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资讯

专家评论:中小学“跳级式”课程折射教育的畸形发展

来源: 扬子晚报 编辑:duanfj

2011-04-29


如今中小学校园逐渐展开跳级式课程,教的是大学阶段的知识,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弊端很多。4月27日,“首届人民教育家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江苏省“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的一百多名培养对象深入探讨“精英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路径等问题。部分专家都这类教学开始担忧,这种跳级式的课程普及势必会导致“伤仲永”现象。

“有的尖子生,高分考入大学,却发现大学所教授的知识还没有中学的‘超前’,于是很容易产生对知识‘审美疲劳’的倦怠心理,等到大三、大四关键学习期,却早已落于人后,这是新时期的‘伤仲永’现象,值得我们重视。”来自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的李宏伟校长表示。

现在在部分中小学中,都在体验跳级式的课程,一年级的孩子有的提前上二三年级的课程,名义上让孩子多学些知识,殊不知孩子的智力开发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来的。这种跳级的教育方式无限制地将高等教育的知识和实验下放到基础教育阶段,作为学校开展“尖子生”培养的主要教学内容。“这样一种超越年龄段、学段的‘早知道’、‘早做’并不利于孩子们的后继发展,使得许多高中阶段的‘尖子生’在进入大学后,反而失去了对知识的渴求。”

其实,在中学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应该更多地落实在培养好习惯、掌握好方法上,特别是维护并不断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即使真正要试验跳级式课程,也是坚持适度原则。李宏伟校长表示,近期我省将在普通高中开展“课程基地”创建工作,这就是尊重教育规律,谋求均衡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尝试。

高校和中小学之间实现无缝链接,这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将给无数学生带来广袤的表现空间,让拔尖人才真正成为“人文素质和自然科学素质兼优”的人才。与会专家表示,应该推动江苏省大、中、小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理念上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推进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基础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在精英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据专家介绍,让中学生走入大学校园实践,有助于人文熏陶和科学素养的养成,使学生无论在人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整体、统一的文化认识与知识基础;而让大学生“落地”到中小学实践,则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才华的空间与平台,体现他们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据了解,在国外,这种大学和中小学的“交换生”制度已经很成熟,但在我国尚属空白。

标签:小学资讯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