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

2010-12-13 14:25:33 字体放大:  

主持人:网友提出把健康体检作为一个免费的项目的话,这样会除去医疗行业的很多问题,您觉得这个说法正确吗?

王杉:不正确。免费体检,实际上第一个咱们先得说合理、科学的体检这也是把疾病防治关卡的重要一个步骤,但是任何步骤都是有正面和反面的。比如说到底把体检作为筛查还是诊断,严格观点是筛查,尤其是有不同方案的筛查,比如说他没有一些高危因素,比如说遗传因素发某些病,有些检查是不应该作为常规检查,作为筛查的项目,因为过度的筛查是会造成叫做投入和效果比很差,就是那是一种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但是定期、科学、合理的进行体检这是防病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至于免费不免费这有很多因素在里面,比如你上了保险,什么样的保险,保险里面就含有每年常规检查,这对于病人来说就是免费,但实际上是花费了。再一个是否政府应该把所有的体检都应该投入,我也不认同。世界上的国家只能保基本的医疗,查体,查体里面有很细的,普通的健康查体还是针对一些高危人群的查体,所用的手段方法成本都不一样。你要用一个过度的手段来进行一些疾病的筛查,本身就会造成我们医疗资源的浪费。所以这是两个概念,第一个是讲的该不该查体,合理科学查是该的;第二个费用该谁付?这是一个国家制度的设计,只要是合理的,都是可以的。

主持人:针对现在挂号难这个问题,您觉得医院能不能通过自己信息系统建设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王杉:这不是一个简单信息系统,我一直反对让任何普通民众在没有任何医务人员帮助下随便能够把大医院的号就能够挂上,这一定会引来新的一轮看病难。严格地讲是应该我们民众在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有一个基层的大夫,不管是家庭医生也罢,社区医生也罢,区级医生也罢给他进行初步诊治,能够在这些机构解决就在这些地方解决。这些地方挂号不难,难是难在我们这样的三甲大型医院,大医院应该是接受我们比如社区医生,区级医生他的医院,帮助患者来医院,这样的话一个不会过度医疗,第二个也不会,因为我们非学医的也搞不清楚该挂谁的号,有的病人一来医院挂三四个号,也是一种浪费,现在有一个学医就是在做常见病、多发病、普通病以及满病管理的医生,帮助你来了解你现在的情况,而且同时还了解我这样大医院资源的情况,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把您转到合适的大夫那里去。

我们现在已经做了三年了,我们的点已经铺到社区医生的诊桌上,也可以叫做医务室的诊桌上,医务室大夫或者社区带根据病人的情况来给他预约将来一周左右所有可能的需要去看的大夫或者该做的检查。我想需要跟各位同道想说的是我是一个外科大夫出身,但是涉足到医院管理已经12年,当了8年副院长,然后做了4年院长,面对新的医改可以说是酸甜苦辣有很多,跟大家感触是一样的,但是还是有十足的信心的,在新一轮的医改当中我想对公立医院一定是个促进。

主持人:就着您说的话,您的信心何来,因为很多院长实际上还是对未来挺渺茫的?

王杉:因为在新一轮医改5项大的医改当中只有一项是试点,就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其他就是很明确的就叫改革没有试点之说。那么这新一轮的医改是要着实投入,有人谈到以前的医改是失败的,我总说没投入,没做从何谈得上失败,现在是真的要实实在在投入,要投入,我今天上午也在讲,他投进来,而且这次据我的了解绝大多数要投到补需方,也就是要补社保,你补到社保,现在为什么我有信心呢,钱补到社保是不可能把钱过多地沉积下来,因为我们有那么多机制监督它,我们有人大、政协去监督它是否过度地沉积医保基金,如果流得过多了,我们人大、政协委员代表们就会讲我们看病贵是不是保障系统出事了。

另外以前社保基金买什么高压锅、洗漱用具这种事也会很清晰了,也会防止他们做这种事,那么也就是说这钱是实实在在要让百姓看病的时候该看得病就得来医院,所以我认为对于我们开医院的,只要把医疗质量做好,把服务做好,他来这里进行医疗健康的服务,我们给他提供,我想任何一个行业有人投,在这里使用,我们还有什么担心呢?我们只是自己要把内部管好,我们服务的人群。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了公立医院在试点,公立医院内部卫生部也在推进试点,北大医院应该是一个试点密集的机构,试点地的话也就意味着创新,也是这次大会的主题,我想创新的话北大医院进展情况怎么样,下一步还会有什么样的举措?

王杉:医院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任务,当然对我们大学医院可能会更多。但是我想两个基本的任务就是说得医疗诊疗持续改进,去年我们就开始做临床路径的试点,临床路径就是要规范我们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行为,既不过度地诊疗,也不要省略掉该做的诊疗措施,这是医疗质量上最基础的工作。目前从北大人民医院自己来讲,我们经过医院讨论、通过已经在用的临床路径已经有76个,同时我们所有的住院病人都进入到我们这个系统。

