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家长专区 > 智商培养

孩子不懂得和朋友分享快乐

编辑:donghk

2012-12-25

孩子不懂得和朋友分享快乐

爸爸出差一个多月,今天终于回来了。元元高兴极了,缠着爸爸要礼物。爸爸打开箱子,拿出了两个礼物盒。元元高兴地打开其中一个,是一个娃娃和一些用来替换的娃娃衣服。元元打开了另一个,里也是一个娃娃和一些替换的娃娃衣服。元元高兴地对爸爸说:“谢谢爸爸,知道我喜欢娃娃,给我带了这么多。”

爸爸马上解释说:“有一个盒子是给妹妹的,你可以先挑一个,一会儿妹妹来了送给妹妹。”

元元一听,笑脸马上绷了起来:“不行,都是我的,谁也不给。”

爸爸说:“你看,两个娃娃都一样,你要两个一样的娃娃也没有用呀。”

“有用,我就要两个!”元元生气地对爸爸说。

爸爸笑了:“我就知道你小气,就怕你不给妹妹,所以买了两个一样的。这样把,你把娃娃给妹妹,衣服有一样的挑出来给妹妹,这样总可以了吧?”

“不行,我都要,我就要,一个也不给她!”元元一边说,一边跺脚,笑脸严肃极了。

爸爸也生气了,严肃地说:“就这样定了,不听话,就把玩具都给妹妹,你别要了。”

元元一听,哭着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我们常听家长说,孩子越来越自私,总把好的东西据为己有,不会和朋友分享。学龄前的孩子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没有自私和豁达的概念,喜欢的东西就愿意留在自己身边,自己的东西怕小朋友玩了不归还,怕把玩具玩坏了,所以不愿意与朋友分享。学龄之后的孩子如果也不愿意与人分享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案例中的元元,在家里不愿意把一模一样的娃娃分给妹妹,如果在学校不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漂亮的文具不愿意让别人动,新的课外书不让他们看,新的衣服怕同学摸脏了……这样的行为会让同学反感。有一两个同学感觉到元元的不友好,会相互传告:“元元小气,不要理她。”“元元很自私,大家不要和她玩。”于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元元这样的孩子就会被孤立起来,没有人愿意与她交往了。

孩子总要走向社会,要在群体中生活,一定要学会与他人共同分享。孩子们是从分享玩具开始,逐步学会分享其他的东西,这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调整心态的过程。从狭窄的思维和眼光,变得豁达、开朗、善解人意,会调解人际关系。他们逐步体会到分享玩具是分享快乐,比一个人玩快乐。分享权利是分析信任,多了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伙伴。分享义务是共同担当责任,体会自己更有力量。

缺少与他人分享的意识是独生子女普遍的现象,严重影响他们交往能力的提高。家长要从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入手,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逐步意识到交往中分享的重要性。

方法1:在家庭中教孩子分享

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分享这个教育细节,处理事情总是以孩子为中心,一味让孩子的快乐,不与孩子交流家长的需求和感受,造成孩子从不考虑别人的需求。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在家里照顾他们不是应该的吗,如何事事分享呢?当然,分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即便是成人,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所有东西都共享出去,更何况孩子。另外,让孩子学习分享也要一步一步来。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多半是在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有与人分享的行为;对于稍大一些的,有了辨别能力的孩子,能够评判利弊,懂得人情世故后,可以忍痛割爱的与人分享;对于明白事理,充满爱心,宽宏体谅人的孩子,他们可以做到物质上与他人共享,精神上得到快乐的精神境界时,与朋友分享是他们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

要求孩子与大人分享,家长在家中就要不能让孩子事事独享,可以让孩子把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拿出来与大人分享,并让孩子体会分享的乐趣。当然,家庭中的分享也不可以乱用,同样,孩子和家长一样,都有拒绝的权利,也会遭受的拒绝。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各种不同的经历,尝试分享,尝试拒绝和被拒绝。从而在以后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交往中分享的尺度,这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注意事项

¤ 家长在家里与孩子说分享时,要实实在在的做,不要是为了教育孩子才摆出分享的架势,这对孩子不利。孩子们都很敏感,他们很快就会有被欺骗的感觉,于是对家长的人格产生质疑,就得不偿失了。

¤ 很多成人世界的事情,是不能够与他们分享的,家长要勇敢地说“不”,不要认为一定要公平,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等。

方法2:创造机会体会分享的快乐

3岁的贝贝总是看着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拿不到手就哭,或是让爸爸妈妈去跟小朋友要。父母当然不能代劳,于是召来贝贝发更大的脾气。父母采取冷处理,待他平静之后再讲道理。妈妈告诉他,每个孩子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人家的东西贝贝没有,贝贝有的别人也可能没有,如果贝贝能和小朋友换着玩,一件玩具就能换来很多种,可以能玩到自己没有的东西。讲解的多了,尝试的多了,贝贝学会了这种方法,每每如愿,偶尔碰了“钉子”,贝贝也能一脸的无所谓,一会儿就又能发现新的目标,因为他已经尝到了“交换”的甜头。

这一方法对学龄前孩子更适用。家长可以寻找和创造出很多机会,让孩子感受和人交往分享的快乐。如让亲戚或朋友来家做客,让客人表现出主动分享的行为,大人们赞扬客人的行为,孩子产生羡慕之情,肯定也不甘落后。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来暗示孩子,让他懂得只有与人分享,才会受别人欢迎。家长可以随时随地自编故事,比如小狗汪汪是一个喜欢和别人分享的孩子,每当妈妈给他买来好吃的骨头或者好玩的玩具,汪汪都会很大方的邀请其他小动物们来分享,因此大家都很喜欢他,都愿意和他一起玩。可是小老鼠就很小气,他什么东西都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总是说:“这是我的,谁都不能玩。”大家都不喜欢他,他没有一个好朋友,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

◆注意事项

¤ 即便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也应该在孩子头脑中强化一些观念:“别人的东西不属于我,只有在人家同意的情况下才能玩。”当孩子遭受小朋友拒绝的时候,有的家长会赌气说:“有什么呀!妈妈给你买一个,我们也不给他玩。”这样是不对的。家长的语言会让孩子更加不愿意与朋友分享,还会对朋友怀有戒心,不会敞开心扉和朋友真诚交往。

方法3:引导和鼓励孩子分享

教室里的图书区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每到空闲时间,他们都会去拿些自己喜欢看的书。今天,音乐活动刚结束,两个小朋友来到图书区,为一本《金刚葫芦娃》争抢起来。老师对他们说:“这本书很好看,可你们在这又争又抢谁也不能看,有没有办法能让两个人既不争抢,又能都看到书呢?”两个人停下来,小声地商量着,最后两人决定把书放到两人中间一起看。老师在同学面前肯定了他们的分享方式,同学们都以他们为榜样,在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常常一起看书,两个孩子都很快乐。

孩子都很聪明,进行适当的启发,他们可以就做出正确的选择。家长和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肯定,他们就会体验到分享是有益处的、快乐的,加强他与别人分享的意识。父母看到孩子把自己有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最好不失时机地夸奖他,告诉孩子朋友交往都不自私,每个人奉献一点,同学之间的交往就会融洽而和谐。

◆注意事项

¤ 孩子的分享行为也会受到打击,比如,有的小朋友把他的玩具弄坏了,这样就会给孩子带来不愉快的体验,可能他就不再乐意和别人分享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要积极引导,教给孩子与人分享的技巧,如告诉小朋友要小心,不要把玩具弄坏了,可以把自己的顾虑说出来,让小朋友了解自己的心情,朋友就会理解他了。

标签:智商培养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