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说课稿 >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语文《望洞庭》说课稿范文:第一学期

编辑:sx_chenjp

2016-09-22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把教材等方面的思路面对面地对听众讲述的教研活动,希望下面这篇四年级语文望洞庭说课稿范文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望洞庭》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课文所在单元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预设一下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会诗中的1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合理想象诗所描绘得景色,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其中目标3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二、 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导他们通过讨勾画圈点进行讨论理解,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感情吟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说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诗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我带大家到洞庭湖走一走,

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很多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

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如此美景,也不禁诗兴大

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佳作。引出课题《望洞庭》。引导学生初读古诗,这首诗中只有1个生字“螺”要求学生读准字音luó,认清字形,正确规范书写左右结构的“螺”,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我想用深情的范读带领学生初读古诗,然后让学生自由多遍朗读,人人做到读正确、读流畅。

(二) 讲清字词句,领略语言美

刘禹锡到洞庭湖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呢?出示前两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或者查阅工具书理解“相”、“和”、

“镜未磨”的意思。我适时加以纠正“相”是相互,“和”是和谐,“镜未磨”

是没有打磨过的铜镜。同桌讨论交流理解整句诗的意思,洞庭湖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显得那么和谐。平静的潭水无风,如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后两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意,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小组讨论,试着说一说诗意。对于难理解或把握不准的字词,我再适时加以指点。

(三)融合情与景,体会意境美

古诗仅理解字面的意思是远远不够的,我决定带着学生透过字面去感受洞庭湖秋夜的美景!多媒体展示视频,配上相关诗句,学生深入理解诗意,第1、2句写了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湖上无风,湖面如同未磨的铜镜,给人感觉十分宁静。第3、4句写了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白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惹人喜爱。为了帮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美,我引导学生再次观看诗的插图,展开合理的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洞庭湖美景,这样不仅加深对诗的理解,同时又完成了课后习题五。

(四)讲解知理趣,领会哲理美

让学生再次品读诗句

1.讨论诗人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景物的?

2.诗人用哪些方法写洞庭湖的山和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读后交流讨论,诗人

用了比喻的方法,把洞庭湖面比作一块未经打磨的铜镜,把整个洞庭湖比作一

只银光闪闪的白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一枚翠绿的青螺。整首诗表达了作者

对洞庭湖山水的由衷赞美之情。

(五)诵读品节奏,鉴赏声韵美

课文已经学完了,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作者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我出示多媒体配乐诵读,让学生跟着吟诵直至熟读成诵。课后将课堂上想象的洞庭湖描绘得景色按一定的顺序用笔记录下来。(这既检验了学生对诗的感悟程度,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对课文内容的提炼和概括,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求清晰直观的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以上即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望洞庭说课稿范文,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链接:

四年级上册语文《守信》说课稿范文:沪教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范文:《特别的作业》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