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中国哲学论文

试论先秦官德评建模式的三个维度

编辑:sx_yangk

2015-10-20

先秦是我国古代哲学的辉煌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开创了我国道德哲学时代。先秦道德哲学的一个重大创建表现在官德建设方面。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先秦官德评建模式的三个维度

先秦官德评建模式有一个逻辑前提:即官德评建模式中的三个维度为何可能和如何可能的问题,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先秦官德评建模式的三个维度才能在逻辑上成立。

1.儒家人性论思想为先秦官德评建模式的三个维度提供了逻辑前提

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抑或是荀子的性恶论,其价值指向为善,儒家人性论思想解决了官德评建维度为何可能的问题,内圣外王则解决了评建维度如何可能的问题。

孟子道性善,目标指向为四端,要想真正成为圣人,达到至善,须后天努力,将四端加以扩充。他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具有“四端”之人,如果把它扩充起来,就会如刚燃烧的火,不可扑灭,象刚流出来的泉水,不可终竭。假如能扩充“四端”则足以安天下,否则,连父母也难以赡养。孟子将善的潜能形象地比喻为“火之始然”和“泉之始达”,只有将人善端加以培养,才能造就燎原之势,沛然而成江河。由此,孟子既讲内在善性的扩充,又十分重视后夭的道德修习。他说:“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泵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一个人能否发展自己的善性,决定于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和实际行动,舜就是因为如此而成为圣人的。

荀子虽然认为人性恶,但他认为人性是可以改变而趋善的。荀子之所以明确提出性与伪之分,目的在于强调后天努力对人性的改造,通过后天的环境和学习,以改变人性之恶。他提出了“化性起伪”的哲学命题,即通过人为努力转化所谓“恶”之本性,获得所谓“善”的品质。在他看来,人之性恶,并不意味着不能为善,相反,性恶正是人欲为善的动因,激励着人性趋善。他说:“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荀子·性恶》)即是说,人性恶只是人性趋善的发生学意义上的源动力。荀子日:“可以为尧舜,可以为莱环,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荀子·荣辱》)“注错习俗”即指环境的训练和积累,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错习俗”对人们的影响。荀子肯定人性是可以改变、改造的,最终和孟子人性为善思想殊途同归于“善”。表面看来,孟子和荀子人性思想决然对立,但其最终指向为善,这为先秦官德评建模式中的三个维度提供了逻辑前提,回答了评建维度为何可能的问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