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4

2011-05-18 13:29:05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搜集了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

第三节 第一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

因为我们把学习和习得的关系看成一种包容关系,所以当我们讲“学习”的时候,实际上也包括讲“习得”。

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学习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一节专门讨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里主要是拿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跟幼儿和儿童学习第—语言作比较。

1、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学习的共同点

我们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跟第一语言学习的最重要的共同点有以下几点;

(1)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的联系。

前面谈到: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体,—种语言在它发展的一定的阶段上,一定的意义要用一定的声音来表示,一定的声音只能代表一定的意义,声音和意义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人们说话时所用的同和句子都是言语现象。作为言语现象的词和句子都是音义结合体。人们学习语言。无论是学习第一语言还是学习第二语言,特别是在初级阶段,都是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地学习,这一个一个的词和一句一句的话都是言语现象。无论是学习一个词,还是学习一个句子,也就是无论学习什么样的言语现象,都需要首先听到这种言语现象的声音,同时了解这种声音所代表的意义。如果听不到声音,当然就不知道意义;如果只听到声音而不知道这个声音所代表的意义,就不可能学会这种言语现象,最终还是不可能学会这种语言。

(2)都需要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联系。

前面也谈到:语言的组织方式是形式结构与语义结构的统—。形式结构与语义结构是一一对应的,一定的语义结构必须用与它相对应的形式结构来表示,一定的形式结构只能表示一定的语义结构。人们学习语言,无论是学习第一语言还是学习第二语言,实际上都要通过形式结构了解语义结构,都要掌握形式结构与语义结构的对应关系。这就是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联系。如果不了解一种言语现象的形式结构,即不了解这种言语现象巾词与词的结合关系和词与词结合后的语音形式,当然就无法了解这种言语现象的语义结构;即使了解了词与词的结合形式和词与词结合后的语音形式,如果不了解其中的语义关系,也不可能学会这种言语现象。人们学习第一语言的过程是概念与声音直接联系的过程.因此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是同时习得的。学习第二语言也只有同时学习这种言语现象的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才能习得这种言语现象。”下面以“把”字句的教学为例,说明同时学习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必要性。

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常常月下面的公式和替换练习的方法教“把”字句:

公式: 主语+“把”+“把”的宾语+谓语动词+其它成分

例子: 我 把 书 放 在桌子上。

通过大量的替换练习,学生对这样的形式结构能够掌握得很熟练。但是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因此而真正掌握“把”字句。例如,有一个外国留学生造了这样一个句子:“我把饺子吃在饭馆。”这句话完全符合上面的公式,但是形式结构与语义结构不一致,因此是一个“病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病句”呢?就是因为上面的公式只表示形式结构,而不表示语义结构。在“我把书放在桌子上,”这样的“把”字句中,“在+表示地点或方位的词语”是表示位置关系的,其中表示地点或方位的词语指的是受动者由于某动作的作用发生位移后所处的新的位置。“桌子上”就是“书”这个受动者由于“放”这个动作的作用发生位移后所处的新的位置。“我把饺子吃在饭馆”这句话的错误就在于“饭馆”不是“饺子”经过“吃”以后所处的新的位置。如果说“我把饺子吃在肚子里”,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就一致起来了,只是我们一般不说这样的话.因为它在一般情况下不提供新的信息。如果学生不了解上述形式结构所表示的是这样一种语义结构.就会造出这样的“病句”。这说明,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

结构的联系是学会一种言语现象的必要条件。

(3)习得一种言语现象都需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这样几个阶段,

感知就是听到或看到,这是学习一种言语现象的前提条件,理解就是懂得感知的言语现象的意思,就是明白这种言语现象的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这是习得一种言语现象的前提条件。无论是学习第一语言还是学习第二语言,不理解的言语现象是学不会的。

模仿就是照着某种样子做,幼儿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首先是重复别人的话,别人怎样说,他也跟着这样说,这就是模仿。学习第二语言也需要模仿,主要是模仿老师的发音和话语,模仿课本上的话语。老师发一个音,学生跟着发,老师说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学生跟着说,照老师说的句子或课本上写的句子造一个同样类型的句子,等等,都是模仿。

能够理解和模仿的言语现象不一定能够记住,如果记不住,还是不能学会。我有一次上课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我指着一个学生问他旁边的一个学生,“他在你的哪边?”那个学生回答说,“他在我的上边”,听到别人大笑,他马上改口说,“他在我的下边。”最后又说,“他在我的里边。”这里的错误就是记忆上的问题,由此可见,记忆也是习得一种言语现象的必要条件。

记忆有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之分,短时记忆很容易遗忘。所谓巩固:就是使短时记忆发展为长时记忆。巩固的主要方法是反复练习。

应用就是把学过的言语现象用于交际.这既是学习语言的目的,也是巩固所学言语现象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学习语言是为了应用,也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把“学习”转化为“习得”。幼儿之所以能学会第一语言,原因之—就是他们总是在不停地应用学到的言语。学习第二语言也要经常应用才能真正学会。

(4)语法习得有一定的顺序。

<--对外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