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历史 > 中考历史模拟题

2016学年中考历史一模备考试卷(练习)

编辑:

2016-01-21

10.(2015•黑龙江龙东•29)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聚焦三农》栏目的内容,定位于报道和解析三农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农业是天下之根本,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

材料一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右图

材料三 “驱除鞑虔,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

材料五

材料六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材料七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阅后请回答:

(1)材料一内容出自哪一历史事件?(1分)

(2)材料二图是唐代出现的哪一农业灌溉工具?(1分)

(3)根据材料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哪一内容是解决土地问题?(1分)

(4)根据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什么法令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分)

(5)观察材料五,农村开始富裕,生产迅速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采取哪一重要措施?(1分)

(6)材料六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1分)

(7)材料七是俄国历史上哪次改革?(1分)

【答案】29.(1)商鞅变法。(2)筒车。(3)民生。(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1861年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1.(2015•湖南衡阳•27)(12分)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改革】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材料二 如果说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2分)

(2)据材料二,指出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2分)

(3)试比较以上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2分)

【近代改革】

材料三 右图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文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分)

【现代改革】

材料四 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分)有何意义?(2分)

【答案】(1)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2 分。答对一项记1分)

(2)基础: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2 分)

(3)相同: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2 分)

(4)表现: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改革封建军制,创办近代化军队;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3 分。答对一项记1分)

(5)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 分);意义: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 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