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江西中考 > 吉安中考 > 吉安中考资讯

2013年吉安市中考化学考试质量分析

编辑:sx_songjm

2013-12-25

【摘要】时光飞逝,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小编为大家编辑了2013年吉安市中考化学考试质量分析,欢迎阅读!

现对2013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吉安市化学考试情况作出简要分析,并对以后的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一、试卷概况

2013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与往年相比,稳中有变,遵循了“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点在课标,学在课堂,考在课外”的原则,体现了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着重考查初中化学最基本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等 化学核心观念和学科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特色和化学课程价值。并且未出现以社会不良问题为情景创设的试题,突出了化学教育的正能量和良好导向作用。

(一)、试卷结构:

1.结构微调。大题题型保持不变,还是5个大题,但大题内的小题有变,试卷版面为16开5面,题量及分值与往年比变化如下:

题号

第一大题

第二大题

第三大题

第四大题

第五大题

题量/个

2012年

9

4

6

3

1

2013年

10

5

5

3

1

分值/分

2012年

18

12

35

25

10

2013年

20

15

30

25

10

即:选择题和选择填充题各增加1个小题,填空与说明题减少1个小题;填空与说明题中的选择题由原来的4个减少到1个,分值1分,且为1分;填空与说明题由原来的23空缩减为19空,实验探究题由原来的16空增加为现在的18空,减少了2分空的数量。这样增加了知识点的覆盖率,同时也降低了难度。

2.内容及其占分比例。科学探究21分,占21%;身边的化学物质29分,占29%;物质构成的奥秘16分,占16%;物质的化学变化25分,占25%;化学与社会发展9分,占9%。与《2013年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学科说明》保持一致。

(二)、试题基本特点

试题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平稳中迸发出许多亮点。试题突出科学探究思想、关注身边发生的生活时事。

1.源于课本,注重 “双基”,体现课标变化

试题的素材多来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了显著的导向作用。表现在:

一是突出了主干知识,增加了知识覆盖率。试题中出现的化学物质共有90余种,涉及化学反应有33个(要求书写的化学方程式的有6个),化学用语、质量守恒、金属活动性、溶解度曲线、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资源与环境、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生活、常见气体的制取、基本实验操作、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基本计算能力等都有考查。

二是体现课标新变化。试题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将化学的基础知识放在以生产、生活、安全、环保、能源等问题情景中,通过学生对具体问题情景的分析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的新变化在今年试卷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如第5小题以“营养午餐改善计划”为知识背景考查营养物质;第11小题以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为问题情景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第6小题的结构示意图、第18(2)绘制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第21(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其它方法等都是以新课标(2011修订版)的变化为背景命制的。

三是继续加强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力度,强调学习化学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加大了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力度,保持了每个化学方程式的分值,共考查了6个化学方程式占12分,加上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判断和计算的21分,占总分数的33%。

四是继续加强了对酸碱盐的考查力度,分值上超过了总分值的20%。例如:第15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从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酸碱盐,第20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设置情景考查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第23题从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的角度来设计题目上,考查碱的检验、碱的通性、不同浓度的同种碱之间的鉴别等等。

五是将我们周围的空气、物质构成的奥秘、金属与金属材料等占试卷总分的30%以上。

2.文字精炼、表意准确、图形优美

由于考试时间减少,今年中考化学命题老师在文字上下了一番功夫,语言文字表述比去年更加精炼,整张试卷找不出几个废字。尤其是选择题部分,无论是题干还是选项,都是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表意准确;问题的指向性很明确:有些字很关键,目标指向性很强,千万少不得,否则会引起歧义。如第2小题的“这种铍原子”的“这种”两字用得非常精妙,直指“4个质子6个中子的铍原子”,第9小题的“X处”的“处”字、第13小题“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其中”二字等。防止了学生误解、钻牛角尖,不给学生作其它想的余地。填空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的情景素材都是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题目的主体意思,绝不多费一字,以减少学生的阅读量。第3、17、21、24小题都是通过图形来直接表意,第20小题的图形简单、直观、一目了然,趣味性强,颇吸引眼球。又如将题目的条件以“友情提示”的方式提供,不但新颖,而且能考查学生审题是否全面细致。第20小题的友情提示就为第(3)问的解答提供了帮助;第22小题[设计与实验]第2空的温馨提示“可仿照上格填写”,使考生明了解题。

