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湖南小学资讯

2016常德武陵区小学入学政策解读

编辑:

2016-04-22

3.小区配套类学校。按照《长沙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城区新建小区达到一定的建设规模必须建设相应配套的标准化学校和幼儿园。对于这种业主子女入读其居住小区的配套学校,可以提供有关证明资料(含房屋产权证或房屋预告登记证、户口簿、父母双方身份证、学籍证明等),于4月26日前按照配套入学的方式提前办理,不再参加微机派位。

13、我市将如何规范特长生招生?

特色学校和有特长生招生计划的学校,在4月20日—26日时间内接受报名和特长测试,实行“三统一,三公示”,即:统一计划上报时间,统一特长测试时间,统一录取程序;公示招生计划,公示招生程序,公示录取结果。任何学校不得擅自增减招生计划。招生期间市教育局将派督查组全程监督,发现违规行为,坚决查处。

14、小孩是外地户口,目前在户口所在地就读小学六年级,但父母在长沙务工,小孩可以到长沙读初中吗?

可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需到长沙城区就读初中,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在当地持续合法居住一年以上,必须持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身份证、小孩和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口簿、本市居住证和本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证明(居住和参保至少一年)等相关材料于5月3日-5月6日到住房所在地的区教育局办理相关手续(2016年参保年限和居住年限不做要求)。如果在高新区就读初中,则到高新区教育局报名登记,由高新区根据其住所地和登记入学的人数及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入学;如到其他区就读初中,则由区教育局统一进行微机派位。

15、有本市城区户口、现在外地(或在城区非住所地)就读,需要回长沙(或住所地)就读初中或高中的学生,如何办理手续?

①小学升初中:有本市城区户口需跨区升学或有本市城区户口(非空挂户)在外地就读需回长升学的小学毕业生,携带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身份证、小孩和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口簿、房屋产权证(或房屋预告登记证)和学籍证明等相关材料(在长沙城区无房产则免交房屋产权证或房屋预告登记证),到指定地点,统一由户口所在地区教育局办理跨区或外地回长报名手续,统一参加微机派位,报名时间为5月3日-5月6日。

②初中升高中:有本市城区户口现在外地就读初中需回长升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携带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身份证、小孩和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口簿、房屋产权证(或房屋预告登记证)和学籍证等相关材料(在长沙城区无房产则免交房屋产权证或房屋预告登记证),于5月3日-5月6日到市教育局中招办指定的地点办理报名手续。

具体报名办法和报名地点家长可以于4月20日左右到长沙市招生与考试信息专网(http://www.csedu.gov.cn/zz/)查询,咨询电话0731-84899710。

16、《长沙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报名系统》什么时候正式实施?哪些适龄儿童(少年)到长沙城区入学必须提前在系统申请学位?

为了提前预测来年学位需求,今年我市将建立“长沙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报名系统”,规范信息采集,实行网上报名,有序安排入学。按照政策要求,本地适龄儿童入读小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外地回长生入读小学或初中,其法定监护人必须在入学前一年11—12月份期间登录报名系统,录入相关信息,申请学位。报名系统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正式对外开放,自2017年开始上述学生入学必须提前在系统申请学位。

17、如何确保适龄儿童在家门口也可以上好学?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是政府职责所在,我市将加快学校建设,统筹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集团化办学,实施“互联网+教育”工程,办好每一所学校。2016年我市将制定区域内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五年行动计划以及标准化学校建设指标体系等系列配套文件,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教育。

18、据我们了解,个别培训机构打着名校的牌子组织了招生考试,有的小学生甚至拿到了初中学校的录取签约书,这种签约是否有效?

这种签约是无效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律免试入学,禁止任何学校组织或变相组织文化考试。一是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举行或变相举行任何形式的文化考试;二是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与社会办学的培训机构联合举行以选拔择优为目的的培训和考试;三是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培训学校提供的学生各类学业成绩、“奥赛”等学科竞赛结果等作为录取学生的条件和标准;四是民办培训机构不得将培训与全日制学校招生挂钩,不得向初中学校提供学生信息和考试成绩,更不得在登记注册地超批准项目办班,超范围经营,借“名校”名义组织“小升初”考试以及聘请公办学校教师兼职兼课等。在4月20日全市招生启动之前,任何学校的签约、提前录取均为无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