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化学 > 中考化学模拟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答案)

编辑:

2016-05-09

二、(填空题,共15分)

13.(3分)我们生活的世界由丰富多彩的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请你分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种物质: 铁 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氧气 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氯化钠 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考点: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合理即可);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合理即可);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铁;氧气;氯化钠(合理即可).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4分)试用分子的有关性质解释下列问题,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 ②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③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A、春天的校园,四处飘香 ② ;

B、物质的“三态”变化 ③ ;

C、一滴水中含有数以亿计个水分子 ① ;

D、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后,化学性质不变 ④ .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很小,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生活中的宏观现象可以用分子的性质来解释.

解答: 解:A、由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花香的分子通过运动能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使人闻到花香.所以,春天的校园,四处飘香;

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外界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变化,就表现为物质的三态的变化;

C、一滴水的体积和质量就很小了,而又含有数以亿计个水分子,说明了分子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

D、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和水蒸气属于同一种物质,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所以,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后化学性质不变.

故答为:A ②;B ③;C ①;D ④.

点评: 分子的性质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宏观现象,生活中的宏观现象也能说明分子的性质.

15.(3分)按要求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故答案为: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6.(6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液面大约在标记下数第1处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难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不活泼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 否,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水不能进入瓶内 .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依据红磷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固体进行分析.

(2)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消耗了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会压着水进入集气瓶;

(3)利用反应后的现象结合已有的有关氮气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4)炭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分析判断.

解答: 解:(1)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是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被吸入占据氧气的空间,从而达到测定氧气的目的.红磷过量,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2)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了白烟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会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减小,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的水量正好占据集气瓶内氧气的空间,约为集气瓶体积的;

(3)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4)炭粉尽管能与氧气反应,除去了瓶内的氧气,但由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且反应后瓶内的气体体积没有减少,所以气压不会减小,故实验不能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答案为:(1)充分反应掉集气瓶中的氧气(2)水沿导管被吸入集气瓶中;(3)难;不活泼;(1)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2)烧杯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液面大约在标记下数第1处 1/5(或21%)

(3)难 不活泼

(4)否,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水不能进入瓶内

点评: 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一定要注意:红磷的量要过量;等冷却后打开活塞;装置不能漏气等关键操作,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三、推断(本题共7分)

17.(7分)有A、B、C、D、E五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并生成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C;D是黑色固体,在A中燃烧生成气体E;将燃烧的B放入E中可熄灭.请根据以上所述回答下列问题:

则:A是 氧气  B是 硫  C是 二氧化硫 ;D是 碳  E是 二氧化碳 .

B与A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S+O2 SO2 ;

D与A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C+O2 CO2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 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 根据B在A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并生成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C,推出是硫在氧气燃烧,再根据D也能在A中燃烧,说明A具有助燃性,再根据燃烧的B放入E中可熄灭,说明E不支持燃烧,再进一步分析即可;要根据符号表达式的写法写出相应的符号表达式.

解答: 解:由于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所以B在A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并生成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C,就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又因为D也能在A中燃烧,说明A具有助燃性,所以A是氧气,B就是硫,C是二氧化硫;燃烧的B放入E中可熄灭,说明E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二氧化碳,因为D是黑色固体,在A中燃烧生成气体E,所以D是碳;B与A发生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写在箭头的左边,硫和氧气之间用“+”号连接,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写在箭头的右边,反应条件是点燃写在箭头的上边,必须写化学式,在写化学式时要根据化合价来写;D与A发生反应的反应物是碳和氧气写在箭头的左边,碳和氧气之间用“+”号连接,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写在箭头的右边,反应条件是点燃写在箭头的上边,必须写化学式,在写化学式时要根据化合价来写.

故答案为:氧气;硫;二氧化硫;碳;二氧化碳;S+O2 SO2;C+O2 CO2.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氧气的助燃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了解符号表达式的写法.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