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教案 > 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到第九单元教案(人教版)

编辑:sx_yangtt

2015-08-14

为了不断提高大家的综合学习能力,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到第九单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第一课时:1-5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1~5基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写数字和建立数感。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3.同桌之间考一考。

三、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2、3、4、5

四、数的顺序

1、次感知1~5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

2.整体感知。?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

五 、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1、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小组交流。?(2)汇报。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小组活动。

六、学习写数:

1. 这些数你会写吗,谁愿意上来写一写?

2. 你认为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 师示范,生学写。

六、小结: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1   2   3   4   5

教学反思:

第二时:比多少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页的内容,第19页第5题、第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建立符号感。

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话法、比较法。

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1、4。?

2. 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7页“做一做”第1题、2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二)做教科书第18页练习二第3题?

1. 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猫和狗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三)游戏: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

2.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3.填第19页第6题,相互评价。?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第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页 做一做 1题 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的认、读、写5以内的数。

2.会用5以内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重点:能工整的书写5以内的数。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学具准备: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安排:

一.进一步练习数的书写。

1. 今天,我要请小朋友来做小医生。(出示写错的数字)看看这些病号

问题出在哪里?

2. 学生回答。

3. 还会有人成为小病号吗?

4. 独立书写1-5各数。

5. 小组内交流、检查。

6. 展示优秀的作业。

二.教学第几。

1.出示图片: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分别用各种方式表示。

2.数字除了可以表示几个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

还可以表示第几个。

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

3.课本第20页在第几页后面啊?

20页上的填空你能填吗?反馈

4.如果第一个阿姨票买好了,那么小明排第几呢?

5.P20做一做第2题

先填空,再说一说如果从右数会怎么样,最后同桌合作说一说。

三.学生活动

1.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请5名学生按顺序排好)

2.从左数,你来说

3.从右数呢?

4.小组内合作说一说。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些什么?

五.巩固练习:

P23第1题。师可在黑板上画5个圈,放图片,让学生说。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优秀作业,介绍想法。

六.课后练习:练习书写1-5各数。

板书设计:   1   2   3   4   5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分与合

教学内容:教科书21-22的内容  练习四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互相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学具准备:纸带、5个红花片、学具棒、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4的组成

① 老师这儿有4朵菊花,你能分一分,有几种分法?

② 学生讨论,动手摆一摆。

③ 反馈情况。

4               4              4

3       1        2      2       1     3

④ 读一读,集体读,个别读。

⑤ 做一做 1题  游戏,猜一猜。

共有3个园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4个园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3个园片,左手有1个,右手有几个?

……

先由老师和学生做游戏,再由同桌互做。

得出    3           3             2

1      2    2     1       1     1

2.5的组成

① 小朋友都有5个玉米棒,你能把5个分成2部分吗?

② 学生独立操作。

③ 小组交流,把组内意见记录下来。

④ 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⑤ 全班讨论得出: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读一读。

二、巩固发展:

1.22页做一做第一题

老师出示卡片5,同桌合作各拿出圆片或数字卡片使两人拿出的合并起来是5。比一比哪一桌得出的最多。

2.找朋友                               2           4

4           3

1           2

3           1

学会如何找朋友,合并起来是5的,用直线连起来。

2. 对口令游戏

我说3,我说2,3和2组成5

我说2,我说3,2和3组成5

我说3,我说1,3和1组成4

……

3. 填数

4          5         4         5        3           2

(  ) 3    2  (  )  1  (  ) 1  (  )2 (  ) ( )   1

填表

3     1                    4

1                          1

6.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

7.口答:练习四3题、4题

三、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学到了那些本领?

把今天学的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加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25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8页练习五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出示数字,读数。?

3、按顺序填数:? (  )3  (  )5。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用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把3个红气球与1个蓝气球放到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3)教师说明:3个红气球与1个蓝气球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3+1=4

2、学习加法算式?

(1)由气球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

(2)教师说明:把3和1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

(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3和1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5)读加法算式。?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4来表示的加法事例。(2)(再指气球图)问:这幅图还可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

有1个蓝气球与3个红气球,合起来是4个气球,1+3=4。?

……?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2)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②学生操作。?

③汇报交流? 4+1、1+4、3+2、2+3、1+3、3+1……?

2、看图,体验加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第25页,认真观察图片,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3、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做一做,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引导学生通过看算式,摆小棒,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

四、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上述提供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到第九单元教案,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相关推荐: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教学方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