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历史 > 中考历史真题

2012江苏省扬州市历史中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

编辑:

2012-07-04

26.(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测算,1700-182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六个。扬州即属于其中之一。

―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 注定最后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扬州再次成为全国著名的重要商业城市的主要原因。(3分)

(2)材料二马克思所说的“帝国”指的是哪国?“殊死”的决斗”指的是什么战争?从马克思对“帝国”的论断中我们应吸取哪些有益的历史教训?(4分)

解析:(1)分析原因,从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方面分析。

(2)考查鸦片战争,从材料二的出处课捕捉关键词。

参考答案:

(1)①扬州居交通要冲,是我国中部各省食盐供应的基地和清王朝南北漕运的咽喉(1分)

②商品经济特别是盐业的发展(1分)

③清代康熙和乾隆多次“巡幸”,更使扬州经济发展锦上添花,出现空前的繁华。(1分)

(2)中国或清朝。(1分)鸦片战争。(1分)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我们应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2分)

27.(9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救国探索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什么主张?洋务派提出什么主张?他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3分)

(2)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对辛亥革命有什么影响?(2分)

(3)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什么?这场运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作用是什么?(2分)

(4)结合上述问题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过程与特征。(2分)

(2)维新变法运动。(1分)为辛亥革命起了良好的思想启 蒙。(1分)

(3)创办《新青年》杂志。(1分)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1分)

(4)基本过程:由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特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2分)

28.(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材料三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冷战”指的是什么?开始和消失的标志各是什么?(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1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持何态度?本世纪最能体现中国这一态度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分)

(4)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机遇;有人说,是挑战。你是怎样认为的?请说出其理由。(3分)

解析:

(1)本问考查基础知识,冷战的含义,标志。属于简单题。

(2)难度低,也是考查基础知识。

(3)从材料三找答案即可。

(4)开放题,从其中一角度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

(1)西方国家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杜鲁门主义;华约解体、苏联解体。(3分)

(2)经济全球化由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1分)

(3)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家竞争与合作的积极态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或WTO。(2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