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一中自序

编辑:sx_fengzb

2014-01-23

学而不“咽”,“毁”人不倦,又到了一年一度中考的时候,2014年小编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湖南省重点中学介绍,大家一定要细细品读参悟哦,祝大家旗开得胜。

澧县一中是一所老学校,从开办书院算起历史已逾千年,从开办新式学校算起历史已逾百年,这在全国的中学里是少见的。

然而,由于地处洞庭湖滨,地势低洼平坦,澧州历遭水患、兵焚,以至学校建了毁、毁了建,至今竟无一幢能够显现其历史的建筑物保存下来。唯一能够表现历史悠久的,是三株古楸,树龄大约在500年以上,但其中一株早些年已经死亡,另两株也已树干腐朽,垂垂老矣。

有形的表征既已衰亡,那么能够传承学校历史的就只有文字了。

但是由于时代的原因,学校的文字历史也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校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基本上都由当时的澧州镇守使担任校长或名誉校长。其中,仅贺龙元帅是属于新中国的,其他的都是“阶级敌人”,在那些数典忘祖的年代,自然无人敢去问津学校的历史。

近些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变得更加睿智和理性,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这个大背景使我们敢于直面历史。然而经过“改朝换代”和长期湮没之后,发掘学校历史的过程十分艰难。

好在我们有一批热心的探索者。2003年以来,学校每两年举办一届洗墨池文化节,作为发掘学校历史的平台。我校校友、澧州名士杜修岳、张振汉、高守泉、蔡永立、于乾松、刘大发、曹毅等先生,为发掘整理与澧县一中历史有关的人和事,作了大量研究。特别是高守泉先生系统研究了澧州书院的发展史,积累了丰富的史料。学校部分干部、教师对发掘校史也做了很多积极的工作。通过他们的努力,澧县一中这座千年学府的本来面貌,终于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我并不是要编一部校史,而是要编一部行动的纲领。

学校是要生长的。这种生长的基因,是学校的历史与文化,然而文化本身并不能代替生长。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是学校带着自己的基因茁壮生长。

这几年虽然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上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对历史与文化的认识、对学校文化建设走向的把握,很大程度上还是零散的、小范围的。

而且,我已经50多岁,在校长的岗位上不会很长了。为了把近几年研究的成果保存下来,彰显出来,推广开来,我们也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总结性的、能够在师生中普及的东西。

本书所记录的内容不是我个人的创作,而是全校教职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我或许可以算作一个称职的管家婆,让后人在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几千年后,能够知道我们的学校当时是什么样的,是由什么基因发育而成的。

同时,我也像一名卖力的纤夫,拉着澧县一中这艘古老的航船在激流险滩中艰难前行。当有一天我再也没有能力拉纤的时候,我希望这艘船能够继续破浪前进,而不至于迷失方向,随波逐流。

限于个人的水平和精力,这本书现在还是非常简陋粗糙的。这只是一条线索,一个引子,它的大量的精彩的内容,还要靠后来者去续写,去创造。

因此,请拿起你的笔!

希望小编的辛勤劳动成果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湖南省重点中学介绍,小编陪您一起度过,让我们共同期待美好的结果发生。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标签:澧县一中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