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历史 >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12年历史中考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编辑:sx_zhangwl

2012-11-19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收集并发布了历史中考复习指导:12年历史中考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2年历史中考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主题结构综述】

这一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范围胜利的重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巩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

【基础知识识记】

开国大典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作好了充分的准备。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新中国成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⑴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⑵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阿沛·阿旺晋美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原因: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入侵朝鲜的同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想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黄继光和邱少云 战斗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能力情感价值】

⑴认识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所包含的民族精神。

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指战员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它是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概括。

⑶了解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遗留任务。

【中考试题解析】

例 [2005年河南省中考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⑵请你举出材料一中“历史的事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例子。

⑶综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抗美援朝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解析:这道材料题从知识层面上,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的目的和影响。第一问通过对材料一、二的分析,不难直接从材料中得到答案。第二、三问旨在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综合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第三问还考查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这两问的答案在材料中或书本上都没有明确的表述,需要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通过思考得出结论。解答第二问时,注意关键词“近代史”“朝鲜”“唇亡齿寒”。回答第三问时要全面客观地来分析。

参考答案:⑴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保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等。⑵1894年(或19世纪末),日本侵略朝鲜,进而侵略中国(或甲午中日战争)。⑶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③为我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④战后,美国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包围、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阻碍了中国的对外交往;⑤台湾问题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任答一条即得分)

2012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数学】【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

2012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

2012中考考后:

中考动态】 【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  【中考分数线

中考录取查询】 【中考状元】【中考择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