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育中小学辅导材料

2012-06-25 13:58:12 字体放大:  

第一章 教育和教育学

1.教育是人类社会独特、永恒的现象,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往,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2.教育的产生即教育的起源问题,它由来已久,是分析教育本本质,了解教育活动的一把“钥匙”。

3.教育的产生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交往起源说。

4.神话起源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物一样,都是由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昄依于神。

5.生物起源说: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与英国教育家沛西–能,把教育看作动物的本能行为,从根本上否定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性和意识性,是偏颇而错误的观点。

6.心理起源说: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提出了对教育起源的认识,认为教育就是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模仿是教育的起源,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因而是不全面的。

7.劳动起源说:从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出发,提出了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本质区别在于劳动,二教育从劳动中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主要观点是:①教育从人类产生的时候就存在了,②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③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的语言产生为条件的,语言和教育是同时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劳动起源说,是不完善、不确切的。

8.交往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代表人物是我国学者叶澜,著作《教育概论》。教育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劳动中的关系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对每个人来说,一生中学习的开始并非在生产劳动中,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个人首先学习的是生活不是生产。

9.教育的发展:原始教育阶段、古代教育阶段、现代教育阶段。

10.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教育在发中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三个阶段,即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1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表现为:教育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教育内容和手段简单、粗糙、原始,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12.古代教育阶段:古代教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对象主要是奴隶主阶级的子弟,目的是培养官吏、文士、武士、政治家等。欧洲产生了斯巴达、雅典两种各具特色的教育体系。

13.夏朝建立庠、序、校等教育机构。最早的学校出现在第一个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埃及。

14.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表现为: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健全。

15.封建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里无论官学和私学都以“四书”“五经”和反映封建伦理道德的“三纲五常”为教育的内容。欧洲封建社会宗教神学居统治地位,逐渐出现了两类教育: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教会教育以培养教士为目的,其教育内容以“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骑士教育以培养勇敢善战的骑士为目的,其教育内容为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

16.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表现为: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方法呆板,奉行强迫与棍棒教育;官学与私学并存等。

17.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现代教育特点表现为: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形态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渐延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教育国际化。

18.教育的内涵(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9. 对教育本质的不同认识:上层建筑学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社会实践说、特殊范畴说。

20.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这一观点有以下三层含义:①人类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②教育是一种影响人的活动。③这种影响作用于人的身心两方面,也可理解为人的全部,并以此为教育活动的直接目的。④它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其根本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