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习题及解析(1)

2012-03-08 14:18:58 字体放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答案解析】:

(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着人格发展的方向。(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2.简述迁移的种类。

【答案解析】:

(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即抽象与概括水平不同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4)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3.简述知识直观的类型。

【答案解析】:

知识直观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实物直观、横象直观、言语直观。

(1)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2)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3)言语直观即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

4.简述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区别。

【答案解析】: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其特点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是常见的心智技能。其特点有: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5.简述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答案解析】:

布卢姆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有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6.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答案解析】: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通过观摩分析,学习优秀教师驾驭专业知识,进行教学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

(2)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分析。

(3)进行专门训练

要想促进新教师的成长,还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门化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