3.重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试卷重视学生对图表信息获取能力和整理能力的考查,有13个题目设置了36个图表,比去年多了6张图表。整张试卷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图形逼真,画质丰富,立体感极强。第3、6、9、10、15、17、18、19、20、21、22、23、24等小题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置了图形或图表:如第3小题的实验基本操作、第20小题的化学推断图,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图形美;第10题以四个坐标图的形式将化学与数学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考查了学生对常见化学物质及相互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的了解程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4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4.保持了试题的开放性、创新性和探究性

今年的试题继承了近几年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如第17(3)小题,“列举一条生活中你的节水做法   ”;再如21(2)小题,“还可以采用的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2小题以“乙醇汽油”为背景设置的探究题;23小题以 “碱的有关化学性质”展开的探究活动等。以学生实验操作为情景素材,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分析、推理能力、识图能力,改变以往死记硬背考点的方法,引导教师走出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的怪圈。第22、23小题是在对教材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命制的,是对教材资源的加工和运用,旨在引导教师注重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该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方法的选择和实验方案设计,其中实验数据的选择和分析是该题的亮点和难点。试题从另一个角度考查学生对实验的理解,通过控制变量,做好对比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老师的探究性教学方法以很好的导向性。

5.联系社会与生活实际,体现时代性

试题继续加大了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整卷中有14道题联系了生产、生活实际,占题目总量的58%。大部分选择题和填空题与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环保等联系紧密。从物质的用途、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化学与科技、化学与农业、医药、环境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化学与健康问题、人文教育问题等多角度进行了考查。如:“营养改善计划”、“帕拉米韦抗流感病毒药物”、“乙醇汽油”等。试题的素材有的来源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有的来源于社会热点,有的来源于高科技,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充分体现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学以致用”的课程理念,让考生感到化学即生活,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许多试题都重视知识中所蕴涵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6.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

试卷的思想性、教育性也是明显的,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辨是非,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现育人目标。试卷中大量的试题材料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或者经典资料,富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气息。不少试题注重从人类面临的问题、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让学生感受科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科学知识中有机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热爱家国、认识责任的情感和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试题还努力挖掘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注重选材的乡土化,重视渗透乡情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真挚情感,使试题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彰显了试题的地方特色,引导初中教学更加关注实际。

7.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

以下商榷的地方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第8小题“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是否改为“下列词语所涉及(或蕴含)的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似乎要好一些;第11小题写成“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似乎更科学些。第21小题第(2)问:“检查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    。”问题指向不明显。题目的意思是承前—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A,但前面隔着一空(写化学方程式),还有一句号,让考生认为是指装置A的确有困难,导致大多数考生理解错误,填写的是装置B或C的气密性检查方法。第23题(4)小题中,题中例举的碱的化学性质“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似乎给学生传达一种这样的信息:此处不但要填碱的化学性质,还要填碱与该物质发生反应的类型。而命题者给出的参考答案却只需要填写碱的化学性质,不要求写反应类型。结果很多考生理解错误,而填了反应类型而丢分。填空赋分太麻烦:第18、21、22、23小题,1分空与2分空交叉出现,甚至在同一题中交叉出现多次,给阅卷老师的工作徒增了不少工作量。实验设计方案太复杂、文字太多:如第23(5)小题实验步骤填写这一空。初中化学多为定性实验,对定量实验要求不高,教材中也鲜有出现,再加上中和滴定实验的原理在初中化学中没出现过,这样就显得此题的考试要求太高,难度太大。还有就是这一空学生要填写的文字太多,学生要填写大约上百个字,就像是要写个科普小作文一样,给学生很大的压力。而且方案设计中要控制很多个变量,学生的方案往往是写了很多字,结果因没控制足够多的变量而失分甚至1分也得不到。阅卷老师往往认认真真的看完上百字后给个“0”分。这样的题目建议出成填空的形式,即在实验方案的关键地方空出几格,让学生通过填写这些空格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这样不但可以考查学生的能力,还能降低试题的难度。第11-15题的选择填充题开放度不高:5个选择填充题中有3个小题只能填唯一的答案。

