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财考中级会计实务考前模拟题(3)

2011-05-09 17:54:36 字体放大:  

【编者按】2011年初/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将于5月14日举行,现在考生们正处于复习的冲刺阶段,在这个阶段,考生不应大量做题,但是做几份高质量的预测题还是可行的。本文便是财考网为考生推出的“2011年财考中级会计实务考前模拟题(3)”,特点是试题后面含有答案和解析,让考生做题做得心中有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试题:

五、综合题

1. 正保股份有限公司为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下称正保公司),拥有多个子公司。正保集团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9年年度财务报告在2×10年3月15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在某会计师事务所对正保集团20×9年年报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发现了下列情况:(1)20×9年12月18日,正保公司向丙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取得收入10 000万元(不含增值税),货款尚未收到。2×10年1月,丙公司提出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要求退货,正保公司经与丙公司反复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正保公司给予丙公司折让5%的销售折让,丙公司放弃退货的要求。正保公司在开出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在2×10年1月所作的账务处理是:借:主营业务收入 500(10 000×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贷:应收账款 585 (2)20×9年12月15日,正保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B公司,取得收入1000万元(不含增值税税),货款未收,其成本为800万元。 2×10年1月12日,B公司在验收产品时发现产品规格不符,要求退货,正保公司同意了B公司的退货要求,于1月20日收到了退回的货物及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正保公司对于该销售退回,冲减了1月份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并进行了其他相关处理。(3)20×8年1月,正保公司支付1 000万元购入一项非专利技术,作为无形资产入账。因摊销年限无法确定,未对该非专利技术进行摊销。20×8年末,该非专利技术出现减值的迹象,正保公司计提了150万元的资产减值损失。20×9年末,正保公司认为该减值的因素已经消失,将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作了全额冲回。正保公司的账务处理是: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5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50 (4)20×9年12月31日正保公司拥有甲公司80%的股权,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资产总额为4 000万元,负债总额为4 500万元,因资不抵债生产经营处于困难时期,为此,正保公司决定不将甲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为帮助甲公司摆脱困境,正保公司董事会决定在2×10年再投入5 000万元对甲公司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甲公司产品的竞争能力。(5)20×9年7月1日正保公司销售一台大型设备给乙公司,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分别在2×10年6月末、2×11年6月末和2×12年6月末各收取1 000万元(不含增值税),共计3 000万元。正保公司在发出商品时未确认收入,正保公司将在约定的收款日按约定收款金额分别确认收入。已知该大型设备的成本为2 100万元,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6%。正保公司在发出商品时将库存商品2 100万元转入到了发出商品。(P/A,6%,3)=2.6730,假设本事项不考虑增值税。(6)2×10年2月1日,正保公司为了稳定销售渠道,决定以7 000万元的价格收购丁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股票,从而拥有丁公司68%的表决权资本。3月1日,正保公司和丁公司办理完成有关股权过户手续。正保公司对收购丁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股票的这一事项,在20×9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作了相应披露。(7)20×9年10月1日,正保公司用闲置资金购入股票1 500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至年末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 250万元,正保公司将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冲减了资本公积250万元。正保公司的账务处理是: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5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250 假定上述事项不考虑除增值税外的其他税费。要求: 1.指出上述经济业务事项中,哪些属于调整事项?哪些属于非调整事项? 2.判断正保公司对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写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并说明理由,对于其会计处理判断为不正确的,编制相应的调整会计分录。(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及转入利润分配的处理,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2. 正保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正保公司”)为上市公司,20×7年至20×9年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有关资料如下: (1)20×7年1月20日,正保公司与B公司签订购买B公司持有的C公司(非上市公司)60%股权的合同。合同经双方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正保公司与B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①20×7年3月15日,正保公司和B公司分别召开股东大会,批准通过了该购买股权的合同。 ②经协商,双方确定C公司60%股权的价格为7 200万元,正保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和一项土地使用权作为对价。正保公司作为对价的固定资产20×7年6月30日的账面原价为2 800万元,累计折旧为600万元,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200万元,公允价值为4 000万元;作为对价的土地使用权20×7年6月30日的账面原价为2 600万元,累计摊销为400万元,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为200万元,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 ③C公司20×7年6月30日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6 8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 000万元。 其中仅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不等,其他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等于公允价值。固定资产为一栋办公楼,账面价值为2 400万元,公允价值为4 800万元,预计该办公楼自20×7年6月30日起剩余使用年限为2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此外无形资产为一项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为1 600万元,公允价值为2 400万元,预计该土地使用权自20×7年6月30日起剩余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假定该办公楼和土地使用权均为管理使用。 ④正保公司和B公司均于20×7年6月30日办理完毕上述相关资产的产权转让手续。 ⑤正保公司于20×7年6月30日对C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并取得控制权。正保公司在合并日(购买日)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4 080万元(购买日净资产账面价值6 800×60%)。(2)C公司20×7年及20×8年实现损益等有关情况如下: ①20×7年度C公司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假定有关收入、费用在年度中间均匀发生,即上半年和下半年净利润分别为500万元),当年提取盈余公积100万元,未对外分配现金股利。 ②20×8年度C公司实现净利润1 500万元,当年提取盈余公积150万元,未对外分配现金股利。 ③20×7年7月1日至20×8年12月31日,C公司除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引起股东权益变动的其他交易和事项。正保公司对该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20×8年末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5 280万元(4 080+2 000×60%)(3)20×9年1月2日,正保公司以2 950万元的价格出售C公司20%的股权。当日,收到购买方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的价款,并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正保公司在出售该部分股权后,持有C公司的股权比例降至40%,仍能够对C公司实施重大影响,但不再拥有对C公司的控制权。正保公司确认的股权转让收益为1 190万元(2 950-5 280÷60%×20%),同时将账面价值3 520万元(5 280÷60%×40%)作为股权转让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4)20×9年度C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当年提取盈余公积60万元,未对外分配现金股利。C公司因当年购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确认资本公积200万元。 20×9年正保公司对C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在20×9年末确认投资收益240万元(600×40%),确认资本公积80万元(200×40%),同时增加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5)其他有关资料: ①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税费因素的影响。 ②正保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要求:(1)根据资料(1)和(2),判断正保公司购买C公司60%股权导致的企业合并的类型、判断合并日(购买日),并说明理由。(2)根据资料(1)和(2),分析、判断正保公司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做法。 (3)指出合并日(购买日)正保公司应编制哪些合并财务报表,并说明理由。 (4)分析、判断正保公司确定的20×8年12月31日对C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指出正确的做法。(5)分析、判断正保公司出售C公司20%股权产生的损益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6)分析、判断正保公司出售C公司部分股权后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7)分析、判断正保公司在20×9年对C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是否正确;确认的投资收益、资本公积的金额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指出正确的金额。(8)分别指出20×7年、20×8年和20×9年是否应将C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如果纳入合并范围,指出20×7年如何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相关推荐:

2011年财考中级会计实务考前模拟题(1) 

2011年财考中级会计实务考前模拟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