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风

编辑:sx_wangxd

2014-01-24

中考即将来临,请看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风”。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风


校风

相助为理、争自磨砺
解读
一、“相助为理,争自磨砺”反映了吉林一中百年历史传统,是学校的百年文化积淀[3]
“相助为理,争自磨砺”出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中学堂(吉林一中前身)监督兼教务长顾德保的呈文。原文为:“堂内职务教务员各尽其职司相助为理,而学生等亦复循循规矩争自磨砺。”
“相助”,是互相帮助之意。“为理”,是作为或成为,“理”是道理,规范、准则, “相助为理”是说把人与人之间的帮助与合作,作为办学的规范、准则、风尚,“争自”是自觉地争取。“磨砺”,砥砺磨练的意思。“争自磨砺”是说学生都能自觉地投身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去,磨练自己的品德,增长自身才干,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相助为理,争自磨砺”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吉林一中自创建以来各种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趋向,构成一种学校特有的教育心理环境,成为影响学校生活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3]
一中的教师是一个优秀的群体,“相助为理”是一中教师的行为风范。百年来,他们同舟共济、荣辱与共,执着追求,无私奉献。从晚清中学堂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虽然校址几度变化,虽然人员多次更迭,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没有变,对学校兴旺发展的热切期待没有变,对事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没有变,他们是一群具有专业幸福的教师,富有创造精神和能力的教师,是一个追求专业持续发展和自我超越的群体。20年代的文理通才谢中老师,50年代全国模范教师王正绪、吴素贞,80年代特级教师贾万里、陈启超、张太平,新时期特级教师刘增才、汪杰等就是这个群体的代表。他们不仅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而颇负盛名,而且以自身的学识和人格的魅力打造并自身融入了一个虚怀若谷宁静致远、相互启迪,共同发展的群体当中。[3]
从满清中学堂的81名学生,到今天吉林一中的5000多名学子,学校的发展靠的是这支优秀的教师群体,而优秀群体的壮大与发展,靠的是“相助为理”的群体风尚和行为习惯。建校之初,学校就开始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曾要求教师参加省市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学校教职员均为“教学研究会”会员。学校还利用寒暑假集中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素质,从而培养了一批学有专长、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科带头人,成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3]
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以“名师工程”为重点,带动“名校工程”。学校领导班子坚持“终生学习”的时代理念,为每一位教师创造学习机会和学习条件。这期间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种学习活动,创办了教师发展学校,实行了“首席教师聘任制”等等,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引领和培训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方向发展。[3]
“吉林一中青年教师协会”创办与发展,是对“相助为理”校风的最好诠释。 在这个青年教师成长的大家庭中,老教师言传身教,青年教师虚心学习,极大地优化了教师队伍。至2007年止,全校教师中具有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的教师占60%以上。其中特级教师11人,首席教师7人,高级教师13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8人,省级各类优秀教师49人,市级各类优秀教师105人。[3]
在新的历史时期,“相助为理”不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而且发展成为校际间的行为风尚。80年代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省实验中学等建立了校际间协作关系,90年代与东北三省12所学校建立了科研协作体,又牵头成立了吉林市美育联合体。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又进一步打开校门,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合作办学。在“相助”过程中,学校不仅汲取自我发展的营养,而且为普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3]
“争自磨砺”是历代一中学生的行为准则。从吉林中学堂创办之日的“端正趋向,造就通才”,到省立一中时期的集训练、管理、人文教化的“三位一体”,直至改革开放后“以人为本”、“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学校历来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怀抱爱国之心、兴国之志发奋学习,励练自己的思想和意志。辛亥革命时期,他们“割指血书”,高唱《国事悲》,《英雄泪》,呼唤民众对革命支持同情。“五·卅”运动时期,他们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走向街头,与反动当局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日伪统治时期,学生们传看进步书籍,传唱进步歌曲,采取各种方法与奴化教育相抗争。国民党统治时期,学生们同仇敌忾,联合举行了反饥饿、反内战的示威游行。革命斗争磨砺了学子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学校中地下党员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并造就了马俊、姚新一、曹国安、王以哲、周建华、李光汉、张方责等革命家、革命先烈。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中的学子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强大而刻苦学习。矿产学家岳希心怀抱“中国何日富强”的忧思,栉风浴雨孜孜以求,地质学家马宗晋不忘“病夫之耻”,求知若渴。军事科研专家王泽山认定“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自己的国门”,因而在科学的道路上执着追求。超导材料开拓者周廉深感“科学就像没有航标的大海,许多未知的领域,只有大胆地探索前进,才能领略其中的奥秘”,促使他不断成功,不断超越。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以王军、岳奕、周锐、肖潇、李春晓、薛鹏博等高考状元为代表的新时代学子挑战应试,矢志不渝,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他们充分诠释了一中学子“争自磨砺”的行为准则。[3]
二、“相助为理,争自磨砺”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3]
合作是学校组织产生的基础,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机制。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指出,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愿望信息和沟通是构成组织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中,共同的目标是组织存在的核心。因为没有共同的目标,就不会产生相互协作的愿望,没有相互协作的意愿,就没有进行信息沟通的需要,因此,目标是组织的基本要素。一个恰当明确的办学目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它指明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具有激励作用,能够鼓舞全校教职工的士气,激励他们共同为办学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同时具有衡量评价作用,它是评价学校工作成效,考核成员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3]
