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执业药师《药物化学》复习资料一

2015-01-05 12:57:47 字体放大:  

2015年执业药师《药物化学》复习资料一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

促进钙吸收药物:

补充钙、磷,并同时服用促进钙吸收的药物,是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的常规做法之一。临床常用的促进钙吸收的药物主要有雌激素相关药物和维生素D类药物。

1.雌激素相关药物

雌激素除了具有雌性生理作用,还对机体代谢、内分泌、心血管系统、骨骼生长等方面都有明显影响。激素替代治疗曾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线治疗方法,但由于增加了乳腺癌和其他癌症的风险,现已不再是预防50岁以上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一线治疗方法。而对骨组织有雌激素作用,对乳腺和子宫无雌激素作用的相关药物,就显示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优势。

盐酸雷洛昔芬(Raloxifene Hydrochloride)属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参见第三十三章),在乳腺、子宫为雌激素拮抗活性,而在骨组织、心血管系统则为雌激素激动活性。雷洛昔芬可明显增加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临床用于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长期服用时应同时补钙和维生素D。不适用于男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热潮红和腿痛性痉挛。

2.维生素D类药物

维生素D3可促进小肠黏膜、肾小管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代谢,维持血钙、血磷的平衡(参见第三十六章)。维生素D3须在肝脏和肾脏两次羟基化,转化为1,25一二羟基维生素D,后,才具有活性。由于老年人肾中1α-羟化酶活性几乎消失,无法将维生素D3活化。于是开发了阿法骨化醇,在体内可进一步转化为1,25-二羟基维生素D3后,适合老年人使用。或者直接将l,25-二羟基维生素D3作为药物,即为骨化三醇。

阿法骨化醇(Alfacalcid01)即1 α-羟基维生素D3,在体内羟化为l,25-二羟基维生素D3后,作用于肠道、肾脏、甲状旁腺和骨组织等,促进血钙值正常化,改善骨病变,用于骨质疏松症。本品对空气、热和光敏感。不溶于水,可溶于脂肪油,在溶液中会发生可逆的同分异构反应,生成前α-骨化醇。故须避光贮存于氮气保护的2~8℃的密封容器中,容器一旦开启,则应立即使用。

骨化三醇(Calcitri01)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并调节骨质的钙化。用于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依赖型佝偻病及肾性骨营养不良症。本品亦对空气、热和光敏感。

抗骨吸收药物:

目前临床使用的抗骨吸收药物主要为双膦酸盐类。

1.双膦酸盐类的结构和作用

双膦酸盐是焦磷酸盐的类似物,焦磷酸盐结构中心的氧原子被碳原子及其侧链取代,即为双膦酸盐类。其结构通式中R,多为羟基,R2可为烷基或取代烷基,烷基末端还可带有芳杂环。双膦酸可与钠离子形成单钠、二钠、三钠和四钠盐,临床药用多为单钠和二钠盐。

2.双膦酸盐类的药代动力学

双膦酸盐口服吸收较差,空腹状态生物利用度为0.7%~6%。食物,特别是含钙或其他多价金属离子化合物,易与双膦酸盐形成复合物,会减少药物吸收。大约50%的吸收剂量沉积在骨组织中,并将保存较长时间。药物不在体内代谢,以原型从尿液排出。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双膦酸盐类代表药物

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 Sodium)为氨基双膦酸盐,其抗骨吸收作用较依替磷酸二钠强100倍,并且没有骨矿化抑制作用。可单独或与维生素D合用治疗骨质疏松症。消化道症状是口服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避免药物刺激上消化道,患者应在清晨、空腹时服药(早餐前至少30min),用足量水(至少200m1)整片吞服,然后身体保持立位(站立或端坐)30~60min。服药前后30min内不宜进食、饮用高钙浓度饮料及服用其他药物。

利塞膦酸钠(Risedronate Sodium)主要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关节痛和胃肠功能紊乱。为降低消化道反应的危险,应遵守同阿仑膦酸钠一样的服药注意事项。

帕米膦酸二钠(Pamidronate Disodium)抑制骨吸收作用较依替磷酸二钠强约100倍,对骨矿化的影响较弱。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也用于恶性肿瘤及其骨转移引起的高钙血症及骨溶解,可消除疼痛。静脉滴注时常出现一过性发热和感冒样症状。

依替膦酸二钠(Etidronate Disodium)具有双向作用,小剂量(每日5mg/kg)时抑制骨吸收,大剂量(每日20mg/kg)时抑制骨矿化和骨形成。临床用于防治各种骨质疏松症,也用于严重高钙血症、特别是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的辅助治疗。大剂量用于预防和治疗异位骨化。大剂量时可能出现骨软化症和骨折。

相关推荐:

2014吉林执业药师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2015年卫生资格考试收费标准汇总

<--执业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