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原创专栏

高一语文下册故都的秋说课稿范文

来源:51EDU精品学习网

2017-11-10

备课不只是简单地备怎样教,而是要去想为什么要这样,备课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通过说课,可以引导教师去思考,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今天为大家分享故都的秋说课

高一语文下册故都的秋说课稿范文

【《故都的秋》说课稿】

Ⅰ、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五本书中,仅设有2个单元的现当代散文。必修一的第三单元是写人记事的散文;必修2第一单元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共有6篇文章,分别为《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故都的秋》属于后者。相对于我们以前高中时候学的老教材,所选散文篇章比例有所下降,但新教材所选篇目皆为白话散文的经典,我们正是要通过这短短几篇经典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做到身临其境,体会作品中所描述的美景,使学生尽量用心感知作者心灵的搏动,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二是揣摩和体会文中精彩的段落,深入品味美妙的语句,形成语感,夯实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逐步增强对写景状物散文的鉴赏能力,并且了解和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使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声、秋意“皆着我之色彩”,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在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中,深藏的是他人生之秋的感慨和中国传统文化之秋的审美旨趣。

Ⅱ、说学情

如果说《荷塘月色》是一幅工笔,那么《故都的秋》就是一篇写意,同学们已经学习过第一篇《荷塘月色》一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已经对写景状物散文具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一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基本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初读和片段认知的层面上,整体把握的意识不强,对意象的分析、语言的品析还较粗浅,还不能做到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他们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个性化阅读素养还在形成之中。那么,更富有神韵的《故都的秋》作为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其不同于《荷塘月色》的独特风格,流淌于文本间浓厚的感情以及隽永的意味,不论是写景的独到上,还是个人独特感受的表达上,都能给学生以进一步的示范和启迪。

但遗憾的是,通过早读时候短短几分钟的举手表决式的数据统计,我发现学生对这篇文章不甚喜爱,很茫然。问题的产生一是学生和作者之间的时代隔阂,二是作者在文章中呈现的审美情趣和情感经验有很大的距离。

Ⅲ、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结构、文本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怎样通过景物的选取和描写来写出故都的秋味。

2、理解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挚爱与眷恋之情,并探寻作者的心灵密码,解读秋味背后的人生之秋与文化之秋,即生命形态与审美旨趣的追求。

3、探究学习作者散文写作的成功秘诀,学习作者在真情的催动下,观察细致、笔触细腻、选景独到等写作方法。

Ⅳ、说教法

主要采用归纳、设疑讨论、合作探究、朗读移情的方法。

标签:高中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