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中考 >

2019年福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发布

来源:网络 编辑:sx_wangha

2018-11-29 11:11:43

福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一文为考生朋友们提供了坚持立德树人,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以生为本,培养人文情怀等信息,请查阅~

福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

一、课程理念、教育教学原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课程实施必须遵循《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全面落实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目标,并贯彻以下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把握正确方向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观念和创新精神教育;要引领学生了解社会、乐于参与,热爱生命、热爱自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会追求“真、善、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促进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基本的是非善恶标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坚持以生为本,培养人文情怀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与发展规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和实施教学,促进学生自主体验,主动发展;要精心筛选中华优秀文化经典和人类文化成果,加强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三)立足学生生活,注重道德实践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立足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将鲜活的生活事件、生活情景、生活现象、生活经历引入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从认知上说服学生,从情感上打动学生,从态度上改变学生,从价值观上引导学生,丰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体验和感悟中陶冶性情,升华品格,生发感悟,增进情感,提升道德;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生活实践中认识、体验和践行,学会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

(四)推进教学创新,转变教学方式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坚持创新发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要在整体把握教材结构基础上,根据教学主题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导入学科新知识和时事新材料,适当扩展、补充、完善和丰富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以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实践水平为基础,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话题和社会问题,以及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等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情境教学;要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互动质疑,促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谈、项目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生活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page]

(五)注重有机整合,落实课程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既要统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又要把握认识自我,处理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还要将课本知识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既要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又要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既要坚持课堂教学为主体,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提高,又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道德实践,锻炼和展现良好的学科素养,做到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要求。

二、课程实施

(一)课程开设要求

七至九年级,每周开设 2 课时,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同时,各年级教学应与时事教育紧密结合,加强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与时事的教育。此外,学校应安排时间开设时事课,进行时事政治专题教育。

(二)教学目标要求

课程教学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学科教学目标包含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2019年福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发布就为考试朋友们提供到此,更多福建中考信息请时刻关注福建中考专栏查阅~

本站推荐

2018年福州中考试题及答案(各科汇总)

2018年厦门中考试题及答案(各科汇总)

2018年泉州中考试题及答案(各科汇总)

2018年莆田中考试题及答案(各科汇总)

标签:

● 相关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