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系列原创

中美教育的四大差异给我们哪些启示?值得一看!

来源:51edu精品学习网 编辑:bj_zhouy

2017-08-18

随着教育形式的开放和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子“走出国门”去国外留学,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美国留学,小编为您分析了中美教育的差异性,希望能给您提供参考。

中国式批评VS美国式表扬

中国的父母普遍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期望,他们希望孩子将来有一天有所成就。于是对孩子严格管理,规定好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中国的家长特别看重孩子的成绩,希望孩子的任何方面都能与别人的一争高下。为了让孩子更优秀,他们会积极督促孩子学习,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特长班。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会犯点错误,一旦孩子犯了错误,父母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批评和指责孩子,殊不知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过度的掌控孩子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美国人同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他们张扬个性,崇尚竞争。但美国父母的管教方式上体现出的特点是“高要求、高鼓励、高表扬”,他们更愿意鼓励孩子“付诸行动”、“去做”、“去尝试”。他们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当给孩子予以平等和尊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认为,孩子想做什么或者想要什么,都是有原因的,会支持孩子的意见,并适当地引导说明。他们会让孩子意识到家长不能代替他们做出选择。这样有利于孩子养成天真、坦率的性格,但不容易培养他们是非观念。

中国式按部就班VS美国式独立自主

大多数中国学生的未来都已经被设定好方向,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对于许多中国学生来讲,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业。中国式教育是刻板的,对于中高考,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必须把学习放在第一位,重复的做题,重复的考试。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爱好是什么,也没有太多时间顾及自己的爱好,忽视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而美国学生则相反,从教育机制上,一位美国教育学家说过,在美国受教育的机会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阶梯性持续性的,换言之,美国教育持续不断地将教育的机会给那些曾经想放弃受教育机会的人。那么,美国学生,在选择的时候,他们往往是自觉的,而不是被动的,他们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选择,又为了什么而放弃,即使这仅仅是个短期计划。

中国式理论VS美国式实践

中国学生学习的知识量和难度系数会比同等年龄的美国学生复杂的多,中国学生在学习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由于很多知识、理论性的东西都是死记硬背的,很多思维模式就限定在了一个圈子里。而且,很多书本上的知识比较老旧,与社会脱节。一旦进入社会,就会束手无策,感觉学习的东西根本派不上用场。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实践出真知。只有多动手,多实践才能把知识铭记于心。

相反,美国学习的知识要比中国学生浅显得多,却能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易于解决实际。比如,在一次美国高中的数学课上,老师问:“现在是12点整,时针与分针正好重在一 起,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与分针才能再重合?”老师话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实践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自然会明白知识的意义。

中国式竞争VS美国式合作

中国的教育特别看重孩子的分数,分数和排名是我们的命根,展现出我们教育的功利性和浅表性,最后教育成为了分数和奖状的畸形竞争。为此,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来该是友好的、和谐的,但排名会恶化这些关系。排名加剧了同学之间的竞争,使学生过早地认识到社会的残酷性,导致青少年缺乏同情心,不愿相互帮助,失去了同学间的真诚友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变得自私,不愿帮助后进同学。

美国式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之间彼此倾听和交流,合作和分享。同学之间的交流不仅能互相启迪、开拓视野,还能增加同学间的友谊和社会交往能力。小组讨论也是美国课堂的基本形式,学生们共同讨论一个话题,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对方的情感,分享学习的快乐。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各国的教育都有利弊。尽管中美教育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但我们国内的教育也在不断完善,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留学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开拓视野、激发自身潜能,体验不同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人生。


标签:系列原创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