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崇化中学学校概况

编辑:sx_songyn

2014-06-02

天津市崇化中学学校概况

新改扩建的高中示范校——南开区崇化中学落成。总建筑面积33084平方米,保留了历史名校风格,将古典韵味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成为老城厢地区的一大亮点。

老城厢崛起新时代示范校崇化中学推动教师专业化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纪实

伴随着天津市中心城区改造的逐步完成,在本市老城厢中心地区,一座新时代示范校拔地而起,成为老城厢地区的亮点,这就是具有深厚底蕴的新建崇化中学(原三十一中学)。而让崇化中学跻身本市一流中学的,并不仅仅是现在高质量的学校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他们始终坚持开展的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之路。崇化中学认为,示范校应成为教育思想的示范、教育改革的先锋,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他们将教师的发展纳入学校新的三年规划的整体办学目标中,努力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进取精神强、师德修养高、文化底蕴厚、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作用的教师队伍。

崇化中学(原三十一中学)坐落于本市老城厢中心地区,在老城厢改造中,市委、市政府为了进一步办好这所历史名校,决定进行易地重建,并列入本市2005年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20件实事之一。去年新校舍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并于今年上半年竣工。改扩建后的崇化中学校舍占地面积409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084平方米,保留了历史名校风格。崇化中学与中营小学新校舍毗邻,与改扩建的历史名校新老建筑浑然一体,将古典韵味与时代特征有机结合,在市中心创造了一流的教学育人环境,成为老城厢地区一大亮点。

A.崇化,人才辈出之地

崇化中学的前身是由崇化学会创办的私立崇化中学,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特而深厚的人文内涵。崇化学会创办于1927年,“崇化”取自《汉书·武帝记》“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才”之意。创始人严范孙先生在戊戌维新期间,曾是经济特科取士的首倡者,在1905年的废科举,建学堂的教育体系改革中,他也是中坚力量。他创办南开学校,崇尚新学。鉴于社会上普遍热衷于外来文化,民族文化被忽视,传统文化将出现断层,严范孙先生于1927年创办崇化学会,倡导国学,振兴国粹,将国学与新学两相结合,以期改良社会,促进国民进步。由此可见崇化精神是一种“求实求进”的精神,能将先进的教育思想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联系,使洋为我所用,新为我所用,以期教育得到发展,民族文化得到振兴。

在崇化的发展历程中,曾多次遇到经费困难,学会的发起人严修(范孙)、华世奎(璧臣)、林兆翰(墨青)、赵元礼(幼梅)等一大批热心公益的社会名流和商人、乡贤、学者倾囊捐助。严华林赵等人为筹措资金到处奔波,更有一批热爱教育的人士义务讲课,崇化学会从不收学员听课费,并对学业有所成绩的学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尽管办学经费非常紧张,但在8年抗战期间,崇化学会始终拒领日伪补助,不受日伪指导,不收学生学杂费,办学经费只是靠学会的筹措苦苦支撑。日常教学工作一直没有停顿,所聘讲师甘尽义务,数百青年奋发读书,为了保存国粹,维持民族命脉。1947年夏,李琴湘先生和崇化董事会克服重重困难积极筹措,正式建立崇化中学。正如学校校训“弘毅”之意,弘乃宽广,毅乃坚忍,非此种力量不为功。这体现了胸怀宽广、坚忍不拔、追求高远目标的崇化精神。

几十年来,崇化中学的各位同仁秉承老校遗风,以弘扬传统文化,培养造就人才为共同追求目标。长久丰富的历史积淀成就了学校浓郁的人文氛围和温润中和、富有儒家底蕴的教学风范,形成了胸怀宽广、坚忍不拔、追求高远目标的崇化精神,更涌现出了郭霭春、龚望、温阆仙、王斗瞻、俞品三、蔡美彪等一大批德高望重的教师。1952年崇化中学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天津市第三十一中学,2003年被确立为示范性高中。为发挥知名学校的辐射作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经市教委批准,三十一中学于2006年正式恢复其原校名——崇化中学。现在,示范校工程已经竣工,新校舍占地面积409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084平方米,设有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图书馆、报告厅、宿舍楼、体育馆、标准400米橡胶跑道以及先进的教学设备。学校规划班级数为36个,在校生人数为1800人左右。

