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吉林中考 > 白山中考 > 白山中考试题

白山市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精讲

编辑:sx_zhangby

2013-12-30

【摘要】对于广大中考生来说,初中三年的努力拼搏,就是为了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为此精品学习网中考频道帮大家搜集了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复习时借鉴!

一、 选择题(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相信你一定会认真选出正确答案,

将其标号填入表格内。)

1、现有下列物质变化:①“干冰”升华;②铁锅生锈;③酒精挥发;④人的呼吸;   ⑤火药爆炸;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⑦汽油燃烧。这些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⑤⑦ B、①③④⑥ C、②④⑤⑦ D、①③⑥

2、现有10种物质:①红酒;②食盐(不加碘的);③二氧化碳;④空气;⑤冰水混合物;⑥澄清石灰水;⑦氮气;⑧矿泉水;⑨二氧化锰;⑩一氧化碳。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①②③⑤⑦ B、②③⑦⑨⑩ C、①④⑥⑧ D、②③⑤⑦⑨⑩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C、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水,也洗不干净 D、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太空气法制取氧气

B、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5、航天员翟志刚在“人造空气”的帮助下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人造空气”不含有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6、、小兰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分数低于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

C、实验中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氧气消耗尽

D、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 少

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干冰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B、灭火 C、制纯碱 D、作温室肥料

8、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使人感到窒息 B、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C、通入石蕊试液中使其变红色 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使其变浑浊

9、实验中,老师请同学们用试管取稀盐酸做实验(没有告诉用量),下面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最符合要求的是

A、向试管中注入10ml稀盐酸 B、缶试管中滴入2滴稀盐酸

C、向试管中注入约2ml稀盐酸 D、向试管中注入的稀盐酸是试管容积的1/3

10、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⑦③①②④⑥⑤ B、①⑦③②⑤④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②③①④⑤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37分)(每空1分,符号表达式2分)

11、(4分)请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氢 氯 氮 锌

12、(3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用 ______ 放在

________ ,如果¬¬¬¬¬¬¬¬¬¬¬¬¬¬¬¬¬¬¬¬¬¬¬¬¬¬¬¬¬¬¬¬¬¬¬¬¬¬¬¬¬¬¬¬¬¬¬¬¬¬¬¬¬¬¬¬¬¬¬¬¬¬¬¬¬¬¬_______________ 就说明氧气已满。

13、(7分) 2004年4月,重庆天原化工厂一个冷凝管破裂厂导致剧毒氯气外泄,造成多人中毒。小龙同学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上网,查找氯气的资料,得知:①由氯元素组成;②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③有刺激性气味;④氯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较久,常可致深部呼吸道病变;⑤加热时,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⑥实验室常用加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方法制取氯气;⑦可用于消毒、制盐酸、制多种农药等。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填序号)

(1)属于氯气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2)属于氯气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3)属于氯气组成的是 。(4)属于氯气用途的是 。(5)属于氯气制取的是 。

14、(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1)校运会的田径赛上打响发令枪时冒出白烟,这是利用了红磷能燃烧的性质:

(2)镁能做照明弹的原理:

(3)铁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反应:

15、(7分)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使其变 色,如将此溶液加热则溶液由 色变为 色。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或符号表达式为:

(1) (2)

16、(8分)在做电解水的实验时,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    ;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能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反应基本类型为 反应。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反应基本类型为 反应。

17、(2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且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

是:(1)

(2) 。

三、实验与探究(33分)(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2分)

18、(6分)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出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实验室常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回答下列制取氧气的问题:

(1)分液漏斗应放入的物质是 。

(2)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

(3)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则优点是:(填编号) 。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4 )如果锥形瓶中的反应很剧烈,请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填编号) 。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锥形瓶

19、(5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他们准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1)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______ _______________ _。

(2)他们所用的装置图中共有 处错误。

(3)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

并___ ___(填“正放”或“倒放” )在桌上。

(4)他们用这种方法收集了两瓶气体。在先收集的一瓶插入带火星的木条,只看到火星亮了一些,插入后收集的一瓶木条则能复燃。导致这个现象的可能的原因是(写出操作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

根据右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称:

a b c d

e f

(2)请用A、B、C、D、E填空:

制取二氧化碳选用 ,收集CO2选择 。

(3)请写出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21、(7分)从事 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 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⑤分析并得出结论。经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 请进行实验设计:

①明确实验目的: _________

②收集有关资料:反应物的状态为___________;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

甲烷的密度________于空气的密度且____ ___水。

③设计合理方案:(从20题的装置A、B、C、D、E中选择)

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_。

④进行科学实验。

⑤分析并得出结论。

22、(共5分)大明和小明发现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氧气。

(1) 假设大明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①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实验现象

③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2) 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中 ,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二、填空题(37分)(每空1分,文字或符号表达式2分)

三、实验与探究(33分)(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2分)

18、(6分)(1)双氧水

(2)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D 。

(3)② (4)①

19、(5分)

(1)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

(2)5 。(3)正放 。

(4)导管口刚冒出气泡,就开始收集氧气。(合理的 均可)

20、(10分):

(1)长颈漏斗 ,锥形瓶,试管,铁架台,集气瓶,水槽。

(2)A,D。

(3)碳酸钙 + 稀盐酸 氯化钙 +水 +二氧化碳

中考对于广大初中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的考试,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们提供的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全力复习,让自己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相关推荐

吉林白山2014年中考化学预测试题

白山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