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安徽中考 > 滁州中考 > 滁州中考试题

2013滁州初三语文二模试题卷:阅读与欣赏

编辑:sx_wuqb

2013-12-30

中考是决定同学们能否进入理想院校的重要考试,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分享了2013滁州初三语文二模试题卷:阅读与欣赏,供大家参考!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7. 对以上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首句中诗人写“灯寒”,其实是表达内心的凄凉愁苦。

B.第三句中的“故乡”指故乡的家人;“千里”指千里之外的自己。

C.末句通过写故乡的亲人朋友又大了一岁,抒发了自己无法陪伴家人的愧疚之情。

D.这首诗写得曲折,凄凉,道出了天涯孤客共有的羁旅愁思。

(二)(11分)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①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

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

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

岂古方山冠②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③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

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歧山,

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

一发得之。

(选自《古文观止·方山子传》作者苏轼)

【注】①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②方山冠:汉代祭祀

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③矍然:吃惊的样子。

8.下列句中的“于”与“余谪居于黄”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 贤于

.

材人远矣 B.仓鹰击于

.

殿上

C. 舜发于

.

畎亩之中 D.每假借于

.

藏书之家

初三语文二模试题卷 (第3页 共6页) 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方山子是苏轼的朋友陈慥,年轻时是有侠义思想的人。

B.选文写了方山子少年、壮年和晚年时的不同遭遇和思想变化。

C.方山子在晚年隐居山林是为了不受世俗的困扰、过逍遥自在的生活。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自己被贬黄州“怀才不遇”的境况。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晚乃遁

.

于光、黄间 遁: ②因谓

.

之方山子 谓:

③适

.

见焉 适: ④余既耸然异

.

之 异:

2013滁州初三语文二模试题卷:阅读与欣赏就到这里结束了,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希望能有所启发,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