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家长专区 > 智商培养

不能忍耐要立刻达到目的

编辑:donghk

2012-12-25

 

不能忍耐要立刻达到目的

一个人在为某个目标付出努力后,短期内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平常的事,可是孩子可能就会觉得难以接受。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弱,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凡事都有家长出面代为解决,但有些事不是家长可以掌控的,不能达到目的时,孩子就会觉得受到很大的打击。如果家长此时又不能及时有效的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对孩子的成长就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般说来,儿童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许多事情缺乏认识和判断能力,多少都有点任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个性偏执、意志薄弱是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表现。环境是导致儿童产生这种心理的重要原因,还有就是家长不加约束,放纵的结果。这会导致他们无法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不善与人交往,难以适应环境,不被别人接受而陷人孤独,经不起生活的考验和挫折,严重的还会由于易冲动而犯罪。

明明一直是个很乖的孩子,只是做事有点胆小,不太愿意和别人交流。爸爸妈妈认为男孩子胆小一点可以少惹事,没什么不好。有时候明明在外面和小伙伴闹了别扭,就会哭着回家找妈妈,妈妈总是带着他去找人家理论,时间长了,孩子们都不愿意和他玩了,所以明明放学后经常呆在家里粘着爸爸妈妈玩。

上小学后,明明学习成绩还不错,父母还是挺满意的。可是最近他们有点不顺心,原因是明明没有第一批加入少先队。本来知道班里要选10个同学第一批加入少先队后,明明认为肯定得有自己,可是为了更保险一点,他加倍的认真学习,生字擦了一遍又一遍,总是不满意,数学作业也是每天都会让妈妈给检查,生怕做错。就这样他努力了一个多月,当老师要在班上宣布第一批少先队员的名单时,妈妈甚至都给明明准备好了买红领巾的钱。明明听老师从第一个人念到第十个,却没听到自己的名字,他当场大哭起来。老师安慰他说第二批很快就可以加入了,不要难过,可是明明仍然不停的哭。老师放学后把他的妈妈叫到办公室,本来想叫妈妈安慰一下明明,可是没想到,妈妈却不停的向老师说明明学习很努力,希望老师能让他加入第一批少先队,老师很为难说,这已经是决定的事情,不能再改了,妈妈很生气的离开了。老师看着妈妈离去的背影摇了摇头,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明明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在这之后明明再也不认真的写作业了,还跟同学们说:“少先队有什么了不起,我才不想当呢!”话虽这么说,妈妈却暗自着急,一个是明明的学习成绩迅速下滑,另一个是像明明现在这种状态和学习成绩,要是第二批还没有他,明明怎么受得了呢?

班里还有很多同学也没有第一批加入少先队,为什么单单只有他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呢?妈妈以前总是积极的出面帮明明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次她是无能为力了,难道只能无奈看着儿子这样消沉下去吗?这时的妈妈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以前的做法,思考一下以后的行为了。

方法1: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

像明明的妈妈一样,从小就对孩子呵护有加的家长一定不在少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些困难在疼爱孩子的家长眼中也许根本不算什么,只要自己一出马,轻而易举就能解决。何苦让孩子自己费那么大的力气呢?于是”聪明”而“能干”的家长就会忍不住动手把一个个小困难摆平了。孩子成长起来一帆风顺,没有丝毫的阻碍,家长自然是满心欢喜,可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将会面临一些家长也无能为力的困境,可能这种困难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挫折,可是对于从来没有尝到过失败滋味的孩子来说,无疑是相当严峻的考验。

归根结底,这些家长无意中剥夺了孩子自己做决策的权利,也使孩子丧失了很多可以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像案例中的明明,当他和别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小矛盾,如果妈妈放手让他自己去面对,明明就会逐渐体会到和别人交往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以后就会避免了犯同样的错误,他的交往的能力就会慢慢增加了,而妈妈出面把事情解决了,当时看来明明似乎是没有受到伤害,但是明明从这个过程中却什么也没学到,只是对妈妈的依赖越来越强了,埋下了隐患。吃一堑涨一智,很多经验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得来的,所以家长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自己做决策的机会,不要忘了,他们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权利。

◆注意事项

¤ 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同时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此不管不问,大松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来自父母的指导也是相当重要的。就像本案例中一开始的情况,妈妈可以和明明一起认真的分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哪些是自己做得不好,哪些是对方的原因,应该注意什么,下次碰到类似的情况怎样做等等。但是最后一定要由明明自己出面解决问题。

¤ 当子女需要帮助时,家长的帮助要掌握一个度,绝不可越俎代庖,要留有余地。有时孩子碰到困难,向父母求助,家长直接告诉他答案要比指导他自己解决更轻松一些,这也是很多家长越俎代庖的一个原因。

方法2: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案例中明明说不想当少先队员显然不是他的真心话,那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这恰恰表明了他很想加入少先队,却对自己没有信心,逃避到自己“不想当”的理由中,自欺欺人。

没有人能够一生总是一帆风顺的,像明明这样一碰到挫折就没有信心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呢?家长可以帮孩子设立一个目标,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自信心同时也来自于周围的人们的肯定。而像明明妈妈那样什么事情都替明明处理好了,其实也在给他传达另一种信息:妈妈不相信你有能力自己做好这件事。那么,孩子的自信从何而来?对目前自信程度比较低的孩子,家长就需要用放大镜来找他们的闪光点了,帮助子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注意事项:

家长还可以用激将法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但是使用激将法最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千万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要过了头。否则孩子可能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方法3: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

很多孩子不能忍受目的的延迟实现,而出现暴躁易怒、或者自暴自弃等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担心目的不是延迟,而是根本实现不了。有专家说道:孩子避免失败的愿望比争取成功的愿望更强烈。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造成这种现象除了孩子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以外,有时还会和家长的期望过高有关。有的家长的过分要强、虚荣心过高会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让孩子的身心承受超负荷的压力,最终导致焦虑或放弃努力等行为。

如果您的孩子是属于这种情况,那么我建议您调整您的期望值,不要脱离实际。家长们还要帮孩子做应付困境的心理准备。只要父母注意从小培养孩子以积极的心态来应付自己周围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会时时充满了阳光,当他遇到困难时,就不会总是感到自卑和畏缩了。

标签:智商培养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