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教学反思

小学教育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编辑:sx_zhangby

2013-11-21

【摘要】教学设计的优劣对于课堂气氛及学生学习、精神、思维的状态,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不断教学,多次反思,才能够做好教学设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精品学习网小学频道特别收集整理了小学教育教学经验,为大家在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作为少年儿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环境,学校应担负起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形成有利于小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学校氛围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向上的学校风气、亲切的教师、快乐的同伴交往、多彩的学校生活,以及变“智力中心论”和“成绩决定一切”为注重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这些都可以构建起温馨、宽松的学校氛围。

(2)、.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心理教育与监控机制

目前,虽然许多小学已经建立起心理咨询室,但明显存在着心理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够、心理教育目标德育化和缺乏系统性、心理咨询室使用率低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心理教育与监控机制进行完善:

配备专业心理教师,提高教师心理素养。学校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加以解决:一是引进心理学的专门人才;二是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三是注重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素养。

将心理教育课程化与学科渗透相结合。学校应既开设面向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题讲座,又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各科的教学相结合,时时处处注意培养小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

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发现和解决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一是由专业心理教师构建“阳光小屋”,让少年儿童们来和心理教师交流心声,倾诉烦恼,接受心理指导;二是通过心理咨询,对存在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少年儿童,与其家长和教师沟通,对其给予特别关注和长期心理辅导;三是通过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师可以发现小少年儿童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倾向,为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开设相关专题讲座提供依据。

定期进行心理信息采集,全面及时掌握少年儿童的心理动态

将少年儿童心理信息以心理档案的形式备案,以便学校能及时、全面地掌握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

多种渠道加强家校联系和师生沟通,形成心理教育网络体系

学校可以通过成立家长学校、设立家长开放日和利用网络平台等多种途径,建立起顺畅的家校沟通渠道。

(3)、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

良好的班级风气对少年儿童的心理成长大有裨益,班级中的同伴交往为心理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班主任应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例如在班会课上,采用故事演讲、心理短剧、角色扮演等活动方式,向少年儿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教学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重在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改进。希望提供的小学教育教学经验能够真正促进教学的发展。

相关推荐

教育教学经验:学会看待学生的优点

小学教学经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标签:教学反思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