二、考试及答题情况分析

(一)、考试情况分析

今年我市实际参加中考化学人数为49192人,全市化学平均分为65.64分,80分以上人数占35.33%,60分以上人数占60.04%,40分以下人数占14.96%。

1、成绩分析表

考生数

优秀

及格

不及格

低分40以下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49192

17379

31009

18183

7358

99

0

65.64

%

35.33

60.04

39.96

14.96

2、试题难度评价表

(1)各大题:

大题

小题序号

满分值

平均得分

得分率(难度)

难度评价

单项选择题

1—10

20

16.48

0.824

容易

选择填充题

11—15

15

12.25

0.817

容易

填空说明题

16—20

30

19.48

0.649

适中

实验探究题

21—23

25

12.17

0.487

中等难

计算题

24

10

5.26

0.526

中等难

(2)各小题:

难度

小题序号

分值

占分比(%)

难度评价

0.85以上

1、2、11、12、17(3)、21(1)

12

12

较易

0.60--0.85

3、4、16(1)、17(2)、18(1、2、3)、19(1、2)、24(1)

14

14

容易

0.40--0.59

5、6、7、13、14、16(2、3)、17(1)、18(4)、19(3)、20(1、2)、21(2、3、5)、22、23(2、3)

39

39

适中

0.20--0.39

8、9、10、15、19(4、5)、20(3)、23(1、4)、24(2、3)

28

28

中等难度

0.20以下

21(2、4)、23(5)

7

7

较难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以下主要从考查内容、考生答题中暴露出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1.第1—15小题和第21小题考点梳理:①物质的变化,②从组成上区分氧化物,③化肥的名称、分类和作用,④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的简单计算,⑤酸碱盐知识,⑥合成材料,⑦仪器认识、制取氧气的原理(化学方程式)、会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识图能力。

常见错误有:①错别字较多:冰雪融化的“融”字写成“溶”,酒精灯的“酒”写成“洒”等。②第13题填写一个复合肥料,很多同学没有从题目中选取,而是自己另外填写了一个复合肥料或错选NH3·H2O。③第14题将原子个数比填写成元素质量比或相对原子质量比的很普遍。④21题(2)小题实验装置的选择填写不规范,如写成AD或F;A、D、F;AD、F等等,产生歧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百出:反应条件写成高温、MnO2作催化剂、燃烧,反应物KMnO4和生成物K2MnO4的化学式写反。气密性检查方法中很多同学答成装置B、C的气密性检查方法,还有的同学写的是检查时的现象。21题(4)小题很多同学写成是因为硫燃烧消耗了氧气才导致瓶内压强减少,也有同学简写成瓶内压强减少。

错误原因可能是:①语文基础不扎实,文字功底差,错别字很多。平时发现学生写错了没有及时纠正或纠正时强调的不够、还有些学生是屡教不改。如酒精灯的“酒”写成“洒”,就是如此。②审题不够认真仔细,分析问题不全面不到位。如13题审题时没有分析到“其中”二字,导致另外填写复合肥料;14题审题时没有看清要填的是原子个数比,而错写成相对原子质量比或算成元素质量比;第21题(2)气密性的检查审题时,没有发现这里是承前省略,导致写到了装置B、C气密性的检查方法,还有同学填写的是检查气密性时看到的现象。③平时教师要求不够严格。由于化学老师教学班级多、人数也多,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太大,对学生作业中的一些问题没有及时处理,导致学生养成了差不多就行的思维习惯,才会把反应物KMnO4和生成物K2MnO4的化学式写反,错别字连天。④题目表述不清晰。第21题(2)气密性的检查,就是因为没写清楚究竟检查哪个装置的气密性导致半数以上的同学写成了检查装置B、C的气密性的方法。