B.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高水平示范校

崇化中学的马淑苓校长经常用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来强调人才和教师对于该校的特殊意义。她始终认为教师队伍建设是该校发展和一切事情的前提、关键和保证。因为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其中最基础、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关键要素。

崇化中学党政领导本着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人,发现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这一教育人本论的内涵理念,积极探索依靠教师的兴校之路,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沃土。特别是在崇化中学步入示范性学校行列之际,学校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示范校应成为教育思想的示范、教育改革的先锋,实现教育质量的优质,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他们不但把教师看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看作学校办学的依靠对象,更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重要的办学目标,将教师的发展纳入学校新的三年规划的整体办学目标中,努力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进取精神强、师德修养高、文化底蕴厚、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作用的教师队伍。

1、以学习为支撑,实施全员全程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该校为老师们购买了《教育新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生沟通的艺术》、《教学思维》、《教学策略》等教育理论书籍,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精读一本理论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利用校本教研时间交流。由主管校长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使老师们找到自己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完善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性强。

该校出资奖励并支持教师出国深造,定期选派骨干教师赴先进地区学习,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在职进修,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育硕士及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目前,全校165名一线教师中有160名为本科学历,达97%;45岁以下青年教师全部达到研究生水平,其中获硕士学位和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占32%。

为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全校一线教师100%参加了计算机高、中级培训,100%的教师获得高、中级证书,60%的教师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为适应新课程实验的需要,学校为每个教学班配备了计算机和多媒体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设立电子备课室,为每一名教师配备了专用计算机,并实现了网上传输,教师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备课可以传送到教室的多媒体讲桌上。现在学校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培训,让所有的教师都能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高水平教学。

2、以“结对子”为途径,实施分层培训,尽快提升教师的教学层次

在深入实施南开区《三青三名教育专家工程》的基础上,崇化中学大力加强骨干人才的培养,造就优秀的学术人才。从区级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班主任中选拔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列为第七批特级教师和市级学科带头人的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并聘请13名天津市知名特级教师来校面对面、手把手地点拨指导,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具体指导,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

该校因地制宜挖掘本校教师资源,对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每位教师都制定了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对教师的发展要求,学校给予支持帮助。学校为每位名教师、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安排青年教师徒弟,师徒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青年教师刚刚从学校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可塑性很强。学校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是为学校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青年教师的培养需要骨干教师的引领和指导。凡新分配的教师都要配备教学经验丰富和带班能力强的两位教师为其导师,具体负责新教师的培养。师徒关系确定后,举行“拜师仪式”,对新教师提出“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三年达标,五年成熟”的目标,师徒共同签订责任书,保证每周相互交流,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题总结。

3、以校本教研为契机,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校本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该校独辟蹊径,建立了独特的校本教研的思路:以干群结合(领导和一线教师结合)、大小结合(宏观课题与微观课题结合)、虚实结合(理论升华与实践操作结合)、研教结合(研究与教学结合)为主线,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实践中验证,通过反思、合作,最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沿着“问题解决,螺旋式提升”的道路,不断发展自己。

该校还采取了一些新颖的做法,如:以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切入点。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满堂灌”、唱独角戏的弊端,发动教师充分研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形成“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以专家指导作为校本教研的引领。该校请来天津市教科院张武升院长、邢真所长、特级教师刘勋等教育专家来校做学术专题报告。以反思作为校本教研的核心内容。该校把自我反思作为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之一,同时也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学期末,每位教师都要写一份高水平专业发展的教学反思。并把同伴互助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制度。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坚持年级备课组协作,专题讨论中帮助,相互听课后交流,检查教案后反馈,使老师们在同伴的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4、以活动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该校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思想,关心教师的利益,尊重教师的发展权利,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尽心竭力为教师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千方百计为教师创设成名成家的环境,满足教师合理的精神需求和成就需要。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教育教学才华的舞台。

