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山东中考 > 菏泽中考 > 菏泽中考语文

2014菏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阐释

编辑:

2014-01-06

一位农村少年,他们中学的一个歌舞节目被所在地区的电视台相中,作为领唱兼领舞,他本是可以在当地电视台初五的一档贺岁节目里露脸的,可是他却毅然放弃了那难得的机会,他的理由是——那天他必须充当携鸡童子。

从市里请来负责指导排练的导演对他说:“你放弃的不是一次电视晚会,你可能就此错过一生的转机。”他的班主任老师觉得无法以语言表达遗憾,就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16岁的少年却坚定地选择了初五携鸡童子的角色。他们那地区农村婚嫁的习俗尽管早已融进了诸多现代化的因素,但携鸡童子的角色,毫不夸张地说,已经有上千年的传承。就是在男方到女方家里迎亲的队伍里,一定要有一个携鸡童子。这童子要携带一只硕大古老的木制鸡笼——目前村里只有一家还藏有祖传的这种大鸡笼,最上面既是吊钩又是提手的部件包着铜皮,每家娶媳妇,都会借用——装进一只五彩大公鸡,随浩荡的迎亲队伍——如今是乘坐一队大红色的小轿车——来到新娘家,新娘家的嫂子、弟娃、妹子等,会拿来一只肥硕的母鸡,装进那鸡笼里,在打开笼栅接收母鸡的当口,携鸡童子和新娘家的人都会十分紧张,因为他们有着截然相反的任务,在新娘家的那方来说,他们应该趁那机会拔下公鸡的毛来,最好拔掉三根,然后拿去给尚未走出闺房的新娘,给她塞到鞋垫下,让她踩。那是有讲头的:“一打公,二打婆,三打女婿,好祥和!”意思是作为新媳妇进了门,她不但不会受欺负,还能把公婆丈夫制服,当然,目的还是为了全家的日子祥和,但这祥和需以她为主心骨。这村俗真是很有意思,颇有“女权主义”的色彩。那么作为携鸡童子呢,他在开笼栅接受母鸡时,则一方面要脸挂笑容一团和气,一方面要以身体巧妙挪动遮挡,来防止对方拔去公鸡的鸡毛。据说这风俗延续到今天,女方的人只是虚张声势,并不一定真的拔毛,携鸡童子也只

当是一场游戏,故意遮来挡去,双方笑作一团。公鸡母鸡会合关上笼栅后,女方就不能再伸手去拔毛了,携鸡童子任务还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任务,是要趁女方不备,偷走女方家一对茶盅或饭碗,将其双双再搁进鸡笼中。笼中的公鸡母鸡自然是象征男婚女嫁,一对盅碗则象征着永远富足。其实携鸡童子只是装做“偷”,女方早准备妥上好的盅碗装做“看守粗心”,携鸡童子会倒掉盅碗里的红糖水,“趁其不备”将其摞起来放进鸡笼。然后,携鸡童子会随着迎亲的队伍返回男方家里,当然,那队伍里会增添新娘及新娘家送亲的眷属。

有人会认为携鸡童子在婚礼中的行为好笑吗?会认为充当生活里的携鸡童子这么个角色,大大地不如在当地电视贺岁黄金档里露脸吗?

这么一位农村少年,他堂哥虎年初五娶媳妇,他自愿放弃上当地电视台春晚,甘愿为堂哥去充当携鸡童子。按当地习俗,携鸡童子的第一人选是新郎的未成年的亲弟弟,如无亲弟则请堂弟代劳。他堂兄无亲弟,也无其他堂弟,他到虎年才足16岁,家族和他自己都认为他责无旁贷。

可是现在离虎年春节还早,市里来的导演还是觉得他应该选择上电视,不理解那农村婚俗里携鸡童子的角色为什么会深深地吸引着这个有着文艺才能的少年。班主任问导演,能不能跟电视台说说,反正每个节目都有先期录像备用,他们学校选上的这个歌舞节目,就让这个学生参与录像,到虎年初五那天把这节目的录像镶嵌进去,那天他去当他的携鸡童子,亲友和他自己当晚还能从电视上看到,岂不皆大欢喜?导演就说:“那哪儿能行!如果当晚可以不去现场,张学友也不必婉拒央视春晚了。”

16岁的农村少年,为即将充当携鸡童子向往不已。问他为什么?他说:“说不出来。反正以后我娶媳妇,也不能少了携鸡童子。”

(选自《羊城晚报》2009年12月29日)

1.携鸡童子的任务是什么呢?请你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按照乡村的习俗,什么人才可以做携鸡童子呢?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里之争,争到何时方是休

□柳 霞

①李白的故里是哪儿,时下已然不是一道历史题目。湖北省安陆市和四川省江油市的李白故里之争难解难分,已经延续两月有余。日前,江油方面提出将把争端诉诸法律。 ②李白故里之争,缘起于安陆市在某电视台播发的一段称安陆为“李白故里”的广告词。这显然让早就拥有“李白故里”商标的江油市无法接受,遂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异议,认

为安陆这一做法侵犯了江油的权益。但是,江油的“维权”却未得到国家工商总局的响应,矛盾也由此进一步升级。

③类似情况在国内并不鲜见。近年来,老子、墨子、西施、诸葛亮等名人究竟该籍归何处的争论,使很多城市陷身于口诛笔伐的历史名人争夺战中。更有甚者,连西门庆的故乡都有城市要争上一争。于是,书斋中的问题,被升级为城市间的争端,甚至要为此对簿公堂。④其实,争端背后的动机并非学术问题那么单纯。有的名人故里确实存在争议,而有的争端则是生拉硬扯、趁机自我炒作的明知故争。这便有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其实,这些争端的背后,无不具有经济利益的考量,历史、文化与名人不过是一个噱头而已。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打名人牌,尤其是打历史名人牌,是一个城市迅速提高知名度的捷径。知名度提高以后,名人成了一些地区的“摇钱树”,旅游开发、招商引资接踵而至,名人文化的“油水”确实不小。名人文化的经济示范效应,引诱许多城市也想和名人攀上些什么关系,并不惜为此横刀夺爱、与其他城市展开一场厮杀。

⑤这样的争夺战,很难让人感受到参与争夺的城市有崇尚文化、尊仰历史名人的用意。在这些可笑的争端中,受尽伤害的是文化,无端殃及的是名人。众所周知,对于历史名人纪念和推广的最好方式,首先就是尊重历史事实。那些为争名人不惜拉上所谓学者夸大、歪曲、捏造史实的行为,非但没有给城市增添文化光彩,反而让城市形象打了折扣,成了一场闹剧。 ⑥这样争端,把一些城市在营销和推广自己城市形象中的短视暴露无遗。历史名人争夺战消耗巨大。有些地方为了在争夺战中“证据确凿”地胜出,一掷千金,大举投资,弄出了许多假古董;有的地区开热烈隆重的研讨会,投入巨资修志;还有的城市干脆出资人造历史遗迹和景观园区,以图形成所谓“既定事实”。这种文化名人之争,造成的是无谓的经济损失。可以肯定的是,名人与城市发展之间并没有确定的等号。

⑦实际上,一个人最好的交际手段就是诚实;一个城市最响亮的名片就是真实。名人故里之争,真的可以休矣。

(选自《光明日报》2009年10月30日)

认真阅读全文,用文中的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石无鱼

一阵大雨过后,空气里浮荡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泥土的清香,让人嗅了神清气爽——你或许以为是微小的泥土颗粒被吸入你的鼻孔所致。错了!但这些香味是怎么回事?说出来你

也许不会相信,它来自泥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