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习题及解析(2)

2012-03-09 10:24:07 字体放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是__________的代表,被称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其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_ 。

2.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是__________。

3._____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__________ 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4.__________是教育的直接目的。__________ 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

5.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有:__________ 、__________外铄论、__________ 。

6.所谓__________,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7.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__________ 为根本主旨。

8.__________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9.一般说来,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__________ 、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三个大的环节。

10.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由__________ 创立的。

11.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二是__________。

12.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 ,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教育的__________ 作用,其次能为教育指明方向。

14.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__________ ,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 。

15._________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填空题答案

1.要素教育《林哈德与葛笃德》

2.终身教育

3.社会主义制度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5.内发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6.人的价值

7.提高民族素质

8.目标评价模式

9.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10.班杜拉

11.课堂组织环境

12.个体主观能动性

13.动力

14.外在的力量 苟子

15.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