2.第16—18题考点梳理:①化学用语的书写(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②认识水的组成(化学方程式),③认识水是重要资源,形成节水意思,④了解溶解度的含义,初步学会溶解度曲线的绘制,能解释其含义和应用,⑤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常见错误及其原因是有:第16题(1)问“石灰岩中含有的钙元素      。”有不少同学书写马虎将Ca错写成Cu,第(2)问“硫酸钙中含有的阴离子   。”不少同学错写成Ca2+或CO32-、SO42+等;第(3)问有同学错答成Fe、Fe(OH)2,反映出考生对化合价标注的两种情况区分不是很清楚,还有就是习惯不好,写完化学式后不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去检查。第17题第(1)问失分率较高,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掌握不够。主要表现在①配平错误(不配平),②条件写成了“燃烧”,③水的化学式写成HO2或H2O2。反映出有关水的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掌握情况普遍较差,教师教学中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第(3)问得分较高,失分原因是没有把握“生活中的节水做法”中的“生活中”三字,还有些考生不动脑子乱填,如:用洗脚水洗脸、洗澡水洗衣服等。第18题第(1)小问得分率较高,做了的考生几乎都对,送分送到家了。第(2)小问得分率不高,主要错误有①描点错误,②图形不完整,③曲线不平滑。反映出平时化学教学中没有把新课标修改稿中增加的内容当成教学要点,数学教学中曲线绘制练得也少。第(3)小问考生答题情况较好,有些同学由于没有在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小数而丢分,不应该。原因是学生审题词时没有注意表格中的数据都是两位小数的。反映出同学们的审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从题目中挖掘蕴含的有效信息的能力还有待加强。第(4)小问错误率较高,很多同学写的是蒸发结晶,主要原因是同学们对蒸发结晶、降温结晶的适用范围理解不透,对结晶法除杂的原理比较陌生。

3.第19、20、22题考点梳理:①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构成的,②认识加入其它元素能够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③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④知道一氧化碳的还原性,⑤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⑥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⑦了解CO2、H2SO4的用途,⑧认识基本反应类型,⑨22题的科学探究题,涉及到的考点有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能源与资源、化学与环境。

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

19题第(1)小问,质子数有同学写成140.1或82.1,人数较少。说明这部分同学不知道看不懂元素周期表,不知道58是原子序数或不记得在原子中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第(2)小问题错填“<”的同学很多。原因是没有分析清楚 “纯铜片上有较深的划痕”的题意,这是通过现象对比得出的,其意思是“纯铜片上出现的划痕比黄铜片上出现的划痕更深”。第(3)小问错填可燃性、毒性、氧化性等,其原因可能是:①没有理解反应体现性质;②没有记熟一氧化碳究竟有哪些性质,导致知道一个就写一个,也不管对不对;③审题时没有分析到“该反应中”这几个字,导致随便填了一个性质。第(4)小问化学方程式写得还好,失分较少。主要错误都是写化学方程式时常犯的错误:①氧化铝的化学式写成“AlO2或AlO”;②忘记配平或配平错误;③给反应物氧气标上气体符号。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可能是:①没有记住铝的化合价,或者写完化学式后不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去检查;②忘记去配平,说明这些同学平时写化学方程式就不认真去写完整,不按步骤去完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错误,说明同学们没掌握配平的方法;③标错气体符号,说明同学们没有理解气体符号什么时候该标什么时候不该标,符号该标给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第(5)小题失分率很高,主要错误有:①离子符号书写不规范,带电数目写错;②离子组合写错,写成Cu2+、Ag+或Cu2+。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是:①同学们对化学用语(离子符号)的书写掌握不够好,教师平时教学中对化学用语的书写要求不够严格,在规范化的书写方面不达标;②同学们对化合价记得不好,或者对于化合价的数值与离子带电的电荷数之间的等量关系不清楚。③学生对于“有两种金属都能与某种盐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不知哪种金属先与盐的溶液反应。”对“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所以才会出现写“Cu2+、Ag+或Cu2+”这样的错误。

第20题总体得分较高,是一个比较容易、有趣的推断题。第(1)小题填了的基本上都对了;第(2)小题由于没有分析出B物质是硫酸,导致部分同学填错用途,也有少数同学推出了硫酸但填的是浓硫酸的用途,如作干燥剂;上述错误主要是由于同学们没记好物质的用途。第(3)小题的化学方程式得分不错,这个方程式也比较简单,写得次数也多,丢分的同学比较少,就是还有个别同学忘记了沉淀符号;填反应类型空主要是错别字有些多:将“置”写成“制”“质”的不少,说明同学们对化学专用术语掌握的不够好,也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对化学术语的教学没有要求到字字过关。

