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香港学子宋代兵学论文获博士学位

2012-03-16

“宋代兵书的数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 “宋朝兵书著者身份呈现多样性”、“宋代兵书的种类繁多”……这是邱逸在香港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宋代的孙子兵法研究》中的论点。此文使他破格升为博士研究,成为港大首位没有硕士学位的博士生,也是香港为数不多的兵学论文获博士学位的学者。

图为香港岭南大学持续进修学院学务主任邱逸博士

 

邱逸考证,“杯酒释兵权”的宋太祖赵匡胤曾采取一系列“崇文抑武”政策。到了仁宗赵祯在位时,著述兵书的情形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不仅“士大夫人人言兵”,仁宗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亲撰兵书的皇帝,其《攻守图术》三卷、《神武秘略》十卷、《行军环珠》及《四路兽守约束》一卷等四部兵书虽已佚失,但他下令编修大型军事类书《武经总要》作为将帅的教授书,这更是前朝所无之举。

此外,始立于仁宗天圣七年的武举常选制度,在英宗赵曙朝终成定制,武举考试形式仿照文试的明经科,英宗更开创先河,在武试题中引入古兵书的内容,以古兵书作为考试的范畴,其时宋廷对兵书的重视已非宋初时可比。神宗皇帝赵顼对兵学的态度更为进取,把古代七部兵书置于“经”的位置,称作《武经七书》,并设立武学作为研习兵书的场所。这种对兵书的重视态度,都是宋代以前所无的。

宋朝“兵学兴盛”有三个具体标志。邱逸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论述道,首先,宋朝兵书的数量为历朝历代之最。《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兵书有53部790卷,图43卷;《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兵书有135部512卷;而《宋史?艺文志》著录的兵书竟多达347部1956卷之多。但是,根据近人许保林的整理,宋人著述兵书的实际数字远较《宋史?艺文志》所载为多,达559部。

其次,宋朝兵书著者上至天子,下及在野文人,他们有研究古代兵书的学者,有著名文人,有朝中枢臣和边疆大吏,更包括了不同阶层的官员。就以北宋兵学著述最兴盛的的仁宗到神宗朝为例,撰写兵书而官至宰辅者包括了曾公亮、丁度、韩缜、薛向、王存、王韶、张商英及吕惠卿等8人,其它职衔的官员更是不胜枚举。宋代兵书著者职级之高,涉及官员之多,也是前代所没有的。

再次,两宋兵书包括了注解类、权谋类、兵录类、兵鉴类、兵制类、兵器类等12种类,内容不仅遍及古代兵书的各个领域,还有所创建。宋人或汇辑前人兵学研究成果,或整理校勘古兵书典籍,或分门别类摘录历代兵论和战例,兵书如《武经总要》、《武经七书》、《十一家注孙子》等书,系统地保存了古代兵学的珍贵数据。

此外,宋朝兵书还十分注意从新的角度,在新的领域里探讨兵学原理,如专门论述谋略战法的《百战奇法》;专门论述兵制的如《历代兵制》、《补汉兵制》、《西汉兵制》;专门论述军事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何博士备论》、《百将传》、《宋朝南渡十将传》;专门记述防城制度的《守城录》等,皆言前人之所未言,推陈出新,完善了中国的兵学体系。

邱逸现为香港岭南大学持续进修学院学务主任及高级讲师,他在梳理宋代兵书时发现,作为《武经七书》之首的《孙子兵法》,在宋兵书发展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不仅研读者众、注本最多、官方最为重视,并且和宋代的武举取士关系最为密切。宋代兵书在版本校勘、注解讲义、集注汇解、分类辑编等方面,均对《孙子兵法》研究有突出的贡献。事实上,《孙子兵法》的两大体系《武经七书?孙子》版及《十一家注孙子》版都是在两宋期间完成的。

更多内容请进入:

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