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三年级 > 数学 >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2015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新苏教版)

编辑:sx_wangty

2015-06-29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接下来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2015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新苏教版)

第一单元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乘法的验算方法

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5.解决问题的方法

6.积的变化规律

7.乘法分配律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乘数看作与它们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第1课时

课件

不进位乘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乘法的验算方法: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第2课时 课件

进位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1.用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2.相乘的过程中,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3.每次乘完后,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第3课时

课件

练习一(1)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乘法的验算方法 第4课时 课件

练习一(2)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先理解题意,找出有联系的条件,先确定算什么再算什么. 第5课时 课件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要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去乘,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 第6课时

课件

解决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时,应先找出题中的有联系的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并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算得是否正确。 第7课时 课件

练习二 1.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2.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8课时 课件

复习(1)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乘法的验算方法

4.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第9课时 课件

复习(2) 1.积的变化规律

2.乘法分配律

3.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第10课时 课件

有趣的乘法计算 1.一个两位数与11乘的规律

2.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10的乘法规律 第11课时 课件

第二单元

1.知道千米和吨的适用范围

2.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3.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认识千米 1.计量路程或测量公路、铁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千米又叫公里。

2.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3.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千米换算成米,就是在千米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就是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第1课时 课件

认识吨 1.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2.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3.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吨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吨数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就是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 第2课时 课件

练习三 1.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2.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3.用千米和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3课时 课件

第三单元 1.熟练掌握“分析法”和“画线段图”的解题策略。

2.准确区分问题中“最多”和“最少”的关系。 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 从问题入手,认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探究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有不同的算法,可以用一种算法检验另一种算法是否正确。 第1课时 课件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首先确定题中的“1倍数”,再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 第2课时 课件

练习四

1.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

2.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用画图线段图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 第3课时 课件

第4课时 课件

第四单元 1.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含有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4. 列综合算式解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5. 列综合算式解决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1.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 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第1课时 课件

含有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1. 列综合算式解决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含有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第2课时 课件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1.小括号的作用。

2.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第3课时 课件

练习五(1) 1. 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含有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第4课时 课件

练习五(2) 1. 列综合算式解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 列综合算式解决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5课时 课件

综合实践

算24点 1.用3张扑克牌算“24点”。

2.用4张扑克牌算“24点”。

3.任意组合数字算“24点”。 第6课时 课件

第五单元 1. 认识年、月、日。认识平年和闰年。

2. 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3. 一年分四个季度:1、2、3月第一季度;4、5、6月第一季度;7、8、9月第一季度;10、11、12月第一季度;

5. 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转换。

6.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认识年、月、日 1. 1年有12个月。

2. 2.大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3. 小月:有30天的月份是大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4.记忆大小月的方法:(1)拳头记忆法。(2)歌诀记忆法。(3)单、双数记忆法。

5.一年分四个季度:1、2、3月第一季度;4、5、6月第一季度;7、8、9月第一季度;10、11、12月第一季度; 第1课时 课件

平年和闰年 1.平年:2月有28天的月份是平年,平年有365天。

2.闰年:2月有29天的月份是平年,平年有365天。

3.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一般情况下,公历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第2课时 课件

练习六 1. 认识年、月、日。

2.认识平年和闰年。 第3课时 课件

24时记时法的认识 1.24时记时法的意义:在1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采用0到24时的记忆法,通常叫作24时记时法。

2.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转换。 第4课时 课件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1.区分时刻与时间。

2.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第5课时 课件

练习七 1. 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转换。

2.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第6课时 课件

第六单元 1. 面积的含义。

2. 比较两个物体或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3. 常用的面积单位。

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字母公式是S=a×b.

5.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是S=a×a. 6. 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7.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面积的含义 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像的大小叫作他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物体或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1)观察法。(2)重叠法。(3)同一物体度量法。(4)数方格法。 第1课时 课件

面积单位 1.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符号表示为:c㎡  d㎡    ㎡

2.认识面积单位。 第2课时 课件

练习八 1.周长、面积的含义。

2.比较两个物体或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1)观察法。(2)重叠法。(3)同一物体度量法。(4)数方格法。 第3课时 课件

面积计算(1) 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字母公式是S=a×b.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是S=a×a.

第4课时 课件

面积计算(2) 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第5课时 课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第6课时 课件

练习九 1.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应用问题。 第7课时 课件

复习(一) 1.常用面积单位。

2.简单的面积公式应用。3. 第8课时 课件

复习(二) 1.解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2.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第9课时 课件

第七单元 1.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2.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 若干份,其中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第1课时 课件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实际问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就是用被分的数除以平均分的份数。 第2课时 课件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把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第3课时 课件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用这个数除以分母,再用商乘分子。 第4课时 课件

练习十  1.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 若干份,其中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就是用被分的数除以平均分的份数。

3.把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用这个数除以分母,再用商乘分子。 第5课时 课件

第八单元

1.一位小数的读法。

2.比较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1.小数的意义:像0.3、0.8、12.4、13.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2.一位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再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如果是0,也必须读出。

第1课时 课件

小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第2课时 课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上面的小数点对齐。 第3课时 课件

练习十一 1.比较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上面的小数点对齐。 第4课时 课件

第九单元 1.统计的数据较多时,可以分类整理。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2.整理分析步骤:(1)收集数据(2)整理数据(3)分析对比数据(4)解决问题。 简单的数据汇总 1.统计的数据较多时,可以分类整理。

2.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第1课时 课件

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 步骤:(1)收集数据(2)整理数据(3)分析对比数据(4)解决问题 第2课时 课件

练习十二 1.统计的数据较多时,可以分类整理。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2.整理分析步骤:(1)收集数据(2)整理数据(3)分析对比数据(4)解决问题 第3课时 课件

上学时间 1.统计知识在生活中广泛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了解上学所用的时间等问题。 第4课时 课件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2015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新苏教版)大家仔细阅读了吗?加油哦!

相关推荐

2015年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识点整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