第22题是科学探究题,[设计与实验]两空得分率不错,做了的基本没问题。第(1)小问“不一定要控制的条件是       ”选C、D的同学有些多。原因之一是平时教学中对“填空与说明题、实验探究题当中的选择题是不定项选择题,可能有多个答案”强调的比较多,导致部分学生不敢只选择1个答案;二是选项D“蒸发皿大小必须相同”迷惑性强,很多同学没有分析到蒸发皿大小不同则蒸发皿底部与火焰的接触面就很可能不一样,那么加热所需要的时间也就可能不同。第(2)小问错填“增多”,原因是对实验分析理解不到位,没能从实验Ⅱ中分析出使用乙醇即使加热更长的时间产生的炭黑也更少,所以应该填“减少”。第(3)小问主要错误是学生没有按要求选词填空,自作主张的写成“减少或增多”等答案,反映出平时同学们解题时有不先阅读完题目再解题的坏习惯,审题不严谨;也有一些同学是由于没有从实验Ⅰ中分析出乙醇的热值更低,导致错填“增强”。

4.第23题考点梳理:此题是关于碱的性质的实验探究题,涉及的考点有①碱的化学性质,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③酸的化学性质,④设计实验的能力,⑤常量和变量的合理设置,对比实验法即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

第(1)小问“实验目的是     ”,答案是“探究碱与指示剂的作用”。学生填的答案五花八门:有探究NaOH和Ca(OH)2与无色酚酞溶液的反应、NaOH遇到无色酚酞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情况等等,写了一串很长很长的文字,结果没写到要点得不到分,得分率可能不到15%。原因是老师平时实验教学中对每个演示或分组实验的目的分析得较少,纯粹为了完成实验,得到相应的现象。由此说明:化学老师在实验教学中,不只是要关注实验的现象和结论,还要关注实验的目的,分析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第(2)小题主要错误是①漏标沉淀符号,②Na2SO4写成NaSO4,③不配平,原因是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不仔细。第(3)小题得分率较高,有60%左右,只要填了的,基本上没错。第(4)小题得分率不高,主要错误有①照抄碱能与酸发生反应,②碱能与盐发生置换反应,③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④碱能与无色酚酞溶液反应等。出现这些错误主要是:①审题不认真,读题时没有分析到要从前面的实验中分析归纳总结出一条碱的化学性质,而不是随便写一条碱的化学性质;②由于例举的内容由性质和反应类型两部分组成,所以学生很容易分析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化学性质后面还要写出这个反应的类型。正是由于这个分析,导致很多学生因为写错了反应类型丢了不该丢的分。③分析归纳能力不强,以点代面,结果写成了碱能与酚酞溶液反应。第(5)小题得分率最低,不到7%,是整张试卷中最难的小题。主要错误有①没有控制“体积”这个变量,很多同学控制的是“质量”这个变量,填写的是取相等质量的………,②没有计量加入盐酸的滴数,更多的是把盐酸分别加入两种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看谁先变色。③有一部分学生控制变量正确,但是加药顺序错误,加完盐酸后再加酚酞,无法把握盐酸是否过量。导致这些错误的原因是:①题目要求太高,实验步骤设计中要写的字太多,光参考答案中的字就近些80个,严然一篇小短文,学生出错也是情理之中。②没有真正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时,该控制什么量,什么量不能控制(是我们真正要记录的实验数据)。③没有弄清题意,没有根据提供的仪器“量筒”来控制变量,取了“等质量”的碱液,在不知道密度的情况下,用量筒是不可能量得相同质量的碱液。④没有理解酸碱中和反应当中,酚酞溶液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才会出现有不少同学加完盐酸后再加酚酞溶液。

5.第24题考点梳理: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③从坐标图上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

常见错误有:①设答不规范,如设为“X”,不说设什么量为 “X”,只设不答等;设末知量带单位,已知量不带单位,比例式中的已知量也没单位。原因是很多同学的计算不规范,这主要是平时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要求不严格,学生的针对性练习有些少。②化学方程式错误:如不配平,写错或不写反应条件很多,标注了气体符号,Na2CO3写成NaCO3等;③计算能力差,如算错相对分子质量,算错答案。④第(3)小题部分学生用溶质质量加溶剂质量来计算溶液的质量,较复杂,而且用错溶剂质量的也不少。原因是很多同学不习惯或者没有掌握运用质量守恒的方法来计算溶液的质量,只会生搬硬套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这个公式。⑤“零”分率高达19.6%,原因是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后面的题目看都不看一眼,再简单的题目也是直接空掉不做,导致最后一题的失分率历年来都居高不下。

