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原创专栏

高二生物下册群落的演替知识点

来源:51EDU精品学习网

2018-03-16

同学们还在为高中生物难学而烦恼吗?其实学习生物真的很简单的哦!那么同学们赶快一起来看看群落的演替知识点

演替的原因及类型

1.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但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②生物本身不断的繁殖,迁移或者迁徙。

③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

④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

⑤人类活动的干扰。人对生物群落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的自然因素。

2.演替的类型

(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地衣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③特点:演替缓慢。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一年生小灌木→一年生小灌木→多年生小灌木→灌木→乔木。

③特点:演替快速。

(3)总结

①演替概念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这里的“代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优势的取代。

②群落演替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a.侵入定居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生物创造了有利条件。

b.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斗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c.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同进化阶段,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

③演替的趋势: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

④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

分类依据:群落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

演替的种类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尚无生物

和土壤 已有土壤、生物、植物地下茎或种子

形成顶级群落

所需时间 经历时间长 经历时间短

速度 较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3.知识延伸

(1)演替现象一直存在,贯穿于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

(2)气候条件适宜时、弃耕农田可演替出树林,而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只能演替到草本植物或稀疏灌木阶段。

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很大。人类有目的、有意识进行的生产活动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①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等生产活动,使群落向不良方向演替,不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

②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等生产活动,使群落演替向

良性方向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外来物种的引入

(1)人类活动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个新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适宜条件下,新物种会迅速成为优势种,破坏原有群落的稳定性。

(2)外来物种的负面影响

①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外来物种由于缺乏天敌造成大量繁殖,使本地物种生存空间变小,甚至影响到本地物种生存,降低物种多样性。

②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外来物种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使本地物种已适应的栖息环境发生改变,破坏了本地生态系统原有的相对稳定,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

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1)我国存在的问题:过度垦荒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江河排洪能力下降及土地严重沙化。

(2)措施:2003年1月20日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

(3)目标:到2010年将使长江上游地区和黄河中上游地区75%的坡耕地和46%的沙化耕地被森林覆盖,湖泊面积扩大,调节气候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大大增强。

练习题:

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初(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答案:D

解析:根据发生环境的差异,群落演替可分为初(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相比,初生演替经历时间长,速度要缓慢得多。演替若不受外界干扰,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

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

答案:A

解析:由题目可获取的信息有:①演替的结果;②演替为森林应具备的条件。解题时应掌握群落演替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再逐项分析即可。

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由于受水分的限制不可能演替为树林,B、C、D三项所提到的地区降水较充沛,均有可能演替为树林或森林。

以上就是我们给同学们整理的群落的演替知识点啦!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内容,大家可点击【原创专栏】来看~~

标签:高中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