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小学科学《运动和力》知识汇总

2012-12-28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精品学习网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小学科学《运动和力》知识汇总,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运动和力》知识汇总

1、缆车是用钢丝绳拉动可以轻松地爬上陡坡。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背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终要落到地面上,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水往低处流….这些运动都是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

2、橡皮筋被(拉长)时能产生力,叫(弹力)。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消失。(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3、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4、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5、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要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必须对物体(用相反的力)。

6、人们生活中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则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100克的力)

7、弹簧测力计使用:(①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置上,②读数视线与指针相平,③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8、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滚动)和(滑动)两种方式。(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0、赛车时速300千米,原因是:(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

1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轻),摩擦力越小。

13、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利的,有时是有害的。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减小)它。

14、自行车上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以上就是小学科学《运动和力》知识汇总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精品学习网小学频道      小学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