三、暴露的问题和今后的建议

(一)考试中暴露出来的教学中问题

1.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关注不够。现在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师或者学校缺乏必要的方法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在部分学生在考试中一直是涂完选择题的卡后,填空部分一个也不做,即使是简简单单的题目也一片空白。

2.学生双基掌握不扎实。表现在:学生对常见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识记不牢;仪器名称、化学概念等基本化学术语书写不正确;化学用语的书写不规范,如Ca2+写成Ca+2离子;化学方程式中漏标或标错条件、↑、↓等。

3.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不够。表现在:审题时不能将题目中陌生情景读懂,读透,挖掘出情景中的隐含条件;不能将题目中信息和需要解答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也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劳动经验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

4.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表现在:学生语言功底差:学生对语言的组织和正确表达极为欠缺,在化学中常有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过程的反思评价,学生口水话多,不精练,落实不了重点语句。表现为描述不完全,或者是用词不当或者是语句冗长。‚错别字多:有时让学生写仪器名称或化学概念,或者实验操作要点等,时常出现学生不会写的字或时常写错别字的情况。ƒ计算能力偏差:一些简单的口算就能得答案的题目,学生也会算错。由于不能使用计算器,很多同学算错了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导致后面的计算全错了。

5.实验教学中实验目的的教学重视不够。教师在平时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只关注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实验中注意事项的教学,对实验的目的分析不够。

6.教师对新课程、新课标不熟悉。表现在还有一些老师对修改后的课标不熟悉,对课标中增加的一些教学任务不明确。

(二)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通过以上对分析,在以后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7.加强学生学习态度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很多学生学习态度不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这不是化学学科特有的现象,所有的学科中都普遍存在。因此需要各学科教师一起通力合作,学校、家长一起努力,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多花些时间在学习上。化学学科应着力通过其独特的实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化学不是件枯燥的事情,而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8.注重双基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教材,重视基础,强化基本技能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要加大对教材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隐含考题。实践表明,初中化学中的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始终是中考重点。无论是容易题还是难题,无论是客观判断题还是主观分析题,都是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为依托来设计的,而部分学生多因基础不扎实而导致在一些基础题上失分。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重要基础,是中考化学获得高分的前提条件。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

9.重视实验,加强实验目的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实验教学,不仅要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还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端正学习化学的态度,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启发思维,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还要通过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品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目的性的教育,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10.加强规范性练习,强化化学专用语言的书写要求。每年中考试卷化学用语分值都比较重,学生因为书写不规范而丢分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规范化书写,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化学方程式历年都是中考化学的重头戏,与化学方程式有关的题目占中考总分的30%左右。各位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要只是强调死记硬背方程式的重要性,还要教给学生一些记方程式的方法,尤其是复分解反应的方程式。

11.重视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的联系,做到学有所用。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要特别重视教材中有关化学知识与社会、化学知识与生活相关的内容。建议关注每年发生的新闻事件,特别是与之相关的化学物质。如:节能减排、关注人体健康等题型,近几年已是多次出现。

12.加强文字书写能力的教学要求,重视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但从近几年的中考答题情况来看,书写已成了学生丢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愈演愈烈。化学教学中强调文字书写的教学要求、提高文字书写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很莫名其妙的。错别字特多、字迹潦草、字体结构散架、涂涂改改,老师改卷时经常要猜学生究竟写的是什么字。所以,化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加强要求学生作业书写端正,字迹工整,可适当的减少作业量,留些时间给学生认认真真的去写作业,而不是完成任务了事。此外,中考化学复习也要强化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少学生表达不准确或错误,不能用简明准确的化学语言来表述有关化学概念、化学规律、化学现象、实验过程等一系列的化学问题。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要切实加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要在课堂上多提问,对学生作业中的文字表述精批细改,对实验设计、物质分离、物质鉴别等可进行模仿性表达训练。

以上就是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2013年吉安市中考化学考试质量分析,愿您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推荐:

2013年吉安市中考地理质量分析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