吉林一中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抓住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确定了新时期学校发展目标,即:全面建设精致化、精良化、精品化、特色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省内著名、国内闻名、国际知名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学校。[3]
这个独树一帜、鼓舞人心、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反映了学校领导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现出远大的教育追求,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又必须有和谐高效的组织机构作保证。管理学家卡尔森指出,高效的组织机构应当具备以下特征:直接的,明确的权利和职责路线;顺利而连续的工作流程以及全部管理活动的自然结合;每一职能部门能最有效地发挥作用;便于协调和传递信息;定期对每一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价;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良好的士气和高度的工作的满足感。[3]
按照这一理论,学校首先从管理入手,努力构造学校合作,高效,创新型组织机构。一是确定工作流程。明确达到办学目标应该由哪些方面或环节组成,进而设计出工作任务衔接,岗位衔接,时间衔接的工作流程。二是定岗定编建立职能部门和成员的岗位责任制,实行奖优罚劣。三是鼓励部门合作,教师以老带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3]
在加强学校管理的同时,注重了学校团队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从而为学校组织树立了一面旗帜,吹响了新时期工作的号角。依照这一理念,学校又精心策划了各项教育工作,提出了“幸福工程”的美好蓝图。学校办学理念的提出和实施,体现了组织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并将这一群体意识渗透到组织成员的心灵中,附着在组织成员的行为上。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努力倡导团队精神,培养合作意识。首先,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组织精神约束自己的言行。其次,善于发现师生员工中的先进人物,把他们树立为全校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和鼓励全体教师,使组织精神为更多的人们了解、所接受。努力构造学习型学校,鼓励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坚持了十多年并不断发展壮大“青年教师协会”是学校一代又一代青年教师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教育思想,教育方法,锻炼提高自己的最好课堂,促进了他们向“学者型”“专家型”的方向发展。新时期创建的教师发展学校,实行了骨干教师研修制,立足校本培训,为骨干教师的再提高增添了动力,提供了平台。在全市首推的“首席教师聘任制”,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作用和骨干作用,给他们出题目,加担子,让他们在培训队伍方面发挥传、帮、带的作用。[3]
从上个世纪“校以人名,人以校名”的提出,到新时期“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从建校之初的“相助为理”,到改革开放的“和谐学校”,“学习型学校”,吉林一中百余年来精心培养着团结、协作、高效的组织精神,唯有这种精神学校才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唯有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时代精英,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业绩,唯有这种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使命。[3]
三、“相助为理,争自磨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3]
学校组织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学生的传统被动地位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体性教育则是以弘扬学生的个体性为宗旨,以构建能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育结构为途径,以造就自主性发展的人为直接目标,并通过培养学生的进取意志和创造精神,积极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主体性教育旨在开启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主体人格,从而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争自磨砺”,就是在承认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主发展的人,在各种教育活动中鼓励学生去参与,去体验,去磨练,去创造。[3]
吉林一中百年办学历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他们身上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着清醒的自我认识,有着积极进取的自我形象,有着远大而明确的努力目标,有着光明和务实的愿景,有着自我成长的渴望,有着“争自磨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动力。[3]
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活动不断地将人类文化知识据为己有,另一方面通过活动使学生受到体验,得到磨练。在教育承载着培养“四有”新人光荣任务的今天,自我管理的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共同面临而又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失衡,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不断耗竭,人口的急剧膨胀,热战和冷战的持续不断,这一切都迫切要求人类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学习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心里的失控和身体的失调,这一切都迫切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加强自我管理;知识经济的到来,终身教育的产生,管理工作方式的不断分散化,个人自主性的增强,这一切都要求人们实施自我管理。[3]
自我管理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的人,为实现个人目标有效地调动自身能动性,规划和控制自己的行动,训练和发展自己的思维,完善和调解自己心理活力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开发,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自我“磨砺”的过程。它的立足点和归宿是师生的自主教育,真正还原了教育中“人”的主体地位,从而唤醒、塑造、完善人的生命意识,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发展生命。[3]
在“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今天,我们呼唤“争自磨砺”,就是要强调创新教育中的自我管理,强调了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完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过程,强调了学生要通过各种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包括学习活动)修养自己的身心,发展自己的能力,磨砺自己的意志,完善自己的人格,让学生自主成长。“争自磨砺”自主管理,使“以人为本”的口号成为具体的行动,是学校工作的升华。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风”,更多内容请点击精品学习网中考频道。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