例如:该校每年都要开展五个层次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新调入教师的亮相课、新分配教师的过关课、培养对象的汇报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校本研修的研讨课。每年都要推出校级优秀课参加全区、全市、全国的优质课大赛,近年来,学校有5人在全国课堂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在“育才杯”和“津英杯”课堂教学比赛中,共有32节课获奖,其中,一等奖3节、二等奖5节、三等奖24节,学校获最佳组织奖和优胜奖。

积极组织参加南开区一年一次的教师业务考核,教师们将其看作是接受考察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教师业务考核中,学校有5名教师连续两年获学科状元,16名教师获优异成绩,近50%的教师获优秀成绩。教师业务考核成绩在市重点校中位居前列。

把各学科在专业上有造诣、教学有特色、经验丰富的教师评为首席教师,让他们在本学科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为市区知名教师设立名师工作室,以保证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使工作取得实效。

开展35岁以下青年教师标兵和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工作,对教书育人责任感强,师德高尚,在教学、科研上做出贡献的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教师节予以表彰,营造良好的气氛,带动全校教师的积极进取。

C.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学校可持续发展

该校党政领导深切地认识到,一所学校办学的质量不仅影响到学校自身的发展,更直接地影响到她的“产品”——学生的终身发展,一个面向未来的学校必然要把自身的发展建设作为首要问题来思考,现代学校竞争实质上是全体成员(师生)学习力和创新力的较量,谁能迅速把学习力转化为创新力,谁就赢得发展的主动和领先的优势,也就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该校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名教师努力成为一名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专业人才,以加速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远景目标。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只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铸造成能够经受住任何考验的名副其实的优质教育品牌,才能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长久需要,才能实现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多年来,该校党政领导带领全体教师积极践行“为幸福的人生奠基,为成功的人生铺路”的办学理念,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教师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学习内容上开始从单一的技能培训向进一步更新观念、提升学习能力和吸收新知识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上开始从“缺什么补什么”的被动学习方式向超前跨岗学知识、学本领,提升综合素质转变;学习观念上开始从一纸文凭定终身的传统思维向倡导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转变,树立了“知识是资本、人才是财富、科技是生命力”的新观念,在不断的终身学习中,培养了自身对知识的积累能力和更新能力。

同时,该校还深化课堂改革,关注学生生活,挖掘科研潜能,在专业发展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实施科研先导工程,承担了“创新教育、中学生潜能开发和学习指导、探究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等国家级和市级课题,被授予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学改革实验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主体性教育科学探究试验基地、南开教育中心教学研究基地等称号,增强了课堂教学效益,提高了教学质量,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该校还出版了《学习·探索·研究》、《教师论文选》等共计12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学校先后被评为“天津市首批市级重点中学”、“市级三A学校”、“教育教学优秀校”、“全国读书活动传统校”、“天津市百优示范校”、天津市落实《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德育特色校,走出了一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以现代教育贯穿始终的特色办学之路,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

正是该校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催开了学生的心灵之花,结成了智慧之果。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丰富了,焕发了更高的学习热情,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攀升。有许多优秀毕业生在各行各业担当重任。涌现出了张安胜、陈一鸣、张虹、齐馨、王胜利、郭志成等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

现在,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已成为该校上下的共识。在采访中学校党总支书记张同卫同志讲道: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学校要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内增凝聚力,外增影响力,提高竞争力,不断扩展持续发展的能量。保持师生和学校持续增长的动力,不断创造自我、创造未来,进一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积极行动,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