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北京中考 > 北京中考信息

2015北京中考试题告诉你:孩子究竟该咋学?

编辑:sx_zhaoyl

2015-07-03

下面是编辑老师整理的“2015北京中考试题告诉你:孩子究竟该咋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刚刚过去的2015北京中考,全市9万余名考生分赴各考点,参加了他们人生中的一场重要考试——中考。

今年中考传递了哪些新信号?对即将升入初三的同学有哪些建议?对老师们未来的教学有怎样的启发?

赶紧来听听资深教研员和北京八中、广渠门中学等学校的一线教师结合2015北京中考语文、物理、数学三科试题的分析,这些中考新信号您必须得知道啦!

注重平时的积累

中考

新信号一

“今年中考语文试卷,将考生九年的积累体现得相当明显。”

点评专家:

北京八中语文教师王红宇

除了考查汉字的笔顺,平时应该积累到的这次考试也涉及到了。

比如默写部分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考试说明》中并没有特别强调,但这却是考生应该掌握的。

趋势分析

《考试说明》只是一个方向引领,而不是一个“圈”,学生九年所学内容都应该做必要的积累,包括常用的字、词以及诗词的积累,临阵磨枪肯定是不行的。

点评专家: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语文教研员闫明

要拿到高达17分的名著阅读题,工夫应该是下在平时的,靠上培训班或搞突击或机械复习,是会失灵的。

趋势分析

试卷的导向就是要求学生在平时静下心来,去读书、感悟。学生各类知识的积累要从小学一年级抓起,而不是上了初三才临时抱佛脚。

走出课本联系生活

中考

新信号二

试题回放

今年语文试卷小作文的题目之一是让考生写参观博物馆的感受,这不仅与考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同时也体现了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家门、走进社会大课堂的宗旨。

在阅读文言文后的启示以及阅读议论文后的理解中,也体现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点评专家:

北京八中语文教师王红宇

此类试题的目的,不只是考查考生要会看文章,还要让考生一定要从阅读中受到启示,有所受益,与生活结合,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思考能力。

建议

家长不要把目光停留在孩子的分数上,局限于课本知识内,奔波于上各类培训班,而应该带着孩子多走出去,让他们体验生活中的语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

试题回放

在物理考卷中,一道选择题要求估测播放一遍国歌需要多少秒、一个鸡蛋的大致重量等,都要求考生联系实际生活。

点评专家: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物理教研员刘艳辉

建议

教师在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实践和科技发展,同时提醒学生家长,有时间多让孩子到博物馆、天文馆、科技馆,不要死啃书本。同时,随着试题难度的下降,学生上辅导班,大量钻研难题“没有意义”。

模式化作文没“市场”

中考

新信号三

试题回放

今年的中考作文第二题,与北京高考卷一脉相承,均是阅读和写作的大融合。不过,与高考卷不同的是,中考作文要求根据文章的结尾进行“续写”。考生在读完《超级智能住宅》这篇科幻小说后,要续写一篇主题、情节等与原小说一致的作文。

希望广大考生认真阅读学习“2015北京中考试题告诉你:孩子究竟该咋学?”,更多2015中考资讯请及时关注精品学习网中考频道!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