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江苏中考 > 淮安中考 > 淮安中考化学

江苏淮安市2010年中考化学试题选择题及解析二

编辑:sx_zhangh

2014-01-02

中考是初中升高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精品学习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江苏淮安市2010年中考化学试题选择题及解析二”,希望对大家的考试有所帮助!

江苏淮安市2010年中考化学试题选择题及解析二

6.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其奥秘是管道中使用了PVC膜,它的结构是一根根酷似面条的淡黄色空气塑料管,每一根“面条”的过滤孔径只有0.01微米,水分子可以通过,其他大分子被截流,从而达到净水的效果。PVC膜属于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大材料”。PVC表示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答案:C

教学启示:本题的难点是“PVC”是什么?其实题目已经明确给了答复:“它的结构是一根根酷似面条的……塑料管”。由此可见,考前我们一定要指导学生:凡是给背景和信息的题目,都要认真阅读,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和关键词语,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有时还要学会迁移)进行分析、运用,便可作出正确解答。

7.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若用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能表示化合物的图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观粒子”知识,采用四幅不同的图片,要学生找出哪一幅可以表示化合物?首先要清楚:“单质”、“化合物”都是纯净物,就是说图片中只能存在一种分子;其次是“单质”的分子只能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最少有两种原子构成。

A:只有一种分子,该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B和C:都只有一种分子,该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D:存在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答案:A

教学启示:采用“卡通画”、“图片”考查微观粒子、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点,是中考化学试卷常用的一种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多以真题进行训练,并要教给学生“读图识画”的方法和技巧。

8.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给出四个具体化学方程式,要求学生选出符合某种基本反应类型。(2)给出反应前后微粒变化示意图,要求学生回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3)给信息,要求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回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本题属于第(1)种方式,最基本的。

A:是分解反应,课本上有;B:是化合反应,课本上没有;C:是置换反应,课本上没有;D:是复分解反应,课本上有。

答案:B

教学启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中考必考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特别是最后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将四个通式讲解、归纳到位。要告诫学生:本点考查时,有的化学方程式是课本上有的,而大多数是我们从未见过的,这就要求必须运用四个通式,认真分析,得出结论。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课本上“Ca(OH)2 + CO2 == CaCO3 ↓+ H2O”,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

9.2010年5月20日,一个有华人参与的研究团队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辛西娅(Synthia)”诞生。科学家将一种细菌的DNA分子解码,并复制、改进,形成完全人工合成的新DNA分子,再将人造DNA分子移植到另一受体细菌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生命。下列对该事件的认识的是

A.人们可以合成新的DNA分子,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B.人造生命不同于原有生命,说明不同的DNA分子性质不同

C.化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D.人类的能力可以“操纵”自然,可以任意设计、制造生命

解析:本题是一道能力考查题,以“DNA分子”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分析能力和科学素养。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A正确。B:不同的分子,性质一定不同,B正确。C:化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可以战胜某些疾病,健康长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C正确。D:人类目前只能征服大自然的某些方面,并没有达到操纵自然,随心所欲的地步,D不正确。

答案:D

教学启示:能力与智商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学习、培养和训练。这就提醒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设计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运用能力和科学态度。课堂上不能一人包讲、包做,一定要人人动脑、个个开口、大家动手,杜朗口的教学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10.同学们为探究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下列方案中实验设计、现象、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设计

现  象

结论(金属的活动性)

A

将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无现象

Cu > Al

B

将铝丝放入硫酸镁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固体析出

Al > Mg

C

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

浓度的稀盐酸中

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

铁丝快

Zn > Fe

D

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

浓度的稀盐酸中

铁丝表面产生气泡,

铜丝无现象

Fe > Cu

解析:本题是一道集“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现象描述是否准确?结论推理是否正确?”的综合题,无论是对所学知识、操作技能、分析推理能力等,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A:将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不仅会变红,而且可能会产生气泡。因为金属活动性:Al > Cu ,另外,硫酸铜溶液显酸性,Al能与H+反应放出H2 ;故A错。

B:将铝丝放入硫酸镁溶液中,铝丝表面不会有固体析出,可能会产生气泡。因为金属活动性:Mg > Al ,另外,硫酸镁溶液显酸性,故B错。

C:本题属于“对比实验”,“对比实验”的要素是:条件相同,只有对比物质不同。而本题中,锌是锌粉,铁是铁丝,条件明显不同,故C错。(个人看法:本选项迷惑性极强,学生极易上当,因为学生早已熟记,金属活动性:Zn > Al 。疏不知,反应速率不仅与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还与分散度—即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就此来看,对初中生而言,是否有点超纲?)

D: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要素,现象和结论都正确,故D正确。

答案:D

经过精心的整理,有关“江苏淮安市2010年中考化学试题选择题及解析二”的内容已经呈现给大家,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相关推荐:

2012年江苏省淮安中考化学试题选择题三

2012年江苏省淮安中考化学试题填空题一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