另外在医院大家也知道是一个病人聚集的地方,这就涉及到了院内感染的控制,我们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把院内感染还不到院内感染的时候可以提前到检验科发布报告的那一瞬间,我们相应院内感染控制的各个队伍就可以行动。比如说有些特别的细菌的监测,我们取了培养在过去是医生把各种液体,比如说浓汁取了以后要送到检验科,检验科做可能培养几天,培养有结果以后把这个报道再发回到管病人的大夫这里,管别人的大夫得发现这个报告还得认识到这个细菌是需要关注的,这个时候他在报告院内控感办相应的医务处才能行动,现在我们已经把事先监测的细菌输入到系统,只要检验科一发布报告达到疫值,就是我们监测的,只要是阳性自动通知院内控感办,医务处,病人所在的科室的主任、护士长以及主管的大夫,可以想我们把感染已经不是感染控制,而是感染的预警系统,能够预防它。这是卫生部让我们做得一些试点工作,就是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

另外还涉及到卫生部另一系列试点,包括服务方面,优质护理我们也是在去年开始,今年1月份我们正式启动优质护理试点病房,应该2个月前我们实行优质护理的床位已经达到总床位的60%,预期在年底要接近100%。这项工作也明确地讲做我们护士该做的事,同时既要病人满意,还得要我们护士也得满意,我们的医务人员也得满意,当然因为政府做好了,病人满意,我们护士也满意,提供服务的也满意了,好像政府也没有道理不满意,都满意了。先诊疗后结算,去年我们统计一个病人一次就诊需要两次以上缴费要接近50万人次,其中最多一次看病就诊需要交8次费用,你就可以想象对于一个病人来讲,在疾病的状态上在医院里面反复缴费肯定是非常不方便,我们去年也是卫生部议政司给下的一个任务做这样的试点工作,我们和银行和保险机构共同研究,我们前后做了179项流程再造和优化,最后终于实现了可以增加一个服务项目,假如病人愿意的话可以做到一次就诊一次缴费,甚至你像孕期保健需要复查的都可以多次以后再缴费,这样就减少了很多病人的在医院不熟悉流程然后还交多次费的烦恼,节省了时间,也改善了服务。

同时在今年12月4号,12月5号是国际志愿者日,在这之前我们又有一项,也是接受去年4月份接受的试点工作就是医院的社会工作及服务志愿体系,去年我们也建立了这样一个体系,完整的招募、培训、管理、评价、激励机制,就是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我们做这样的工作。现在应该说是和国际接轨,已成为常态化的服务,是在医院里面建立的跟传统不一样的另外一个体系,目前有14种服务,在我们严格控制注册人员、培训人员的情况下已经有1100多志愿者,其中有近300多都是社会的人士,他愿意花自己的时间、经历来为在医院这个特殊环境里面需要帮助的人去服务。其中有一位杨老师是一个退休的一位教师,他现在服务时间已经超过500小时,我就想我们做这项工作实际上我的体会很深,就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奥运会以后,志愿服务的精神真是深入人心,而且确实这不仅仅是服务,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我们12月4日卫生部又要做一项也是委托我们在做,就是志愿服务,医务志愿服务进千所医院,万家社区,我想这个工作也是会改善医患双方互相的理解,另外也搭建一个平台,也为这种互相的了解,一种和谐搭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也是过去做的试点。

还有很多具体的,我想这一系列,我个人认为只要对医院发展有利,对于我们医院发展有利,对于我们的职工发展有利,同时一定是对患者有利的事,老百姓有利的事,我们为何不去做去,所以在新的形式下我们还是做不少我们内部能做的事。

主持人:您说内部是精细化管理,ERP在企业运行当中也不是非常容易成功的,在医院里面就会加一个更字,对外的话我知道王院长非常推行区域化信息化,在很早以前你就提出来打破医院的围墙,这样医院内的和医院外的信息化,目前进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王杉:刚才你提到现在医疗卫生领域里面我们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重要内容。第一个就是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或者叫做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它是基于信息,也就是说利用现代技术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建立有效的最基本的医疗服务的联系,在国际上叫IDS,就是近20年在国际公共卫生里面的热点也是难点,而且这种模式不是可拷贝,一定是根据当地医疗卫生情况文化背景这些因素间来的。我们在中国把IDS我就称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简单地说就是把社区把区级医院和我们这样的三甲医院从业务上联在一起,我做了三年了,07年9月25号启动的,三年了,让老百姓一听就是说只要是共同体覆盖的地方,它的老百姓得了该到哪个医院看病的病,这位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解决了。怎么解决的?也就是说无论在生活社区医生诊桌上或者是区级医院的大夫的诊桌上,或者是企事业单位卫生室的大夫诊桌上就可以全口径的预约人民医院的各种医生得号和各种检查,而且就在这个社区医生的诊桌上就把所有号条打出来,就免去了他早上甚至头天去排队去挂号。

我们测算了一下,一般传统的诊疗模式来医院看一次病至少要经过12个步骤,而我们通过医疗卫生共同体的模式,他不用早上来排队了,他来医院在什么号段,他一看多少号也提醒他大概到什么时间,在什么流程,现在尤其北京交通状况不好,但是告诉你一个大概时间,他就直接可以去医生诊室里面去看病。看完以后,他的诊疗计划又转给他的社区医生,由社区医生去照顾他平时的情况,所以可以这样讲,通过这样的模式是能够解决看病难的问题。那么三年多来,我们已经跟北京地区,新疆、云南一系列地区都建立了类似的服务共同体,可以这样讲效果真的很好,不涉及到产权,就是服务。

<--执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