悄地等候在那里。大风琴上的谱表与音栓都已安排妥贴,显出一排雪白的键板,犹似一件怪物张着阔大的口,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而蹲踞着,在那里等候我们的来到。

④ 先生见我进来,立刻给我翻出我今天所应还的一课来,我坐在大风琴边,悄悄地抽一口大气,然后开始弹奏,先生并不正面督视我的手指,而是斜立在离开我数步的 桌旁。他似乎知道我心中的状况,深恐使我心中慌乱而手足失措,所以特地离开一些。但我确知他的眼睛是不曾离开过我的手上的。因为不但遇到我按错一个键板的 时候他知道,就是键板全不按错而用错了一根手指时,他的头也会急速地回转,向我一看,这一看表示通不过。先生指点乐谱,令我从某处重新弹起。小错从乐句开 始处重弹,大错则须从乐曲开始处重弹。有时重弹幸而通过了,但有时越是重弹,心中越是慌乱而错误越多,这还琴便不能通过。先生用平和而严肃的语调低声向我说:“下次再还。”于是我只得起身离琴,仍旧带了心中这块沉重的大石头而走出还琴教室,再去加上刻苦练习的功夫。

⑤ 先生的教授音乐是这样严肃的,我毕业离校,不再练习弹琴,但说起音乐演奏,总觉得是一种非常严肃的行为。我须得用了“如临大敌”的态度而弹琴,用了“如见 大宾”的态度而听人演奏。弹过听过之后,只感到兴奋的疲倦,绝未因此而感到舒服。所以那个朋友拍着我的肩膀而说的话,在我觉得冤枉,不能首肯。难道世间另 有一种娱乐的音乐教材与娱乐的音乐先生吗?这疑团在我心中久不能释。有一天我在某学校的同乐会上恍然地悟到了。

⑥同乐会就是由一部分同学和 教师在台上表演唱或奏,全是令人发笑的内容。座上不绝地发出哄笑的声音。我回看后面的听众,只见许多血盆似的笑口。我觉得这同乐会的确是“乐”!听他们的 唱奏,可以全不费一点心力而但觉鼓膜上的快感。这与我所学习的音乐大异,听这种音乐,不必用“如见大宾”的态度,而只须当作喝酒。我听了一会音乐,好似喝 了一顿酒,觉得有片刻的陶醉和舒服。

⑦于是我悟到了,那个朋友所赞叹而盼望学习的音乐,一定就是这种喝酒一般的音乐。他是把音乐看作喝酒一类的乐事的。他的话中的“音乐”及“弹琴”等字倘若改作“喝酒”,例如说,“你们会喝酒的人真是幸福,寂寞起来喝一杯酒多么舒服!”那我便首肯了。

⑧但是,那种酒上口虽好,过后却颇感恶腥,似乎要呕吐的样子。我自从那回尝过之后,不想再喝了。我觉得那种舒服的滋味,远不及艰辛严肃的回味的甘美。

21.第③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

A.标示插入语 B.标示补充说明 C.标示话题转换 D.标示话语的中断

22.第③段中的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3.作者认为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是“艰辛严肃”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艰辛严肃”的具体表现。(6分)

(1)需得在一周内把新课练习得纯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④段中的划线句如果替换成以下这段语言描写,你认为效果好不好?理由是什么?

(4分)

先生语重心长地说:“你弹得不好,说明练习得还不够。这是学琴必须经历的难关,你现在必须努力练习,将来才能有甘美的回味。”

25.下列选项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要学习和欣赏严肃的音乐。

B.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艺术、对待人生。

C.面对艰辛严肃的学习历程要永不言弃。

D.表达对李先生的敬仰与怀念。

26.文章回顾了自己艰辛严肃的学琴历程后,为什么还要写“同乐会”的经历?请用80字左右的文字写出你的认识。(8分)

三、写作(共60分)

27.请以“路上的发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在文中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以上是由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2013年中考语文二模最佳试卷试题,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2012年广东梅州中考语文二模试题精选三

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二模试卷精选

标签:二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